探討:房企營銷,如何贏在朋友圈?

手哥說:這是一篇老友來稿。

關於微信轉發語,是一個非常微小的話題,卻也是一項極具考驗撩撥能力的技能。

其實是新媒體時代,如何贏在朋友圈?

在微信公眾號“信息流”之後,打開率出現分化以及分流,閱讀量普遍下滑。

朋友圈的傳播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上尉這篇稿子,給予了不少啟發和思考。

手哥也歡迎你一起探討,一起供稿。

這是做房產廣告的好時代嗎?

坦白說,完全不是。

三五年前,大部分文案甚至設計還有踩盤、開會的機會,那時候還有報廣、報媒軟文、樓書;

而現在,媒體廣告式微,開發商基本不投報廣、報媒軟文,樓書變成了摺頁再變成單頁。文案們反而更加忙碌了。

都在幹嘛?新媒體。

除了開端寫寫長微信、微信貼片(海報),不知何時,又增加了一項新工作:微信轉發語。

文案們,不是在寫轉發語、改轉發語,就是在通往寫轉發語的路途上。

何為“微信轉發語”?如果問一個非地產廣告人、微商從業者,基本一臉懵逼。

從房地產廣告角度,可以如此定義:

微信轉發語,即為甲方(地產開發商)所需要在朋友圈轉發的微信長文、圖片、視頻等內容,搭配的“這一刻想法”文字,起到吸引點擊、增加內容閱讀量的目的。

探讨:房企营销,如何赢在朋友圈?

新媒體橫行時代,房地產廣告公司新媒體運營部,或獨立新媒體公司,配合微信功能利用上,在原有微信長圖文的基礎上,開拓了“微信長拉頁”、“微信電臺廣播”;在原有朋友圈發圖的基礎上,開拓了“微信時令貼片”、“微信九宮格”、“微信六宮格”、“微信四宮格”、“微信三宮格”,轉發語,是為體現自身價值,而生髮“增值服務”。

起初,甲方是為了滿足兩個需求:

1、營銷團隊或者代理團隊,對項目價值未必瞭解,或者文字功底太弱;2、希望藉助房產廣告公司的力量,儘可能讓微信轉發語有效果、有吸引力。

但在後續發展中,當甲方意識到:“其實我也不喜歡加配文,但是平行項目都在加”之時,這已經變成了一種跟風或攀比。

微信轉發語,大致經歷過如下過程,並非是為了提高閱讀量,更多是為了所謂的“與時俱進”:

1.0時代:作為長微信或者圖片的配文,強調與內容的結合以及吸引閱讀的效果,文字可長可短,內文為核心;

1.5時代:在吸引閱讀的過程中,附帶增加房產項目的銷售信息,儘可能讓朋友圈內人,在沒有點之時,一眼掃過能明白內容信息;

2.0時代,所謂“形式大於內容”時代,用豎行結構、用排比形式,增加微信轉發語的陣列感、儀式感,要求形式美;

3.0時代,在2.0基礎上,拋棄1.0本身應有的作為轉發文的吸引力,大量加入小圖標、結構形式、標題黨方式,完全淪為甲方對接人為了滿足領導要求,而苛求的一種工作形容。

探讨:房企营销,如何赢在朋友圈?

可以預見,結構、對仗、押韻、襯托等各種手法的加入,微信轉發語的最初價值已經消亡。已經沒有多少房產廣告公司,可以通過創意來完成。微信轉發語,在作死的路上,越來越遠。

微信轉發語,是否已成為“獻媚工具”?

無法否認一個事實,同樣30萬方的樓盤,之前,可能需要售賣4-8年;而今,大約需要8個月到一年半。速度是生命線,快賣5個月,可能賺錢;速度太慢,可能由盈轉虧。

但,這是否就應該成為,廣告公司必須為所有牽扯到“廣告”含義的內容全部照收?

這是否就應該成為,本來用一個符號效果更好的轉發語,必須用對仗排比押韻修辭?

這是否就應該成為,文案在轉發語的修改上,需要照顧各種甲方上級意見,焦頭爛額?

這是否就應該成為,文案要求創意,設計需要創意,微信轉發語再折騰出另外的標題黨?

這是否就應該成為,本來作為個人生活的朋友圈,被齊刷刷的各種排列轉發語給佔據?

探讨:房企营销,如何赢在朋友圈?

“自從有了轉發語之後,感覺朋友圈海報已經不重要的,轉發語把該說的已經說完了。”某房產廣告公司客戶總監感慨道。

“寫一個系列朋友圈海報,需要半個小時;現在配套的微信轉發語,在甲方的糾纏下,可能需要改上一兩天。”某房產廣告公司文案如是說。

“朋友圈已經沒辦法看了,被那幫甲方刷屏的厲害。”某房產廣告公司AE如是說。

該不該寫微信轉發語,該怎樣寫轉發語?

廣告公司很多工作,很難界定。

比如一個營銷動員大會,甲方領導的講話稿,該不該廣告公司來寫?比如甲方公司瑣事,像優秀員工感言,該不該廣告公司來寫?甚至,一個區域發展論壇,請來的行業大咖的宣講內容PPT,該不該廣告公司來寫?

同樣,我們似乎無法界定微信轉發語,是否真的屬於廣告公司的工作?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它本質上是帶著社交廣告屬性的文案,不是無關痛癢的、完全沒有存在感的瑣碎工作。

而現在,微信的現狀如何?為寫轉發語而寫、為避免領導責難而寫、為人有我有而寫、為不讓自己難堪而寫、為排比對仗修辭而寫、為儘可能把內容塞到外面而寫,微信轉發語已經淪落成一種工作體現的工具。

在甲乙雙方合作共贏的“夢想”下,這種本應該發揮甲方營銷團隊、銷售團隊、代銷團隊個人本性、個人理解的一句“微信轉發語”,竟然淪為機械化工作內容。你怎麼看?

在房地產廣告公司存在感不足,將如此摧殘廣告人時間和生命的工作內容,悉數接受。你繼續沉默不語?

在房地產文案頻危,老人倦怠、新人不願入坑的當下,你是否需要振臂一呼,讓這個近乎沒有尊嚴的工種,有那麼一點尊嚴?

說說手哥最近做的一張朋友圈。

手哥就融創重慶萬達文旅城案例剖析之後,志偉又加深了一下,給做了一張形象海報,繼續以二維碼形式推文章。

手哥用了一個問句,結果回覆互動者比較多。在另一個微信上,回覆也有近40條。算是比較成功的轉發語。那轉發語是……請看圖中。

妙處你懂了吧?

探讨:房企营销,如何赢在朋友圈?

能夠掌控方向的人,都是地產操盤手

超級品牌推手+微信:8980334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