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不到:三四五線城市消費力遠超一二線城市?

我們看幾組看似毫無關聯的數字:

1、根據亞馬遜Kindle閱讀器的大數據分析,

中國地區摯愛閱讀的城市大多為二三線城市,2016年TOP3是包頭、淮安和金華,2017年TOP3是烏魯木齊、貴陽和蘭州。

這個數據讓很多人感到非常意外,沒有一個一線或者1.5線城市入圍。過去很多的所謂共識都將被打破。

2、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看,2017年鄉村消費品零售增速開始甩開城鎮消費品增速——2017年鄉村消費品增速反彈至11.8%,但城鎮消費品增速下滑至10.0%

3、2017年12月數字閱讀付費,三線和四線城市的付費比例均高於整體比例。而一線二線低於整體比例。

意想不到:三四五線城市消費力遠超一二線城市?

4、來看一組更扎心的數據:由萬科提供。二線城市改善型換房大面積需求呈壓倒性比例,尤其是2017年。這一輪資產膨脹後,中產的分水嶺已經出現。

意想不到:三四五線城市消費力遠超一二線城市?

5、2017年如下的消費類股票飛漲。尤其是貴州茅臺。飛天茅臺在狗年到來之際,又漲了200元一瓶,依然難當脫銷之勢。為什麼?

對應的是資產膨脹的獲利者的消費兌現。他們的酒桌上多了更多的茅臺;得益於改善型住房需求,電器的消費亦非常強勁(體現為去年白色家電股票飛昇,但今年下半年的股市表現已經徹底脫離業務面,無法參考)

意想不到:三四五線城市消費力遠超一二線城市?

數據上顯示

低線城市迅速成長,但是如果深入其中,你會發現,數據的迷惑性。

我做了一系列調研,得出一些結論:

A、早年經商的除不遭遇重大變故,基本穩居當地中上層。B、公務員早年灰色收入很多,穩居當地中上層,現在反腐之後消費力大幅度下降。C、普通家庭依舊很普通,根本不具有大宗消費能力,改革開放四十年紅利基本沒有吃到。D、普通家庭的普通年輕人,求穩沒想法的那批,收入超級低,舉例:浙江雖然是全國最富裕的省份,但很多地方留在本地的普通青年只賺2-3千,全部拿來消費也沒有幾個錢吧。即使當地的房價均價還未超過一萬元,那對於他們來說也要工作半年不吃不喝,才能買一平方。

6、下圖是2018年1-7月中國的鐵路運量。七月單月突破3億人次。2018年上半年中國民航業的總運輸量是2.96億人次。該數據已經在中國民航總局官網核對過,準確無誤。

意想不到:三四五線城市消費力遠超一二線城市?
意想不到:三四五線城市消費力遠超一二線城市?

但是注意了,人次是具有迷惑性的數字。我們來看一個更精準的數字。下圖是2016年的民航國內旅行者數據,2017年的找不到。2016年有1.1億人坐過飛機,其中新增首次飛行旅客0.4億。

2016年的所有坐過飛機的人裡,只0.76億都是1-2次以內的。12次以上的旅客僅佔坐過飛機的人的3.2%,也就是說在全國人口中,僅佔0.03%。這個數據我和航空系統的朋友核對過,放在今年依然準確。

還有一組數據:在中國坐過頭等艙的人,總數不超過800萬。

意想不到:三四五線城市消費力遠超一二線城市?

7、下面我們再看天貓美妝,植物醫生在2016年已經覆蓋全國3000家門店了,但是他在一線市場的存在感約等於沒有。而一線市場存在感很強的科顏氏,門店在2016年只有30多家。

所有人的大腦裡都存在認知偏差,因為沒有人能夠獲得真正完整的信息。

我們能做的是,僅是從無數個側面去考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