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特朗普從敘利亞阿富汗撤兵的動機

記者 | 安晶

敘利亞撤軍、從阿富汗撤走一半士兵、美國防長馬蒂斯辭職。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一週之內連續動作,做出了急於從中東和南亞抽身的姿態,讓人不得不懷疑美國是否要在其他地方“搞事情”了。

今年以來,特朗普對中東“頭號敵人”伊朗採取了一系列行動:退出伊核協議重啟制裁;積極聯絡沙特阿拉伯、以色列、約旦、埃及等國試圖建立一個反伊朗聯盟。本月早些時候,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又宣佈美國對非洲的新戰略,直接挑明劍指中國和俄羅斯。

騰出手的美國準備對伊朗發動總攻?還是盤算把下一步重點放在亞太地區?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為界面新聞做了解讀。

界面新聞:特朗普從敘利亞和阿富汗撤軍的動機是什麼?

華黎明:特朗普想撤軍不是一天兩天了。

他早在入主白宮之後就說過,美國沒有必要在中東花這麼多錢。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以及利比亞、巴基斯坦等國的軍事行動,美國花了6萬億美元,死了近7000名士兵。但美國國內的基礎設施年久失修,已經落後其他國家,他認為應該把這些錢拿回來,放在國內的建設上。

在認為美國在中東背的包袱太重了這點上,特朗普的想法其實與奧巴馬沒有什麼不同。奧巴馬當時也是想減輕美國在中東的負擔,認為力量太分散了,應該把力量集中在西太平洋,集中在中國上。

特朗普的中東戰略雖然不明確,一邊加強與沙特、以色列的聯繫組成反伊朗聯盟,另一邊又想從中東地區撤軍,但我認為他的想法就是美國在中東耗費太大,應該把重點放在讓“美國再次偉大”。

界面新聞:撤軍之後,特朗普要全力對付伊朗?

華黎明:會全力施壓,但特朗普不是一個想要在中東打仗的人。

從他目前的言行來看,特朗普想把花在中東的錢收回來,同時向中東地區大規模出售武器。

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上,美國已經付出了巨大代價,特朗普本身也是反對這兩場戰爭的。如果再打第三次戰爭跟伊朗開戰,這場戰爭付出的代價將比前兩場大得多,這不是特朗普想要的。

自從伊朗伊斯蘭革命以後,歷屆美國政府都對伊朗比較敵視。奧巴馬政府雖然跟伊朗達成伊核協議,並不是因為奧巴馬對伊朗多友好,而是認為美國在中東的投入過大,想讓美國抽身出來。

編者注:伊朗伊斯蘭革命後,美國大使館被佔領,52名美國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為人質。人質危機持續了444天,導致卡特連任失敗,危機受害者的索賠行動一直持續到2015年。)

特朗普上臺後敵視加劇,尤其是鷹派博爾頓和蓬佩奧加入特朗普的班底之後。美國退出了伊核協議還醞釀打造阿拉伯版北約以制衡伊朗。

退出伊核協議一方面是特朗普反對當年奧巴馬留下的政績,還有一方面就是在美國國內,伊朗問題是共和黨和民主黨共識最高的議題之一。

伊朗在美國人心中的形象很差,從卡特以來,想達成任何一個反伊朗的協議都很容易。在美國,罵伊朗是可以得選票的,所以當特朗普想鞏固票倉的時候就拿伊朗開刀。

但特朗普班底對於伊朗政策的終極目標,到底是要改變現有的伊朗政權還是轉變伊朗政府的行為,一直沒有統一的看法。博爾頓多次表達過改變伊朗政權的想法,但蓬佩奧想通過施壓改變伊朗在中東的行為。

特朗普對伊朗的敵視是毋容置疑的,但他到底是想推翻伊朗政府還是改變政府的行為,現在還不清楚。目前和今後美國都是想通過施壓,包括退出伊核協議,讓伊朗陷入經濟困境,激化伊朗國內的反政府活動。

界面新聞:沙特和以色列會成為美國對抗伊朗的排頭兵嗎?

華黎明:現在中東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二戰以後很長時間,中東突出的矛盾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衝突,打了五次戰爭;現在這個矛盾淡化了,伊朗成了主要矛盾。而美國很需要沙特、以色列、埃及等國家來對抗伊朗。

美國和沙特的關係可說是愛恨交加,盤根錯節。美國需要沙特在中東為其看家護院,過去是需要石油資源,現在石油雖然不需要了但石油美元這個壓艙石對美國至關重要。

再加上沙特是美國武器最大的購買國,所以特朗普之前在卡舒吉案上的舉動都是為了讓沙特王儲過關。

在之後對抗伊朗的行動中,美國會把沙特和以色列推到一線上,但有一條:美國希望沙特、以色列和伊朗保持緊張關係,不希望他們打仗。因為沙特和伊朗要是真打起來,美國是要買單的;從美國敦促沙特儘快結束也門戰爭的態度上就能看出來,美國不願買這個單。

因此美國的做法將類似於對朝鮮問題時採取的極限施壓。

界面新聞:從中東騰出手之後,美國的下一個目標是哪裡?

華黎明:從美國的長遠戰略來看,不管是不是特朗普當總統,最終它的重點都會轉到中國。雖然特朗普上臺後忙於應付中東問題,但最終轉向亞洲轉向中國的全球戰略恐怕很難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