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什么死后只立碑却不写一字?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同时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武则天14岁入宫,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32岁时被唐高宗李治册封为皇后,67岁时登上帝位,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从她做皇后开始参决政事起,到82岁时去世为止,前后掌握政权达50年,死后葬于乾陵。

树碑立传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惯例,历代帝王更是不乏于此,然而武则天却是一个例外。作为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 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在死后所树的碑上“一字不铭”,给世人留下了“无字碑”之谜,千百年来引得人们纷纷猜测。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80公里的乾县梁山上。武则天的“无字碑”,碑由一块巨大的整石雕成,宽2.1米,重98.8吨。碑头雕有8条互相缠绕的螭首,饰以天云龙纹,碑座则用骏马饮水、雄狮、云纹等线刻画而成。

武则天为什么临终要立无字碑?世人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人们纷纷猜测武则天立无字碑的原因,最主要的说法有三种。一是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公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她在政治上整顿吏治,严惩贪吏,拔擢贤才;经济上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教育上发展科举,扶植庶族,对国家和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她认为自己政绩斐然,彪炳史册,功绩远非一块碑文所能容纳。

二说武则天自知罪孽深重,立了碑文恐怕恐招世人唾骂。武则天知道自己执政中篡权改制,滥杀无辜,荒淫无道,罪孽深重,无功可记,无德可载,与其贻笑后世,不如一字不镌。

三是武则天认为自己功过参半,有意留下空白,任凭世人评说!据说,武则天!临终前曾说:“己之功过,由后人评。你认为是什么样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