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商業化副總裁嚴強:AI+社交,打造高效+長效的營銷平臺

​​​10月30日,快手商業化在京舉辦了題為“Fe+新商業”的快手營銷平臺發佈會。超過400位嘉賓應邀出席了會議,當中包括行業領袖、品牌方代表、權威數據機構、代理商及服務方、行業媒體等相關行業從業者。

作為快手商業化首次對外的大規模發佈活動,本次發佈會受到業界的高度關注。會上,快手商業化副總裁嚴強發表了題為《AI+社交,打造高效+長效的營銷平臺》的主題演講,系統地介紹了快手商業化的戰略背景、商業化邏輯、主要優勢及商業平臺和產品,回應了行業對快手商業化最關注的問題。

快手商業化副總裁嚴強:AI+社交,打造高效+長效的營銷平臺

快手商業化順勢而為,釋放原生商業能力

從國內外互聯網廣告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社交廣告有著巨大的生長潛力和市場規模,面向TO B客群的商業化是當下最主流、最成熟的商業模式,是所有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企業都不可迴避的問題,嚴強表示,快手的商業化是順勢而為。

會上,嚴強著重介紹了快手天然具備的“原生商業能力“。他介紹,快手的“國民級流量”是天然的社交土壤,而快手體系內的商業需求正在被挖掘和釋放,用戶和快手之間不是跟隨和仰望,而是朋友的分享和陪伴,是有溫度的天然的信任體系,也就是快手獨有的“老鐵經濟”。

本次發佈會主題Fe+新商業中的Fe就是快手原生商業能力的符號。Fe在化學元素中代表鐵原子,這也是對快手“老鐵經濟”的最佳詮釋。

快手商業化副總裁嚴強:AI+社交,打造高效+長效的營銷平臺

嚴強援引了委託尼爾森的一組調研數據,報告中指出在接受調研的商戶中 “通過快手帶來直接交易的商戶佔了48%,在快手年收益10萬以上的商戶佔42%,通過快手帶來的交易額佔商戶總收入佔比56%。平均每支視頻給客戶帶來的收益約1068元。”

快手在兩年前開始進行商業化探索,對於平臺上早已存在的大量交易需求來說,推出更規範、更高效的平臺也是順勢而為。

快手商業化副總裁嚴強:AI+社交,打造高效+長效的營銷平臺

AI+數據驅動,實現用戶體驗和商業需求的可持續發展

快手是一家通過AI和數據驅動的公司,AI技術到已經被應用到快手商業系統的各個環節。嚴強表示:“我們一直在探索如何通過技術和數據來實現用戶體驗和商業需求的可持續發展,用AI和數據驅動去建造一個簡單有效的產品去賦能商業夥伴”。

快手7年發展,在內容理解、分發、和內容製作上均儲備了強大的AI和數據能力。針對營銷平臺,快手正在著力打造以效率和機制為核心的強大中臺體系,以強大的後臺和中臺來支持一個簡單高效的前臺,為商業客戶賦能。通過AI對多媒體內容理解、實時在線學習投放系統、用戶體驗量化體系分析,最終反哺快手商業生態體系。

嚴強在發佈會上介紹 “好的商業內容是要能夠融入快手生態的,相應的,好的商業內容也必將是更有效的。快手自主研發了一套商業化機制——用戶體驗量化體系,設定了一系列量化指標來精確衡量每條商業內容給用戶帶來的個性化價值。當商業內容給用戶帶來的價值越高,快手的策略就會向這樣的商業內容傾斜。通過這套機制,快手不斷優化商業化內容和用戶體驗的共生共贏。”

隨後,嚴強還透露了未來商業化在AI技術上的佈局,人機系統內容自動化生產的M-Studio初露端倪。未來在快手營銷生態體系裡將承擔重要的角色。

打造高效+長效的營銷解決方案,讓社交商業更有效

本次發佈會上快手正式推出“快手營銷平臺”,快手商業化全量開啟,平臺定位“社交商業引擎”,打出“讓社交商業更有效”的口號。快手營銷平臺是一個雙擎驅動的結構,包括以流量驅動的高效廣告體系,打造高效流量變現產品,和以開放快手KOL能力和內容能力為核心的商業開放平臺,依靠用戶體驗,量化體系保持快手獨有的商業土壤,通過AI和數據構建,定向技能,放大快手商業價值。

嚴強提到“快手商業化遵循優從用戶體驗,到創作者,再到商業客戶,最後才是平臺的順序作為考量的核心指標,不做激進的商業化。一是考察產品對整個用戶體驗的影響。二是希望通過產品給平臺創作者提供一些收入或者其它能力。第三,為商業客戶提供價值,幫助客戶達到ROI,實現營銷目標。第四,平臺在這個過程當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快手開放優質創作者能力的“快接單”、開放電商內容的“我的小店”,開放內容生態能力的“商業號”和“矩陣號”產品都包括在商業開放平臺之內。快手將AI和數據注入這些簡單、智能、靈動的商業產品,開放給各方合作伙伴,打造普惠共贏的可持續生態。

快手商業化副總裁嚴強:AI+社交,打造高效+長效的營銷平臺

最後嚴強總結,2018年是快手商業化元年,快手希望將整個快手營銷平臺打造成整個社交商業第一入口,基於快手的核心驅動AI和DA,打造一個智能營銷平臺,為快手的用戶和合作夥伴賦能,共同建設快手商業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