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死前,我讓和尚破了戒

臨死前,我讓和尚破了戒


心裡有故事 · 文裡有智慧

文 | 木乃伊 圖 | 花瓣網


心之憂矣,於我歸處。

朝生暮死,入水無痕。


白衣僧人

清晨,驟雨初歇,天邊掛著一道彩虹,明媚絢麗。

一個瘦弱的白衣青年赤足踏過泥濘的青苔小路,帶著露水的清甜氣息,緩緩走到河邊,盤膝而坐,輕輕敲打著木魚,唇齒輕啟,一段神秘的梵文如泉水般流淌出來。

片刻,一片樹葉落在青年頭上,青年不為所動,繼續敲著木魚。

又一片葉子落下,伴著一聲少女的嬉戲聲,白衣青年睜開眼睛,看到面前的少女,一貫波瀾不驚的臉竟大驚失色。

面前的少女正是系他畢生愛恨於一身的人——湘雲。

白衣青年叫趙若水,出生於詩書世家,才華橫溢,躊躇滿志,自小與湘雲相識,長大後兩個年輕人芳心暗許,山盟海誓,私定了終身。

趙若水許諾,功成名就之時即是迎娶湘雲之日,湘雲欣然應允。

但當趙若水拿著皇榜,意氣風發的去提親時,卻被擋在門外,並被告知,湘雲即將嫁入侯門。

趙若水怎麼都想不明白,明明那麼相愛的兩個人,怎麼會輕易變了心?

萬念俱灰之下,趙若水棄了官位,來到這深山古寺中,剃度做了和尚,法號了塵。

但誰又能真正的了卻紅塵?

了塵每天都會去山谷中的小河邊打坐修行,從日出到日落,一坐就是一整天,偶爾對著河中的魚兒說幾句話。

三年來,每天都與青燈古佛為伴,心中的怨恨早已消解,但湘雲就像一根刺紮在心中,拔不去,放不下。

本以為餘生就會在此平靜度過,誰知三年後,故人又生生出現在眼前。


再遇故人

“你認真敲打木魚的樣子真好看。”湘雲若有所思地說。

了塵苦笑:“好看也罷,難看也罷,都只是一副皮囊而已,佛曰萬事皆有因果,我今生在此修行乃是前世之因,命中註定罷了。”

湘雲說道:“當年我父親意外得罪了朝中權貴,家族面臨著滅頂之災,而相府世子與我有過一面之緣,傾心於我,在父親的請求和脅迫之下,我被逼與世子成親,從此兩家聯姻,丞相亦利用手中的權勢消解了家族的這場彌天大禍。”

“我從始至終都只愛你一人,我嫁給了別人,但並非心中所願。”

了塵動容,他多年來的心結終於解開了,三載佛門之緣終抵不過愛人的三言兩語,湘雲是愛他的,當年的種種已經不再重要。

他可以忍受湘雲嫁與別人,也理解她的選擇,但只要湘雲的心意未變,這世間就還有真愛,他就還有勇氣來面對這方紛亂紅塵。

“外面戰亂不斷,朝廷烏煙瘴氣,百姓生活得頗為艱難,你滿腹才華,真的甘願在這深山中埋沒終生?”湘雲說道。

“我已是佛家弟子,不再問紅塵之事”。

湘雲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莫說是這僧人,就連這水中的蜉蝣,樹上的枝葉也有責任啊,就說這蜉蝣吧,蟄伏三年,卻朝生暮死,可憐可悲,但生在這世上,它也有自己的價值和責任,也會努力去做有意義的事情。”

說到這,湘雲面色凝重,“若水,脫了僧袍,出仕吧。”

了塵笑了笑,卻問了一句:“湘雲,你還記得我們的定情信物嗎?”

湘雲的眼中閃過一絲慌亂,說道:“我當然記得,但那些往事不提也罷。”這絲慌亂沒有逃過他的眼睛。

不知不覺,日頭西斜,湘雲望著天邊那抹落日的霞光,眼中越發潮溼。暮色漸濃,不時飄落幾片葉子,落在水中。

第二天,當山間的第一縷陽光照在了塵身上,他睜開眼睛,卻發現湘雲已不見蹤影。

山神真相

浮生萬事匆匆過,山神洞中一日閒。

一日清晨,我在山洞中打坐,突然洞中吹起一陣微風,緩緩飛進來一個穿著透明羽衣的小姑娘,俏生生的對我說:“你可是這裡的山神爺爺?”

我打量她一番,吃驚的問:“你竟是這河中的蜉蝣?蜉蝣朝生暮死,生命極短,我山神老爺在此活了幾萬年,見過無數山精野怪,還從沒有見過化成人形的蜉蝣。”

小姑娘笑道:“從我在河底蟄伏起,就有個白衣小和尚日日在河邊誦經,我聽了三年佛經,許是被這佛經點化了。”

我點點頭:“佛法無邊,渡化萬物,誦經聲使這小小蜉蝣化形也不是沒有可能,你只有一天的生命,趕快去這大千世界遊歷一番吧,也不負來此世間一場。

蜉蝣姑娘卻搖了搖頭說道:“山神爺爺,我有一事相求。”

“聽聞您有一面山河寶鏡,可看遍世間萬象,我想看看那位白衣小和尚和他心心念唸的湘雲姑娘的故事。”

萬事有因即有果,既然小和尚的佛法渡化了她,這就是因,那她註定會與之牽扯不清,這謂之果。

我打開山河寶鏡,世間萬象如滔滔江水,呼嘯而過。

湘雲站在閣樓上,手搖團扇,對其父說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以前是我年幼無知,趙若水那個窮書生,怎麼能跟相府世子相比呢?我心意已決,此生必定要嫁入侯門。

其父嘆了口氣,“湘雲,你可要想好啊,這侯門生活未必快活。”

“父親不必多說,應了相府的提親吧。”湘雲頓了頓,低聲說道:“若是趙若水上門,就讓他徹底死心吧。”

看到這一幕,我和蜉蝣姑娘皆沉默不語。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山河寶鏡畫面一閃,一個白衣青年跋山涉水,滿身風霜,來到古剎中。他雙手合十,跪倒在蒲團上。

“師傅,我願皈依佛門,再不踏出山中半步。”

慈眉善目的老僧說道:“塵緣未了,何談入佛?”隨即掐指一算,又說道:“你確實有一段佛緣,因果不可違。”

幽靜的禪房中,青絲落盡,同時凋零飄落的,還有那顆疲憊的心。

山河寶鏡緩緩關閉,看到這裡,真相已瞭然。

蜉蝣姑娘說道:“山神爺爺,請您施法讓我化作湘雲,我願用這一日的生命,打開他的心結,助他走出佛門。”

“你這一日何其寶貴,化作他人豈不可惜,這世間紛繁美麗,難得一見,何不趁此良辰飛去遠方,飽覽天地之闊?”

“如果能讓他重新相信愛,重新鼓起勇氣面對世間紅塵,用他的才華來造福人間,豈不是比遊樂更有意義?一日雖短,我想讓它有價值,我們蜉蝣生來微小,死後入水無痕,但我相信我的價值能夠以另一種方式體現。”

我心知多說無益,卻不禁動容,這小小蜉蝣,來此世間無人知曉,連名字都不曾有一個,卻甘願終其一生為一個僧人了卻心願。

誰說這人間無情,紅塵無愛?慾望皆是虛妄,愛與責任才是眾生存在的根本。

我是個神,萬年不死,生來具有俯視萬物的傲氣。

但那一刻我深深的明白,神也好,人也罷,芸芸眾生,萬物平等,歲月有長短,壽命有時限,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選擇,更在於價值。

重入紅塵

他尋遍整個山野,最後回到小河邊,一片葉子落下來。

他輕輕的撿起落葉,說道:“我和湘雲的定情信物其實就是一片樹葉,那日,一片葉子落在湘雲的髮髻上,我輕輕拿起葉子,放進她的手心,只是,你不知道。”

我知道你不是她,也許,你是佛祖派來點化我的仙女;或許,你是我心中的執念所化成的幻象;又或許你只是這山中的一片葉子,一縷花香。

但我真的很感激你,你讓我相信世間有真愛,也讓我明白自己身上所揹負的責任。

三年來,看似修行,實則逃避,是時候結束這怯懦的逃避行徑了。

白衣青年盤膝而坐,專注的敲打著木魚。

良久,他放下木魚,撿起一片落葉,投入水中,激起一圈美麗的漣漪,水中飄著兩片晶瑩剔透的羽翼,隨著落葉飄向遠方,陽光下,彷彿在翩翩起舞。

他脫下僧袍,丟下木魚,頭也不回的朝通往山外的路走去。

我遠遠的注視著這一切,感慨萬千,作為一個古老的山神,看遍了世間百態,生生死死,我幾乎都已經忘記自己有多久沒有動容過。


蜉蝣一夢

潛居三年蓄華章,朝生暮死萬眾驚。

黑暗的河底,不見天光,不起波瀾,無休無止的沉睡。原以為,時光就會這樣平平淡淡的溜走。

我和所有的兄弟姐妹們一樣,期待著浮出水面,看見光明的那一刻。

我知道蜉蝣的生命極短,只有短短一日,一日,也太短暫了。

不過是眨眼的時間,但萬物皆有規則,生為蜉蝣,朝生暮死就是規則,感嘆沒有用,怨恨也沒有用。

唯一能做的,就是順應命運的安排,遵循世間的規則,即便是隻有一日,也要讓這一日過得有意義,有價值。

突然有一天,水面上傳來陣陣梵文,那誦經聲如一股清泉,流進暗無天日的水底。

從此,這誦經聲和沉悶的木魚聲便天天陪伴著我,從清晨到夜晚,從朗朗晴空到細雨瀰漫,從草長鶯飛到冰天雪地。

他偶爾會吟些詩句,也經常會立在岸邊沉默不語。即便他靜默,我也能感知到他的存在。

他的氣息與心念彷彿隨著誦經聲傳入水底,融入我的意識,我能感知到他的愁腸百結,鬱郁失落。

漸漸的,我瞭解到,他為情所傷,遁入空門,傷他的人名叫湘雲,是紮在他心中,永遠難以釋懷的一根刺。

我想,如果我能幫他解開心結多好,他總是愁眉不展,如果他笑起來,一定很好看。

我期待著浮出水面的那一天,那時,我就可以圍繞在他身邊,停靠在他身上。

可我又害怕那一天的到來,因為一天過後,我就會死去,在河水中慢慢消失,再也聽不到他的誦經聲,他的一切也與我再無瓜葛。

我終於走出黑暗的水底,驚喜的是,我可以化作人形,連山神爺爺見了也嘖嘖稱奇。

通過山神爺爺的山河寶鏡,我明白了他出家的前因後果。

我相信這世上是有真愛的,不能因為湘雲變心而否定世間所有的真心和真情,正如不能因為幾粒黃沙的鋪排而否定大海的存在,不是嗎?

於是,我決定用我僅有的一天生命讓他拔去心中的那根刺。

那天清晨,天邊掛著一道彩虹,明媚絢麗,我摘了一片葉子,扔到他頭上,他驚慌的樣子,讓我笑出聲來。

人生在世,皆如蜉蝣,生命的價值並不是以長短來計算,即使生命短暫,也可以無比燦爛。

雖然只活了一天,但我用力愛了一天,對我來說,足夠了。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

蜉蝣掘閱,麻衣如雪。心之憂矣,於我歸說。摘自《詩經·蜉蝣》

— 完 —


格格說

世間萬物皆有靈性,一花一葉,一草一木。也許生命形態不同,也許生命時間很短,但生命的意義卻無關時間、種族,只關乎一個字:“愛”。


法律顧問 | 浙江文曜律師事務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