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工年會聚焦②:軟包上量 疊片設備江湖“大浪翻湧”

2018年,“兩極分化”、“冰火兩重天”在疊片設備領域裡演繹得淋漓盡致。

一方面,部分疊片設備企業生存空間遭受擠壓。囿於技術落後、規模偏小、接不到單、資金承壓等種種原因,部分中小疊片設備廠商正在生死存亡的邊緣掙扎。

高工鋰電瞭解到,今年僅一家疊片設備企業就攬下了約6GWh的軟包電池擴產項目的訂單,加上排名靠前的裝備企業,幾乎瓜分了動力軟包電池疊片設備80%的市場份額。

另一方面,軟包動力電池市場起量帶動的疊片設備市場。得益於今年軟包動力電池市場的爆發,部分疊片設備排名靠前的企業今年業績表現亮眼,較去年實現同比大幅增長。

目前,動力電池市場銷量排名靠前、技術口碑較好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格林晟、佳的、吉陽、贏合科技、中天和、超業、新宇(排名不分先後)等10多家主營或包含疊片設備的裝備企業。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1-10月,純軟包動力電池企業包含孚能科技、國能電池、萬向、卡耐、捷威、桑頓穩居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前20。10月份,軟包電池裝機量排名前五的企業為:孚能科技、卡耐電池、寧德時代、桑頓、國能電池。

業內一致的觀點是,動力電池巨頭涉足軟包電池路線是市場一大信號,軟包動力電池市場空間增長可期。但是隨著動力電池市場集中度提升,疊片設備企業未來市場集中度大概率還是會進一步提升。

值得肯定的是,部分疊片設備企業憑藉前期的技術積累、客戶綁定、共同研發,已經為其把握風口紅利打下了堅實基礎,而隨著市場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疊片設備領域10強之內或將呈現“一超多強”或“多強爭霸”的局面。

目前,軟包動力電池憑藉能量密度優勢已順勢起量,除了此前專攻軟包電池的廠家之外,包括CATL、國軒高科、億緯鋰能等排名靠前的企業也紛紛涉足。還有華鼎國聯等新興電池企業加入戰局。雖然市場空間不斷增大,但即使是對於排名靠前的疊片設備企業而言,壓力依舊不小。

2018年12月19~21日,“利元亨·2018高工鋰電&電動車年會”將於深圳維納斯皇家酒店(寶安沙井)舉行。此次年會主題為“大風起兮飛枯葉,寒冰過兮沐春光”,國內外主流車企負責人和核心三電、材料、設備等超500家企業超800位業內人士將齊聚深圳。

屆時,包括先導智能、格林晟、佳的、吉陽、中天和、超業、新宇、百立德等在內涉及疊片設備的企業負責人,以及寧德時代、孚能科技、國能、萬向、卡耐、捷威、桑頓等軟包涉足企業大咖將親臨現場,與業內人士共同探討動力電池裝備企業在行業拐點前的調整變革和技術應對。

綜合來看,疊片設備企業壓力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

1、大型裝備上市公司搶食。國內此前主推卷繞設備的優秀大型鋰電裝備企業正在加大在疊片設備佈局,如贏合科技、先導智能等,上市公司在技術、資本、規模、品牌等等硬實力加持之下,對於老牌疊片設備企業而言,如臨“大敵”壓制。

2、資金壓力。除去上市公司之外,行業積澱較深的疊片傳統品牌公司,雖然目前佔據著較大的市場份額,但是大部分規模體量相對較小。想要匹配軟包動力電池市場的發展,研發資金投入、規模擴大、後期資金週轉等等,對於大部分疊片老牌企業來說,是一道必須正視的關卡。

3、工藝突破。目前國產動力用疊片機行業效率普遍在1-1.2秒/片的效率,與進口疊片機0.2秒/片的效率還存在較大差距。從工藝發展趨勢來看,目前疊片設備企業有三種主攻方向:1、高速率疊片設備路線;2、切疊一體機(五金模切/激光模切、疊片機自由組合);3、吸附式高速疊片設備。

高工鋰電瞭解到,雖然疊片工藝面臨多樣化發展,但是目前各種工藝均存在各自相應的問題,如效率節拍配合、層疊良率保障、精度糾偏控制、料盒成本、工藝繁複等等問題。

業內當前的一致觀點是,疊片設備的效率是核心問題,誰能真正解決軟包製造的效率問題,誰將能率先搶佔疊片設備領域的制高點。未來哪種工藝會成為主流尚未有定論,率先實現技術突破,取得顛覆性創新的智能化裝備,才會成為未來市場王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