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瀛洲先生捐赠给故宫的宣德夔龙纹罐,值得一看!瓷器鉴定真知堂

孙瀛洲先生捐赠给故宫的宣德夔龙纹罐,值得一看!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玩瓷器的不可不知孙瀛洲。孙瀛洲先生河北冀县人,1923年开始在北京琉璃厂开古玩店,直到1956年公私合营,孙先生的古玩店一直开了30多年。后来他把自己毕生收藏的3000多件文物全部捐赠给故宫博物院,其中瓷器类2000多件。含成化斗彩三秋杯,哥窑三足鼎等一级文物25件。此大明宣德年制青花夔龙纹罐就是孙先生捐赠的重要文物之一。

孙瀛洲先生捐赠给故宫的宣德夔龙纹罐,值得一看!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当今陶瓷学界鉴定泰斗耿宝昌先生就是孙瀛洲先生的徒弟。后来跟随孙先生一起进入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始陶瓷研究工作。今天,宣德青花瓷器依然是陶瓷界的贵重藏品,对于没有机会直接上手真品的民间收藏爱好者而言,能淘到大明宣德年制的青花瓷器,哪怕是残器修复件,也是极为难得和珍贵的。

孙瀛洲先生捐赠给故宫的宣德夔龙纹罐,值得一看!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夔龙纹一般收藏界都认为是明成化时期才开始出现在青花瓷上的。因为明代宣德的龙纹一般都极其雄壮,张牙舞爪,和成化那种柔弱穿花的龙纹,明显不同。但孙瀛洲先生捐献的这件夔龙纹罐却打破了这一说法。

孙瀛洲先生捐赠给故宫的宣德夔龙纹罐,值得一看!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其实这种龙纹的画法,更早的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台北故宫就收藏了一件明初洪武的夔龙纹高足杯。也是只有两足,但尾部还是正常的龙尾,不是本器这种花式尾部、

孙瀛洲先生捐赠给故宫的宣德夔龙纹罐,值得一看!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宣德青花瓷器,大部分都采用了进口的苏麻离青为彩绘原料。苏麻离青的来历已经说过多次,在此就不再赘述。简单的补充一点,就是苏料的浓度也会决定青花发色的浓艳程度。经过稀释加入其它原料配成的青料,在同等的烧制温度和环境下,发色会有深浅不同。并不是采用不同青料才造成这种深浅不同的效果。

孙瀛洲先生捐赠给故宫的宣德夔龙纹罐,值得一看!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宣德年款遍器身,字沉云朦浅褐边。现代鉴别宣德年款依然还在使用孙瀛洲先生的鉴定口诀。年号款成为定式,目前认为是宣德时的事。更早的永乐年制款识,目前仅发现青花款4件,都在压手杯的杯心。学者认为,把皇帝年号压在器物底部,这是宣德时期才出现的创造。在永乐时期是不可能的事。

孙瀛洲先生捐赠给故宫的宣德夔龙纹罐,值得一看!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类似于今天奢侈品的大牌LOGO。前两年出现的奢侈品大牌去LOGO化行动好似不成功。但早在500年前的大明朝就敢于隐去皇帝的年号,颇可视为大明皇帝极度自信的心态体现。

孙瀛洲先生捐赠给故宫的宣德夔龙纹罐,值得一看!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从器底来看,宣德瓷器的底部处理依然不完美。可明显的看出底部有气孔和黑疵,并有痕量橙色火石红显露。这是鉴别真假宣德瓷器的要点之一。真品宣德瓷器由于采用麻仓土为胎,且当时,没有现代球磨机无法粉碎瓷胎达到极高的目数,所以不可避免的存在气孔和黑色瑕疵现象。这是当代采用高速球磨机粉碎的瓷土所不能显现的微观气息。

孙瀛洲先生捐赠给故宫的宣德夔龙纹罐,值得一看!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真品宣德瓷器底部一般积釉处有淡淡的虾青色,这是由于古代对瓷釉中的氧化铁淘洗不能达到完全去除的结果,这也和今天的瓷釉有细微区别。古瓷滋润而白,积釉处才微泛虾青色。今瓷或洁白无瑕无虾青色,或全器添加氧化铁泛青,均和宣德瓷器真品釉有细微差别。

分享真知识,传递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欢收藏,不限于瓷器,欢迎关注瓷器鉴定真知堂!谢谢你的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文物鉴定知识和图片,可以百度瓷器鉴定真知堂!去笔者博客寻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