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牽線“做媒” 設立資金池 揚州破解涉農企業“融資難”


政府牽線“做媒” 設立資金池 揚州破解涉農企業“融資難”


袁亮 繪

涉農行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共識:中小微企業由於沒有抵押物,想要貸款簡直“難於登天”,即使最後獲得了貸款,高額的利率也讓不少中小微涉農企業不堪重負。如何破解農業企業融資的“難點、痛點、堵點”,進一步發揮政府“店小二”的服務職能?揚州在“雙創”工作中有了新的思考和實踐。

替別人擔保引糾紛

農業企業從銀行貸不到款

“不好意思,您的信用顯示有過民間借貸糾紛,我們對於有民間借貸糾紛的貸款實行一票否決制。”“您這邊雖然經營沒得說,但是我行對農業企業必須要抵押,按照規定,沒有辦法給您貸款額度”……

面對眾多金融機構的“委婉”回絕,中月米業的掌舵人——葛忠奎心急如焚。對於農業企業而言,第四季度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收糧季節,與其他企業可以延緩收賬不同,收糧必須要當場“真金白銀”與農戶交易,可以說現金流就是企業的“生命線”。

而他一時義氣,為“好哥們”私下擔保了兩筆貸款,哪知“哥們”根本還不上這筆錢,葛忠奎無辜“躺槍”變為欠債人。“當時朋友請我給他做擔保,一筆680萬元,另外一筆300多萬元,前後加起來一共貸了1000多萬。”

“後來債權人找上門來,提出訴訟。”為了企業的發展,葛忠奎一咬牙填補了這兩個窟窿,“正常企業年底收糧需要1億元左右的現金,因為替別人擔保承擔了1000多萬的債務,流動資金立馬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不僅如此,葛忠奎發現,替別人擔保,縱使已經替別人償還債務,自己由於有了民間借貸的債務糾紛訴訟記錄,貸款也貸不到了。

農業信貸擔保

破解涉農企業“融資難”

一時間,葛忠奎的嘴裡都急得冒泡。就在此時,平時合作的銀行給葛忠奎指了條“明路”:“聽說江蘇農擔公司在揚州設立分公司了,要不您和他們聯繫下,看看能不能滿足擔保條件。”

葛忠奎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與江蘇省農業信貸擔保有限公司揚州分公司的總經理劉春惠取得了聯繫。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實際上葛忠奎也是受害者,並且確實已經償還了所有的民間借貸債務。雖然葛忠奎曾經有過信用汙點,但葛總經營的企業在我們服務範圍內,企業經營雖然短期遇到困境,但是總體發展平穩,趨勢向好,我們也應該支持這樣的企業家。經分公司上報,總公司審批,最終給予了葛忠奎300萬元的貸款擔保。”劉春惠介紹,江蘇省農業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是根據財政部、農業部和銀監會相關文件要求,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政策性農業擔保機構,公司作為省級國有地方金融機構,主旨是貫徹落實國家強農惠農政策,通過市場化運作,為全省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以前在行業內,農業企業融資是最困難的,因為缺乏抵押物,銀行不願給這些農業中小微企業放貸,想找人擔保也非常困難。而農業企業又有一個普遍的規律,就是前期投入大,回報週期長,資金容易出現週轉困難。”劉春惠介紹,江蘇農擔公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政府來為農業企業做“擔保人”,設立了“資金池”,今年我市財政分配的在保餘額為1.8億元,一旦貸款農業企業出現資金不能回籠的情況,江蘇農擔公司利用政府設立的“資金池”為貸款金額的80%買單,銀行只需要承擔其中20%的風險,銀行也更有底氣放款了。

對於葛忠奎而言,這筆300萬的資金無異於“雪中送炭”。在收糧季節,300萬元可以建設一個1萬噸的原糧倉庫,解決2萬畝土地產出的糧食堆放問題,讓企業“起死回生”!

還可享受利率優惠

今年安排1.8億元在保餘額

對於不少農業企業而言,“江蘇農擔”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詞彙。據瞭解,江蘇農擔公司的服務範圍主要為糧食生產、畜牧水產養殖、菜果茶等農林優勢特色產業,農資、農機、農技等農業社會化服務,農田基礎設施,以及農業生產直接相關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家庭休閒農業、觀光農業等農村新業態。服務對象主要聚焦家庭農場、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小微農業企業等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主體,為農業企業提供10萬元—300萬元不等的農業信用擔保。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牽線“做媒”,農業企業還可以享受利率優惠政策,普通的農業企業去銀行貸款,有的甚至要上浮100%利率,而江蘇農擔公司因為有政府的“保駕護航”,在全省目前已經與15家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只要是江蘇農擔公司擔保的農業企業,貸款利率不得上浮超過基準的20%,其中,純種糧大戶貸款利率不得上浮超過基準的10%。

這樣一筆賬算下來,中小微農業企業的融資成本下降到了最高6.2%,比以往下降了3%左右的成本。

“我們只要以企業家庭成員的個人信用作為擔保即可,無需任何抵押物。到本月底,揚州分公司已經為本地的農業企業提供了1.5億元貸款擔保,並且無一例不良貸款。到年底,將完成1.8億元的在保餘額。”劉春惠說,這1.8億元在保餘額如果發生不良貸款,80%由政府財政買單。

揚州發佈記者 陳高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