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豬場變身養蝦基地,年產值300萬,他是怎麼做到的

廢棄豬場變身養蝦基地,年產值300萬,他是怎麼做到的

原本一棟棟廢棄的養豬場,經他改造,成了標準的養蝦基地;他一年到頭紮根蝦場,無償將養蝦技術傳授給村民,帶領更多人養蝦致富。他便是從臺灣來大陸養蝦的創業青年李忤錠。

廢棄豬場變身養蝦基地,年產值300萬,他是怎麼做到的

李忤錠,來自臺灣雲林縣,是一名專門從事水產養殖的水產甲殼類技師。李忤錠介紹,從臺灣屏東科技大學養殖系畢業後,他便一直從事水產養殖相關工作。

他參與過淡水蝦、海水蝦等繁殖、培育過程研究,在蝦養殖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經驗。

據介紹,這種澳洲淡水龍蝦,又叫藍龍蝦,原產澳洲北部熱帶地區,終身生活在淡水中,肉質細嫩,味道鮮美香甜。

超濃有機酸,緩解養殖動物中毒及應激反應,加速體內毒素排出,提高水體透明度,穩定水體pH值,點擊圖片瞭解詳情

此外,蝦的生長速度快,出肉率高,市場上食用的成蝦每隻重量在100到200克,有的可達600多克,一般4—6個月便能上市,且適合長途運輸,暢銷於高檔酒店、賓館等場所。

李忤錠說:“目前,這種蝦在市場上屬稀缺高優品種,大陸掌握育苗技術的人少之又少。” 他從2015年便開始從事這個蝦種的育苗養殖工作。對蝦的前景,他更是信心滿滿。懷著對大陸市場的嚮往,李忤錠有了到大陸紮根創業養蝦的想法。

廢棄豬場變身養蝦基地,年產值300萬,他是怎麼做到的

2017年6月,李忤錠先後到廈門、漳州、龍巖等地考察,最終選擇將養蝦基地落戶龍巖,與合夥人租下鄧厝村境內奇邁山上廢棄的41畝養豬場,投入300多萬元,建設了澳洲淡水龍蝦育苗基地。

原本廢棄的養豬場搖身變成了5000多平方米的專業化龍蝦養殖基地,已有兩塊種苗場,投放超3000只種蝦,設置有成蝦養殖區、繁育區、釣蝦區等區域。

李忤錠表示“這裡的水質特別好,特別適合甲殼類蝦的生長。山上這些廢棄的養豬場,稍微改造就能啟用,實現資源再利用。”

來大陸養殖澳洲淡水龍蝦的夢想,為攻克氣溫、水質等技術難關,李忤錠一頭扎進養蝦基地,一門心思地搞養殖。雖然山上日子有些枯燥,不過這裡的生活並沒有讓他覺得不適應。

辛勤的付出,換來了回報。在當地農業部門、科研人員及李忤錠的不懈努力下,一道道養殖難題被攻克。通過培育乳酸菌、光合細菌等生物菌群,利用微生物的分解能力改善蝦池水質。

廢棄豬場變身養蝦基地,年產值300萬,他是怎麼做到的

已有不少客戶前來訂貨,蝦苗不僅銷往龍巖周邊,還遠銷廣東、湖南、安徽等地區,年產值達300萬元。

山上廢棄的養豬場,搖身變成了“聚寶盆”,不少村民來到李忤錠的養蝦基地觀摩學習,對此,他大門敞開,來者不拒。李忤錠說:“我也希望將技術教給村民,讓他們掌握技術後走蝦養殖的致富之路。”

他還要打造可供遊客觀光體驗於一體的蝦莊園,相信在他的帶領下會讓更多人走上致富的道路。

廢棄豬場變身養蝦基地,年產值300萬,他是怎麼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