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理財市場總體分析

艾財愛家第62期實盤週報

固定收益產品的定義:指提供投資理財類產品的機構在合同中標明規定時間內年化收益率範圍的產品。

因為這類產品收益比較確定,往往能滿足不同人群的保值增值需求,因而備受投資者喜愛。尤其是目前房地產市場進入了一個全面滯漲階段,而A股市場的表現又持續低迷,所以固定收益產品成了絕大多數人投資理財的不二選擇。

目前固定收益理財產品市場主要有八個參與者,分別是以銀行、券商、信託、保險為代表的四大傳統金融機構。以電商BAT、網貸P2P、金交所、契約型投資基金為代表的四大非傳統機構。

本期週報我們將開啟第一期固定收益類產品及講解課程,希望能夠給大家系統的梳理一下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投資思路,做到知已知彼。

本期先跟大家分析一下這八大機構的主要優缺點,後面再每一期主講一個領域,總計十期。

更多固收產品講解內容,歡迎大傢俬信關鍵字“固收、“固定收益”給小編。

固定收益理財市場總體分析

1.銀行

這是我國金融體系的核心,同時也掌握著國內最富豐的理財資源。

固定收益理財市場總體分析

圖片來源:Wind,《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發展報告(2018)》,恆大研究院

主要提供的理財產品包括兩個方向:一個是以自身名義發售的理財產品,一個是代銷其他機構的理財產品。

優點:總體風險較小,尤其是以自身名義發售的理財產品。理財新規出來之後,投資門檻浮動範圍較大,可選擇性變多。

缺點:銀行自有理財產品的主要缺點就是收益低,相較於電商、保險、券商等機構提供的同類產品毫無競爭力。

不過,其最大的問題還是銀行代銷的金融類產品時有發生風險事件。這是因為銀行分支機構的工作人員從事大量重複性、單一性工作,對於理財產品的專業性值得商榷。更重要的是銀行支行行長是眾多金融機構重點工作對象,所以難免因私心而引出問題。如六寶基金假理財案,民生銀行女行長偽造假理財30億等等。

其實銀行自身並不生產理財產品,即使是以銀行名義發行的理財產品最終還是投到了貨幣市場、信託等其它金融機構產品上。這樣運作有兩點顯而易見的壞處,第一點為保招牌,不得不對自身的產品實行實際上的剛兌。第二點則是對於代銷產品的安全性和對基層機構的管控力非常低。

所以近一段時間大型商業銀行紛紛設立理財子公司,一來是為了打破剛兌,理清銀行借貸與理財之間的業務關係。二來是為了加強管控理財產品質量,提高客戶的忠誠度。

固定收益理財市場總體分析

2.券商

在過去固定收益理財產品並不是券商的主營業務,但是隨著證券市場走低及承銷業務的不穩定,給證券投資者提供固定收益類產品就越來越普遍了。

固定收益理財市場總體分析

優點:券商擁有唯一理論上的保本保息理財產品-收益憑證。再就是券商理財產品的投向通常都非常明確。

缺點:收益低,還有一定門檻。券商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相對比較平庸,畢竟這不是券商的核心競爭力。

3.信託

目前信託公司的業務有一定的多元化趨勢,但是提供固定收益的債權類產品依然是其最主要的業務及收入來源。

優點:傳統金融機構中提供的固定收益最高的理財產品。信託產品相較於其他三大機構提供的固收產品年化收益在6%以下而言,收益範圍在7.5%-10%不等。

雖然信託公司的收益要明顯高於銀行,但是其貸款的資金成本也要高於銀行,不過其事實的違約率2017年為0.26%,遠優於同期的銀行1.5%-2%的範圍。但是這並不代表信託就一定安全,因為信託行業整體的風險點還是比較明顯的:“地產定生死!”

固定收益理財市場總體分析

缺點: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是理財產品的三個角,不可能同時達到完美。因此信託的缺點也非常明顯。

①門檻高,期限長。理論上信託的投資門檻是100萬,期限一年,但是從實際操作上來講,優質一點的信託往往是300萬起,並且投資期限是2年。

②部分信託公司風控能力差,部分產品存在重大安全隱患。2018年某家信託公司連續爆雷十款產品,雖然部分產品因為風控措施發揮作用在慢慢返還本息,但還是說明部分信託公司風控能力確實有問題。

③專業度要求比較高。因為信託投資數額非常大,相關項目盡調報告非常長且專業性強,所以投資難度比較大。

4.保險

事實上,保險理財產品是我們普通人最常接觸到的理財產品,其強大的營銷能力與網絡讓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就購買了保險理財產品。

優點:營銷網絡強大,投資金額與期限比較靈活。

缺點:收益偏低,同時資金的投向也就是底層資產不夠清晰。

四大非傳統金融機構

為什麼不稱電商金融、網貸、私募、金交所為金融機構,這裡面的原因是多重多樣的。

例如,電商金融尤其是BAT雖然擁有眾多金融牌照,但是從根本上來講其主業並非金融,而是憑藉流量優勢代銷金融產品而獲利。網貸雖然從事的是借貸業務,但是該行業無真正意義上的金融監管機構,也沒有統一牌照等。

5.電商金融

優點:操作方便,信息易於獲取。因為以BAT為代表的電商平臺擁有非常高的市場話語權,所以與其合作的金融機構通常會比較遵守約定。最明顯的事例就是:招財寶僑興私募債,該事件最後是由財險公司進行理賠。因為沒有一家機構願意因為一款產品而關閉了與BAT合作的窗口。

缺點:過去電商還會以自身名義發行一些產品,收益明顯要比傳統金融高,但是在2018年不斷受到各種敲打,於是紛紛取消了這類產品。目前電商平臺已經完全成為了金融產品代銷機構,業務上無實際的創新。

6.互聯網借貸

互聯網借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P2P,從本質上來講這就是個人垃圾債。因為行業本身就帶有高利貸的原罪問題。以手續費為名收取15%-18%的砍頭息,再加上投資者8%-10%的利息收入,平臺的其他成本與利潤需求等,資金最終到借款者手上的年利息不可能低於25%。所以如果能找到其他金融機構借款,借款者不會選擇P2P。

固定收益理財市場總體分析

優點:互聯網借貸擁有固定收益類產品中除了安全性以外所有的優點。投資收益高,8%-14%不等甚至更高。投資靈活性好,按周,按月,按年等不同的投資期限。操作方便,打款充值,手機APP操作即可。投資門檻低,一般1000元以上,低的甚至為50元以上。

缺點:P2P唯一的問題就是安全性,高利貸的原罪問題是很久以來都沒有解決的,以此帶來的一系列安全問題無法避免。因為固定收益類的基礎底層思維就是借貸關係,而借貸關係的風險最終還是跟利息高低成正比。

7.金交所

金融資產交易所,簡稱金交所。屬於國家一級單位的總計有9家,而省級單位的基本達到每省至少一家甚至更多。當然還有更低級別的金融交易所。

固定收益理財市場總體分析

優點:產品品種十分齊全,因為金交所本身就是用於金融產品的交易,所以其產品包羅萬象,基本所有類型的金融產品都可以看到。

缺點:金交所產品風控水平不一,差別巨大。因為金交所眾多,亂象叢生,所以經過整冶後全國性的只保留了9家,即使是這樣依然不能阻擋其風險事件的時有發生。

8.契約型投資基金

契約型投資基金的主要提供商包括兩類機構,一類是受證監會監管發了200張資管牌照的資管公司,另一類則是註冊備案的3000家左右的私募機構。但是市場上流通的契約型投資基金遠不止這些,還有大量打著各種私募基金旗號的黑色金融產品。

優點:契約型投資基金收益率普遍在10%-14%的範圍內,而且投資範圍非常寬廣基本沒有太多限制。投資條款也多種多樣。

缺點:安全性非常差,合同中存在大量隱性條款,項目真假和發展前景很難驗證。因為大量的私募從一開始就居心不良,近期最有名的案例就是阜興系百億資金爆雷。

上文也說到了,從下期固收週報開始,我將會為大家講解具體案例,上述八大機構都會講到。

希望大家持續關注“艾財愛家”~

讓我們一同學習,一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