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瓶蓋廠到市值4000億 美的成製造業民企樣本

从瓶盖厂到市值4000亿 美的成制造业民企样本

時代週報記者 王媛

1968年,一個名叫何享健的“農民小哥”帶著同鄉集資的5000塊錢開辦了生產塑料瓶蓋的生產組,沒人可以預料,這個後來改名為“美的”的小作坊會在50年之後成為家電界的“華為”,在海內外擁有15萬名員工、近200家子公司、60多個海外分支機構、市值一度突破4000億元的科技集團,成功躋身世界500強名單。故事的主角何享健,毫無疑問入選今年最有分量的獲獎名單—“改革開放百傑榜”。

50年來,美的創始人何享健大力推行企業內部股份制改革,使美的成為我國第一家由鄉鎮企業改組而成的上市公司。他通過積極實行股東、董事會、經營團隊分設的經營模式,開創了民營企業股權改制、股權激勵、職業經理人和現代化企業改革等先河。這一系列的創舉讓創立於1968年的美的集團,成為中國民營企業最早以及最具有研究價值的樣本。

“未來50年,美的要繼往開來。美的集團的下一個目標是要實現營收超過5000億元,股票市值超過5000億元。”今年10月中旬,在美的集團50週年戰略發佈會現場,如今已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的何享健再一次給美的集團訂立新目標,引發外界關注。

最新財報顯示,美的集團在今年首次用三個季度突破了2000億元營收。在營業收入上,今年前九個月,美的集團以2057.6億元的總營收,位居白電行業榜首。市值方面,美的集團目前市值約為2500億元,而在今年1月份,美的集團市值一度突破4000億元,位居深市第一。

儘管何享健並沒有像格力董明珠一樣給出未來實現5000億元營收的具體時間表,但美的要實現足以令外界驚呼的“雙五千億”計劃,無異於再造一個美的,邏輯、實力和底氣何在?如何在前三季率先突破2000億元的基礎上,繼續開闢出穩保未來增長的第二關鍵賽道,是美的集團和現任當家人方洪波需要面對的挑戰。

培育關鍵賽道

過去50年,美的一直在主動求變中發展壯大,如今已從一家傳統的家電企業成功轉型為橫跨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智能供應鏈(物流)的世界500強企業,彰顯了對未來的戰略佈局和宏大構想。美的董事長方洪波指出,科技、用戶、全球化,是美的迎接下一個時代的關鍵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站在新的發展節點上,美的發佈了全新美的工業互聯網平臺“M•IoT”以及AI科技高端家電品牌“COLMO”,顯示了其徹底轉型科技集團的決心,以及對新增長賽道的探索。

據市場研究公司MarketsandMarkets最新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工業互聯網的市場規模將達914億美元,其中以亞太地區的年複合增長率為最高。在中國,隨著國家多項相關政策出臺,工業互聯網將迎來爆炸性增長。

實際上,競爭日趨白熱化的工業互聯網並非狹隘的“設備聯網”或 “機器換人”,擁有50年製造經驗的美的優勢凸顯。在軟件方面,美的擁有成熟的全價值鏈支撐套件,硬件上擁有庫卡等世界一流的機器人與自動化服務提供商。因此,美的通過M.IoT提供的,不僅僅是雲端的鏈接、海量工業數據的匯聚,更是將製造業知識、軟件、硬件三者結合生成的研、產、銷全價值鏈集成解決方案,依託這樣的差異化優勢,美的預計可在工業互聯網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

在機器人的佈局上,美的走的是收購合作路線,相繼聯手日本安川、收購德國庫卡、高創、入股工業機器人廠商埃夫特,以資本的手段來提高自身技術競爭力。

今年初,美的庫卡智能製造產業基地落地廣州。在此之前,美的還和庫卡成立3家合資公司,以拓展工業機器人、醫療、倉儲自動化三大領域的業務。庫卡的目標是2020年躋身中國機器人市場的第一位,成為行業冠軍。美的集團方面表示,未來將協同推動美的旗下國內30餘家家電工廠展開工業自動化項目,提升打造美的集團智能製造水平,將機器人使用密度從150臺/萬人,提升至625臺/萬人的發達水平。

今年半年報顯示,美的暖通空調、消費電器、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三大業務營收貢獻分別為48.52%、41.99%以及9.5%。從目前的業務佈局看,美的已經擺脫單純的家電製造標籤,來自小家電和機器人的貢獻漸入佳境,新產業賽道羽翼日豐,多元化業務和佈局為未來持續高增長埋下伏筆。

掘金國際市場

過去幾年,美的集團馬不停蹄地實施了幾輪併購,足跡遍佈日本、德國、美國、意大利,除了備受關注的庫卡,重大併購案例還包括東芝家電業務、意大利中央空調企業CLIVET,以及瑞典老牌家電巨頭伊萊克斯旗下吸塵器企業EUREKA等。

在日本、美國這樣的高端市場,美的之類的中國品牌想要長驅直入並非易事,但若通過“併購之手”,美的則可在短時間內獲得品牌提升、獲得相應的技術、專利授權或者打開在各國家、地區的銷售渠道,不但名聲大噪,反過來也可以為美的吸引更多的優秀國際人才。

為了前瞻性地佈局未來產品技術,美的著力於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全球研發力量和多層級研發體系,過去5年,研發投入達200億元,在中國、美國、意大利、德國、印度、新加坡等9個國家設立共20個全球研發中心,研發人員整體超過一萬人,外籍資深專家超過500人。在強化全球研發中心佈局的同時,美的更與MIT、UCBerkeley、UIUC、Stanford、PurdueUniversity、清華、中科院等國內外頂級科研機構簽訂技術合作協議,建立聯合實驗室深度技術合作,打造全球創新生態系統,佈局中長期技術儲備,為美的保持持續領先的產品技術優勢奠定了基礎。

截至上半年,美的集團海外營收佔比為43.76%。為進一步推動全球業務佈局,搭建全球供應協同機制,強化海外本地運營,美的在全球共設立15個海外生產基地,員工超3.5萬人,設立銷售運營機構24個,遍佈北美洲、南美洲、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業務涉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8年上半年海外自有品牌收入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