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哈尼族古村落的失落与重生


【一个哈尼族古村落的重生】苏红,哈尼语意为“温暖之所”,是一个业已废弃的哈尼族村庄,位于云南红河州红河县哀牢山区,海拔约1600米,苏红所在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的一部分。摄影/局部

【一个哈尼族古村落的重生】哈尼族开垦梯田已有1300多年历史,撒玛坝梯田——是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梯田,约14000多亩。海拔在600米-1880米,共有4300多级,汉文史记载开垦较早的哈尼梯田之一,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0-1399年)。摄影/局部

【一个哈尼族古村落的重生】外地游客在红河观赏梯田。苏红寨子附近的撒玛坝梯田面积高达18000余亩,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片梯田。摄影/局部

【一个哈尼族古村落的重生】没有古村落就没有哈尼梯田,苏红古寨是撒玛坝梯田核心景区中的重要景点,距离昆明280公里,红河县城约40公里。苏红古寨完整真实地保存了哈尼古村落特色以及百年老宅历史叠加的痕迹。摄影/局部

【一个哈尼族古村落的重生】古老的青石板道路、印刻着历史的龙树祭台、那头梯田边上耕种的老牛、夯土老墙上依旧鲜亮的花纹,以及在废弃屋舍之间来回踱步的母鸡……摄影/局部

【一个哈尼族古村落的重生】来到这里,一切都被放慢,漫步村中,幽静惬意。从“忘记生活”到“回到生活”,只需转换一下空间。摄影/局部

【一个哈尼族古村落的重生】多年的交通不便,让苏红与世隔绝,被遗忘在时光之外,却又因其原始的光华,即将被改造复兴。摄影/局部

【一个哈尼族古村落的重生】14日,由云南康藤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红河县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主办,AIM国际设计竞赛、SMART度假产业智慧平台承办的 “ 不经历颠簸的旅途,如何抵达另一个自己”2018AIM苏红古寨新场景设计竞赛在昆明正式启动。摄影/局部

【一个哈尼族古村落的重生】不同于以往AIM赛事,这不仅是一次乡创内容的创新角逐,更是一次穿越颠簸旅途,抵达另一个自己的心灵之旅。摄影/局部

【一个哈尼族古村落的重生】主办方希望希望通过竞赛计划,引发更多的年轻人有创造人的人关注梯田的计划;希望每一个参与和关注红河梯田的人都能在那边遇到另外个自己,回归内心;希望给大家建立一个乡村振兴的产业生态的概念,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共赴乡村振兴的旅程。摄影/局部

【一个哈尼族古村落的重生】如果说这世界上有些地方让我们距离自己内心更近,近到可以触碰的距离,那么撒玛坝梯田一定是那为数不多的其中之一。摄影/局部

【一个哈尼族古村落的重生】如果说这世界上有些地方让我们距离自己内心更近,近到可以触碰的距离,那么撒玛坝梯田一定是那为数不多的其中之一。摄影/局部

【一个哈尼族古村落的重生】精美的褶皱磷光点点,犹如披覆在地表的一件硕大羽衣,无边无际,在这里才知道什么叫做“人做一半,天做一半”仿佛看到的不是一个自然奇观,而是自己穿越坎坷后的内心图画。摄影/局部

【一个哈尼族古村落的重生】第一次抵达红河撒玛坝梯田的路上,心情是焦灼的,蜿蜒的山路,穿过红河的雨林与峻岭,跨过奔流不息的河川,在身体与心理承受力接近临界点的时候,云开雾散,撒玛坝梯田豁然跃入眼帘,展露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大地之美。摄影/局部

【一个哈尼族古村落的重生】未来,苏红古寨将配合撒玛坝景区环线,形成以民宿为主,多业态并存的小型精品旅游目的地。将成为建筑作品的展示聚集处,建筑师将在这里传承并创新建筑,通过建筑实景展现其对老宅改造的功力。将成为当代生活家、艺术家、工艺家的隐居处,成为世界旅行者们的度假地。摄影/局部


【一个哈尼族古村落的重生】2016年4月,著名建筑师张永和主持的非常建筑正式开始苏红哈尼梯田村落的改造工作。此外,非常建筑还将负责苏红古寨的三个公共空间(游客接接待中心,稻作文化展示馆、建筑文化展示馆)以及云上咖啡院的打造。摄影/局部

【一个哈尼族古村落的重生】有人可以一起喝茶聊天,与心爱的人坐看云卷云舒,躺在柔软的沙发里听着音乐发呆,能在22点安静地入睡。摄影/局部

【一个哈尼族古村落的重生】这大抵就是你想要的,简单又愉快。学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湖边湿润的清风与懒懒的船,山间雨后的清新与矮矮的房。摄影/局部

【一个哈尼族古村落的重生】这大抵就是你想要的,简单又愉快。学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湖边湿润的清风与懒懒的船,山间雨后的清新与矮矮的房。摄影/局部

【一个哈尼族古村落的重生】愿万水千山我们相逢,共筑一个理想生活新场景,遇见未知的自己。摄影/局部

【一个哈尼族古村落的重生】愿万水千山我们相逢,共筑一个理想生活新场景,遇见未知的自己。摄影/局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