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的骄傲,一组李光耀和新加坡早期老照片


李光耀,新加坡华人,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乡,毕业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创始人之一。图为1959年,人民行动党在大选中大获全胜,该党秘书长李光耀自己开车前往市政大厅,途中受到记者包围。

曾他任新加坡总理、新加坡最高领导人、国务资政以及内阁资政、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秘书长、立法议会议员、新加坡自治政府首任总理、总理公署高级部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内阁资政,被誉为“新加坡国父”。图为1959年,李光耀担任总理之后亲自示范打扫居住环境,宣传公共卫生。

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地位,在自治政府的首次选举中人民行动党成为立法议院第一大党,李光耀出任总理,此后李光耀一直希望能够与马来亚联合邦合并成立“大马来西亚”,以取得正式的独立,同时也可以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最后还可以铲除在当地日渐得势的共产党活动。1961年李光耀为首的反共份子与党内的亲共份子决裂,李光耀坚持新加坡应与马来亚合并。图为1961年,左翼学生发动罢考罢课。


963年7月,李光耀在伦敦与马来亚政府达成协议,双方正式合并。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独立。图为1964年,刚兴建完成的组屋带来新的居家面貌。

独立后李光耀积极推动经济改革与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内政,成功使新加坡在三十年内发展成为亚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40年之内经济平均增长了7%。在其任内,李光耀推动了开发裕廊工业园区、创立公积金制度、成立廉政公署、进行教育改革等多项政策。图为1967年,中鲁区“人民清洁运动”开启仪式。

李光耀采用了限制公民民主自由的政策。在执政早期他采取了一些强硬措施,比如关押共产党。但也包括了一些敏感话题:包括经济成功联合,改变选举区,控制媒体,打击反对派包括外国媒体。图为1967年,李光耀在群众大会上发表演说。


现阶段的新加坡的政府以高效、廉洁而闻名,人民生活水平较其他亚洲国家为高。图为1960年代,经过规划整理的市街焕然一新,市民们笑逐颜开。

以上图文选自《老照片》第四十四辑,作者徐宗懋,原文章名《回眸新加坡》,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