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鎮安大寨子|高山村莊飲水難,村民獨創石頭洞,儲集地表滲水


“山高水高,不缺柴燒”,這是世世代代居住在秦嶺腹地的人們,用來自我安慰的話語。果真如此麼?大寨子這樣的高山村莊,接近山頂處已經沒有了溪流和地下泉眼,他們是如何解決人畜飲水的難題的?關於吃水,還有怎樣辛酸的故事?

山區人畜飲水相當困難,這是《鎮安縣誌》裡面反覆提到的一句話。難到什麼程度,縣誌裡面寫了一個故事:“民國初年,鎮安豐景村王家凹謝某從10多公里外的老鴉泉擔一擔水,剛到門口,不料繩斷水倒。謝某一氣之下,懸樑自盡。”

短短50多字的描述,筆觸簡練冷靜,讀完心頭隱隱作疼,久久無法釋懷。一擔水和一條漢子的命,竟然以這樣的方式被聯繫在一起。我們在大寨子尋訪人家的時候,在房前屋後總能夠看到如圖中黃色箭頭所指的小石洞。

這些石洞,一般選址在陡峭的斜坡底部,四周用石頭砌成一個洞狀,門口往往放著一塊石板或者柵欄。起初一度以為是某種墓穴,《盜墓筆記》《鬼吹燈》看多了,腦子裡滿是“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如有八重險,不出陰陽八卦行。”

徒步行走秦嶺,就得有點冒險精神,還得有一份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好奇心。壯著膽子,在一個石洞前停下腳步,準備進入這個神秘的石洞。滿心期待,這黑乎乎的洞中,等待我們的將是怎樣一個未知的世界?一個棺木,一隻野獸?


一行人中間,我有強迫症,見了密密麻麻、整整齊齊的東西,總是忍不住去數數。而把車“拱”到大寨子來的“司機”,卻具有冒險精神,最善於動手動腳,啥事情他都想親自去嘗試一下。很自然地,探訪石洞這事情,非他莫屬。

石洞入口僅容一人彎腰進入。初進入洞內時,因為內外光線對比強烈,眼前黑乎乎一片,幾乎啥都看不見。等到眼睛終於適應了,才發現,此洞並不深,也就兩三米長,裡面既沒有棺木、也沒有怪獸,只有一個一兩米寬、半米深淺的水池子。

池中水極清極涼。我把相機感光度調到了6400,終於拍到了這樣一張照片。通過挖掘這樣一個池子,把滲透到泥土中的地表水回收儲集起來,能夠大幅減少揮發,有效解決了人畜飲水難題。善良勤勞的秦嶺人,他們生存的智慧是無限的。

雖然有這樣的儲水池,但大寨子這樣的秦嶺高山地區,飲水難的問題卻沒有根本解決。當地的兩句順口溜可見一斑:“有女不嫁乾溝漢,提起吃水老一半。吃水更比吃油難,天旱無水發熬煎。”“窮溝黑石頭,吃水貴如油。下雨滾地水,雨後渴死牛。”

鎮安山高坡陡,岩土疏鬆,易受風化、浸蝕,加上歷史曾毀林開荒,水土流失一度極為嚴重。土地裡,幾棵蒜苗剛從泥土中,艱難地生長出來。因為山中正籠罩著厚厚的雲霧,蒜苗頂端還有幾滴晶瑩的露珠。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中間的紐帶就是這水和莊稼。

“山上開荒,山下遭殃”,其實,只有下山去、搬出去,也許才是秦嶺高山地區的唯一出路。本組圖片拍攝於2018年12月2日,地點陝西省商洛市鎮安縣回龍鎮晉安村大寨子。接下來還會發布2組關於大寨子的圖文故事,敬請關注“專業行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