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這才是腸鏡的正確打開方式

你做過腸鏡嗎?

腸鏡真的很痛苦嗎?

什麼是腸鏡和無痛腸鏡?

那些人需要做腸鏡?腸鏡檢查有危險麼?

你知道腸道準備藥品應該怎麼吃嗎?

你知道腸鏡前後應該注意些什麼嗎?

這一個個的疑問讓不少需要做腸鏡的患者有點猶豫,接下來跟隨小編就好好給你介紹一下關於腸鏡的那些你該知道的知識,一起看看吧!

腸鏡又叫電子纖維結腸鏡,是醫生用來檢查大腸和末端迴腸內部病變的一種診斷方式。腸鏡是一個細長可彎曲的儀器,直徑大約1釐米,通過肛門進入大腸。電子結腸鏡前端帶攝像頭,影像通過光纖傳輸到顯示器上,可以讓醫生實時看到腸道內部的畫面;還可以把信號傳輸到採集系統中,拍攝下所經過的腸道內部景象。通常腸鏡內部還有可以放置操作器械的通道,從而能夠在腸鏡下鉗取組織做病理檢查,甚至行切除病變等操作。

為什麼要做腸鏡?

科普:這才是腸鏡的正確打開方式

定期的腸鏡檢查對於防治結腸癌和早期發現有重要意義。早期時腫瘤很小,比較容易治癒,通過腸鏡發現並切除息肉,可以防止息肉癌變。如果在腸癌的早期階段就發現病變,治療效果會很好,大多數早期病人經過治療後都能活過五年,不少都能治癒。

但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腸鏡檢查的重要性,腫瘤在腸子裡悄悄生長,人們沒有一點感覺,一旦出現了症狀,往往腫瘤已經發展到進展期,治療的效果就很不好了。


哪些情況需要做腸鏡?

科普:這才是腸鏡的正確打開方式

1、原因不明的便血。

2、排便的習慣改變:大便次數增多或便意頻數,但無糞便排出,或便秘。

3、原因不明的慢性腹瀉。

4、大便時有粘液或膿血樣液體。

5、大便變細、變扁。

6、腹部腫塊,不能排除大腸及迴腸末端病變者。

7、原因不明的中下腹疼痛。

8、疑有良性或惡性結腸腫瘤,經X線檢查不能確診者。

9、疑有慢性腸道炎症性疾病。

10、鋇劑灌腸或腸系檢查發現異常,需進一步明確病變的性質和範圍。

11、結腸癌手術前確定病變範圍,結腸癌、息肉術後複查及療效隨訪。

12、腹脹、腹痛等原因不明的低位腸梗阻。

是不是沒有不舒服就不用做腸鏡了?當然不是!

目前大腸癌呈現高發趨勢,對於沒有任何症狀的成年人,為了預防大腸癌的發生,從50歲開始建議每5-10年做一次腸鏡檢查;對於有高危因素人群,需要在50歲以前就開始檢查,並且增加檢查次數。


哪些是高危因素

  • 有大腸癌或大腸息肉病史的;
  • 有炎症性腸病病史的;
  • 有大腸癌或息肉家族史的;
  • 有遺傳性大腸癌綜合徵的,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林奇綜合徵。


什麼是無痛腸鏡?

普通腸鏡檢查時多少會有些不適,腸道對膨脹、牽拉很敏感,倒是對切割等操作沒感覺。所以當往腸子裡充氣,以及經過大腸的幾個彎曲時,病人會有些不舒服,如果做檢查時能放鬆,配合醫生的操作,絕大多數人都可以耐受。

但有些人對腸鏡檢查非常畏懼,做腸鏡時特別緊張,這種緊張情緒會引起腸道的痙攣,使得不適疼痛感加劇,甚至不能配合完成檢查。所以就有了無痛腸鏡。

在麻醉狀態下進行的腸鏡檢查就是無痛腸鏡。檢查時會靜脈點滴一些中樞神經抑制的麻醉藥物,提高耐受力,降低應激反應,從而消除恐懼感和不適感,使內鏡檢查與治療操作得以順利進行,讓你在清醒、無痛的狀態下完成整個檢查過程。

但無痛腸鏡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一是費用較普通腸鏡高,另一個是預約時間較長,還有因為麻醉藥物使用也有一些禁忌的情況,比如肝功能衰竭、嚴重呼吸循環系統疾病,或者身體狀況很差的病人,這些情況不適合做無痛腸鏡。


做腸鏡有危險嗎?

腸鏡檢查是很安全的,過程中可能會因向腸腔內充氣,您會感到不適或者腹部痙攣疼痛,但只要做完後排出氣體,這種不適很快就能緩解。當然,檢查也可能出現併發症,較嚴重的如出血或穿孔等,這都很少見。

科普:這才是腸鏡的正確打開方式

做腸鏡時要脫褲子,多害羞啊!

腸鏡檢查都是在一個很私密的房間,病人的隱私是很重要的,檢查時不會有其他病人在場,檢查醫生護士也很少,不會有人圍觀的!


腸鏡如果發現異常怎麼辦?


科普:這才是腸鏡的正確打開方式

如果腸鏡下發現了息肉,醫生可能在檢查過程中就把息肉切除了。如果息肉很大,或者發現腫瘤等其他可疑病變,醫生會做活檢,取部分或全部病變組織送去化驗,病理科大概3-5個工作日後會發出檢查報告,告訴我們病變是什麼,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是癌還是癌前病變。


做腸鏡前要做哪些準備?

腸鏡前一天:

(1)只吃無渣半流質飲食,不吃含纖維的蔬果。

(2)晚上睡前服用緩瀉劑(如比沙可啶腸溶片2片)。

腸鏡當天:

(1)腸鏡前禁食。

(2)8:00開始服用腸道清潔劑(如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服用方法見視頻),建議此時最好不要外出,以免找不到廁所。

(3)如有需要,在服用腸道清潔劑後一小時服用消泡劑(如西甲基硅油乳劑30ml)。如此全部藥品服用完畢。

(4)服藥後一小時左右會開始排洩,待排洩物變黃色或無色清水樣便時,腸道準備基本結束。


檢查後要注意什麼?

  • 患者來醫院檢查建議有家屬陪同前往
  • 檢查前三天停止服用鐵製級(如硫酸亞鐵、多糖鐵等)
  • 長期便秘患者應向醫生提前說明
  • 腸鏡當天沒有進食,餐前降糖藥不需要服用
  • 降壓藥應在服用腸道清潔劑前一小時服用
  • 腸鏡當天如應沒有進食出現頭暈低血糖等現象,可適當服用白糖水補充能量
  • 長期服用抗凝藥務必告知醫生(如阿司匹林、華法林、氫氯吡格雷等)
  • 檢查後1-2天如有劇烈腹痛、腹脹便血等情況立即就醫
  • 腸鏡後8小時內不得駕車、騎車或高空作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