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武術家韓建中先生

忠肝義膽沱南俠 一代天驕韓其昌

解读武术家韩建中先生

韓其昌老先生

韓其昌(1895—1988),河北深縣人,精“翻子”、“彈腿”、“連環套刀”,尤以“梅花樁”拳法見長。青少年時即為人慷慨,因行俠仗義兒聞名鄉里,後被武林人稱“沱南俠”,又因其獨臂墊大車而得“鐵臂沱南俠”美譽。韓其昌老師人稱俠士,但並不僅僅侷限於行俠仗義上,他有著鮮明的立場和觀點,有著強烈的正義感。他有個叔伯兄弟名叫韓復光,抗日時期參加游擊隊,在一次秘密集會時,被叛徒出賣而被捕,日偽軍要將他活埋,韓復光大義凌然,視死如歸。後來被抗日軍民救出。韓其昌對其弟很是敬佩,提起來總是說:“任敵人用什麼刑,一點兒不草雞,是條好漢!”韓復光被救出後,黨組織派他進北平搞地下工作,當時韓其昌在北平武術界已是極有聲望了。韓復光便利用這層關係,在韓其昌的健族武術研究社社址王爺佛堂建立了地下聯絡站,在白色恐怖非常嚴重的情況下,韓其昌置個人安危於度外,慨然應允。當時我黨在天津的負責人李廷元等同志經常出入那裡。

1949年解放軍剛一進北京城,韓其昌先生就被請到中央警衛二師教授武術。韓其昌應承說:“警衛師是保衛黨中央、毛主席和北京城的,警衛戰士不僅要有良好的政治、軍事素質,還得學好擒拿格鬥,這個地方我得去教。”他結合戰士們沒有武術功底基礎的特點,簡化教學過程,將簡單、實用、收效快的武術散手、擒拿技術及刺殺技術整理出一套系統的教材,傳授給肩負警衛任務的戰士們。現在,公安系統訓練使用的一些擒拿技術中,還保留使用著韓其昌先生的教材內容。

1950年10月,舉世聞名的抗美援朝戰爭開始了,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了鴨綠江,舉國上下全力以赴支援前線,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這一切感染了韓先生,他想,我是一個練武之人,怎麼報效國家?參軍上前線,五十多歲了,人家不要,於是就組織北京武術界在中山公園中山堂舉行義演為抗美援朝捐獻飛機。

解读武术家韩建中先生

後來,北京的一些高等院校陸續開設了武術課,北京大學正式聘請韓其昌先生前往任教,他精湛的武功、高尚的武德贏得了師生們的愛戴,更使他在這個全國首屈一指的高等學府為武術的發展墊下了基礎。

韓其昌先生始終關心著中華武術的發展,尤其關心武術的科學化。

五十年代後期,蘇聯派來一批生理學家、運動學家幫助中國的武術家們進行研究。他們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從事運動的人進行各種功能的測定。韓先生當時正為氣功學習班講座,他盡全力協助蘇聯專家的研究,終於首次得出“氣也是一種物質”的結論。

韓其昌先生一生中從不把武術當做謀取世俗利益的手段,而是當做生命的自由表達。他說武術能夠打通人體生命內部的各個通道,能夠為生命爭取儘可能更大的空間,他說:對於人來說,生命是最高的終極的價值,其餘的一切如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和宗教等等都不能代表也不能高於人的生命;生命本身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組合體,包含著多種多樣能力、智力、體力的需要,其中每一種都有獨立的存在和價值,都應該得到實踐,這是生命多樣化的途徑。

在人們的心目中,韓其昌老先生是一個真正的武術家,武術不僅是他的事業和工具,而更是他全部的生活方式,他的豐富閱歷和淵博知識使它成為武術界的一代天驕和活檔案。他自己也常說:我要把我的一身功夫和實踐經驗毫無保留的傳下去,要把自己知道的都傳給後人,我不在世,好些事情就沒人知道了。他還說:對於武術我傾向於認為一個人的悟性是天生的,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它可以被喚醒,但無法從外面被灌輸進去,關於這一點,我兒子建中就比較不錯,我敢說,武術將是他一生追求與忠誠的事業。

而果真如此,韓建中先生從韓其昌老先生那裡繼承了武術之無窮精力,一生不知疲倦地做著武術忠誠的敬業者,並一步步成長為享譽中外的一代武術大家。

文韜武略真英雄 影響中國武術四十年

解读武术家韩建中先生

建中先生

韓建中小學就讀於師大二附小、北大附小,中學進入清華附中。由於父親在北大任教,北大那種愛國、進步的文化積澱從小就滲透在他的心靈中,加之居住在北大校園,耳濡目染了未名湖畔濃厚的學習氛圍和學術氛圍,以及博雅塔下一流武術宗師父親韓其昌的言傳身教,這些都為他開啟了一道武術文化感悟之門。若干年後,他從北師大畢業,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警體系任高級教官(三級警監)教授武術直至退休。從他幼年到任教於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履歷中,可以說家境和學業背景加之他自強奮鬥不息是他成功的重要部分。

解读武术家韩建中先生

讓我們跟隨著他的足跡感受韓建中先生這一程蕩氣迴腸的武術人生:

1983年榮獲全國優秀武術輔導員稱號。

1984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武術輔導員。

1988年成功編導了第二十四屆漢城奧運會“空中彩虹”武術交流節目,並在公安大學的教學過程中多次獲得教學質量獎和教學管理獎。

1990年任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大型團體操“中華武術”刀術表演總教練。1991年代表北京市赴日本進行武術交流表演、獲得一等獎。

1995年七月和一九九七年四月任兩屆河北省深州國際形意拳交流大會四千多人開幕式總策劃、總編導、總教練和副總評議長。

1999年法國巴黎市長特別簽署授予韓建中“體育貢獻獎”。

1999年10月任首屆中國武當國際武術比賽總裁判長。

2005年任中華龍第二屆世界太極拳健康大會開幕式三千多人大型表演總策劃、總編導、總教練。

2006年任第一屆“中國功夫之星全球電視大賽” 評委會總裁判長,並先後到美國、法國、德國等國進行武術交流和訪問。

2007年擔任CCTV-5“武林大會”總裁判長。

2009年在CCTV-5中國武術首屆WMA職業賽事中,擔任現場直播總裁判長。

2011年任“武行天下”中泰國際大賽總裁判長。

2006年被評為“全國體育貢獻十佳風雲人物”。

特別是1998年8月至2004年,中央電視臺《康樂年華》、《早安中國》、《早晨》欄目中由他主講的每天“擒拿一招”播講了長達近五年的時間,受到海內外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與讚譽。在2013年海峽兩岸中國武術系列節目專欄中,他激濁揚清,更是激起了億萬觀眾的共鳴。

為了梅花樁拳的挖掘整理工作,2011年,韓建中先生深入基層走訪了四十多個縣一百多個村鎮,積累了三百多個G的文獻資料。2013年,梅花樁拳走進了中央電視臺CCTV4,同年,韓建中先生獲得“中華武術三十年最具影響力人物”獎,成為對中國武術貢獻最突出最核心公眾人物之一。

而無論是中央電視臺的“說武論技”,還是博客點擊量最高的武行天下的總裁判長,他的一支鐵筆桿子更讓武林內外望塵莫及,多年來,他著有《梅花樁》、《梅花樁續集》、《五式梅花樁》、《五式梅花樁實用技擊術》、《擒敵制勝八十八法》、《神招克敵》、《實用擒拿術》、《擒拿反擒拿》、《奪兇器基本技法》等十幾本著作,並參加公安部擒敵技術教材的編輯工作,還有近百篇文章在全國多家主流刊物上發表。《中華武術》、《武魂》、《武當》、《武林》、《精武》、香港《中國功夫》等雜誌、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山東衛視電視臺等多家主流媒體都對韓建中先生進行過採訪和專題報道,表彰他的業績。他的名字被收錄在《世界名人錄》、《中國傑出人物大典》、《世界優秀人物大典》、《中國專家大詞典》等大典之中。

2000年至今,在國家武術院與《中華武術》雜誌合辦的《名家大講堂》講座中他擔綱專家主講,受到學員和官方的肯首。他說:我想要把中華武術傳授給更多的人,希望能夠傳遞到最基層的老百姓中間去。看到這些熱愛中國武術的人從海內外、從祖國的大江南北,不辭千萬裡來到中國,來到北京,如果不把好東西傳給他們,我心疼啊!

現在,韓建中先生的博客“武行天下”,成為弘揚武術精神和文化,點擊率較高的全球共享網絡資源。

武行天下鑄春秋 成就一代武術大家

對於武術,韓建中先生選擇了執著和嚴肅。他堅持武術打假,他說:不講打的武術哪裡還叫武術!無論哪個拳種,武術的第一本質特徵就是搏擊的技術、技能和技巧,這是武術區別於舞武、舞蹈、雜技和打把式賣藝的根本特徵。但是單純講打,不提武術的思想性、健身性、觀賞性,就又忽視了武術的大系統論。並強調武術人需要大氣,境界就是要站得高看得遠。為此,他寫過一篇雜文--《願武林大會的高手們如巴頓遇到隆美爾》。他說:我知道中國武術會有一段時間很艱難,但還要堅持啊,為什麼?必須要把影視武術引入錯誤的現象矯正過來,這個很不容易,如果媒體真的把花拳繡腿引入主媒,那麼傳統武術是很容易走回頭路的,在關鍵時刻,堅持就很重要,要麼就得咬牙忍住,要超越具體。

韓建中先生在武術界備受推崇,在國內外享有極高的評價。 對於人們敬稱他為武術家,他說:如果一個武術家,沒有真打實做的功夫,沒有用武術深遠的內涵去影響後人又能算什麼武術家呢?什麼叫武術家?因為他能給國人爭光;什麼叫著名武術家?因為他能夠產生巨大的影響;什麼叫偉大的武術家?因為他的功和德及著作能夠影響人類。所以武術家的名號是建立在個人技術水平及功、德的基礎之上。沒有這一點,那麼所謂武術家的身份是非常值得懷疑的。當然,每個自稱為武術家或武術大家的人都不徹底,我也不徹底。

身為武術高級教官,韓建中先生對中華武術的發展、傳播、提高及國家的安定團結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他培養的數千名弟子中有的走上了特殊的工作崗位,成為維護社會治安的中堅力量,正可謂桃李滿天下。

韓建中先生對武術的追求一刻也沒有停止過,為了中國武術的傳承和發展,今年已經78歲的他依然風塵僕僕、不知疲倦地行走于山水之間,他說:“一個民族,沒有科學技術,一打就垮;沒有精神和文化建沒,不打自垮;沒有尚武精神,何有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中國的武術培養了我,我是這個肌體中的一個細胞。雖然渺小,但我終身將為我從事的武術事業竭盡全力,報效生我養我的中華民族。”這就是畢生武學無止境,放踵磨頂,寸心至死如丹的一代武術家韓建中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