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臨床運用蟲類藥治療疑難病經驗

蟲類藥藥性峻烈、起效迅速、療效顯著,備受歷代醫家推崇,是臨床治療各種急慢性疾病的良藥,其最早之應用始於張仲景之大黃蟲丸、鱉甲煎丸。清代葉天士謂:“散之不解,邪非在表;攻之不驅,邪非著裡;補正祛邪,正邪並樹無益;故聖人另闢手眼,以搜剔絡中混處之邪,藉蟲蟻血中搜逐,以攻通邪結。”

蟲類藥性偏辛鹹,辛能通絡、鹹能軟堅,因而具有攻堅破積、活血化瘀、熄風定痙、通陽散結等功效。張琪老師在臨床運用蟲類藥治療各種急危重症和疑難雜症,以療效顯著聞名於杏林。筆者有幸從師侍診,於其博大精深中覓得一鱗半爪,現介紹如下。

1

經過大量臨床實踐,張老師發現顱內出血並不象淺表皮膚或四肢九竅出血那樣與外界相通而易於排出體外。顱內出血基本上是封閉在顱腔之內,與外界隔離不通,難有出路排出。出血即為瘀血,瘀血留內必然為患,或瘀停血阻,破壞臨近組織;或瘀停水蓄,導致腦水腫的發生;或瘀血不去,阻滯新血不得歸經,從而引起再出血。此時單用止血之藥,往往徒勞無功,因此,雖然是急性出血,仍然有必要採取活血化瘀之法,事實證明,效果確切。張老師臨證時一般喜用水蛭、土鱉蟲,其中水蛭“破瘀血而不傷新血,轉入血分而不傷氣分”,為破血消結的良藥,張錫純稱讚其在破血藥列第一,謂其感水中生動之氣,又有利水消腫的功效。藥理證明,其有效成分水蛭素能夠抗凝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激活血中纖溶系統、改善微循環;同時,對於出血引起的腦水腫也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故大多收效滿意。

另外,隨著腦外科手術的改進,臨床求治於中醫的基本上都是平素患有慢性腦梗死,復因各種急性刺激導致腦出血;或素患高血壓、冠心病、重症糖尿病、肝腎功能不全等不適於手術的疑難患者。

案例1

患者,男,62歲,大學教師,1999年3月8日初診。患者患有慢性腦梗死病史7年,本次講課勞累過度導致腦出血,出血部位以內囊-基底節區為主,為殼核出血,大約20 mL。CT示:急、慢性出血並存。求治於中醫。患者神志昏迷,右半身癱瘓,口眼歪斜,牙關緊閉,喉間痰聲響亮,小便自遺,顏色黃赤,大便2日未行,舌質紫,苔黃膩,脈弦滑數而有力。

診斷:中風(中臟腑)

辨證:陽閉(痰瘀交阻,腑實不通,清竅閉塞)

治法:化痰清熱、活血祛瘀、通腑瀉濁、開竅醒神。

處方:水蛭10 g,土鱉蟲10 g,生大黃5 g,姜半夏20 g,膽南星15 g,陳皮20 g,黃連20 g,黃芩15 g,生梔子15 g,石菖蒲20 g,鬱金20 g,生地黃15 g,玄參20 g,麥冬20 g,菊花(後下)15 g,白蒺藜15 g,甘草10 g。水煎,4 h鼻飼1次。

患者服藥3劑,牙關已開,小便已基本自知,再進3劑,神志基本清楚,語言表達基本流利,但右側半身不遂無明顯變化,以大秦艽湯、補陽還五湯、地黃飲子交替加減化裁,繼服藥50餘劑而基本痊癒,隨訪至今,狀態穩定。

2

行氣開鬱、活血通絡——治療陽痿、不育

腎開竅於二陰,肝脈過腹環陰器。對於不育症,薛立齋謂:“按陰莖屬肝之經絡,蓋肝者木也,木得湛露則森立,遇酷暑則萎悴。”張景嶽謂:“凡思慮抑鬱太過者多致陽痿,蓋陰陽總宗筋之會,會與氣街,而陰陽為之長,此宗筋為精血之孔道,而精血實宗筋之化源。”張琪老師發現,隨著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人們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單純腎虛引起的不育、陽痿臨床並不多見;相反,肝氣鬱結、腎氣不足所導致的陽痿、不育症臨床屢見不鮮。在大量臨床實踐基礎上,張老師發現蜈蚣善入肝經,為治療陽痿、不育症的良藥。《醫學衷中參西錄》謂“蜈蚣,走竄之力最速,內而臟腑,外而經絡,凡氣血凝滯之處皆能開之。”張老師認為,蜈蚣能快速改善肝經氣血鬱閉,使肝氣條達疏洩正常、經絡暢通、氣血得行,同時配合補腎養血之品治療陽痿、不育症,臨床收效理想。藥理研究表明,蜈蚣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能改善心臟血流動力學,對心臟缺血再灌注損傷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案例2

患者,35歲,1999年5月7日初診。高中時年幼無知,染上手淫惡習,引起前列腺炎,羞於提起,治療不及時,轉為慢性,時有發作。現已婚4年,一直未育,配偶體檢一切正常,中西醫多方治療無效,求治於張老師。患者自覺尿道澀痛不適,排尿後有少許膿性分泌物流出,小腹、會陰、睪丸精索冷痛墜脹不適,腰膝痠軟,頭暈耳鳴,性慾減退,夢遺早洩,畏寒肢冷,初夏仍穿毛衣,得溫後諸症有所減輕,性情急躁易怒,多疑善慮,舌苔白,脈沉而無力。前列腺液檢查:白細胞30~40/HP,卵磷脂小體(+)。精液常規:精子計數49×109/L,活動度38%,畸形精子41%。

辨證:肝氣鬱滯,腎陽不足,膀胱溼熱

處方:附子15 g,薏苡仁30 g,敗醬草50 g,蒲公英30 g,金銀花25 g,竹葉15 g,瞿麥15 g,熟地黃20 g,山茱萸15 g,山藥15 g,川楝子15 g,蜈蚣2條,橘核15 g,茴香15 g,鹿角霜20 g,胡蘆巴15 g,芡實15 g,金櫻子20 g,丹參15 g,桃仁15 g,赤芍20 g,甘草15 g。水煎,日1劑,早晚溫服。

服藥14劑,尿道症狀減輕,白濁消失,小腹、會陰不適大減,畏寒明顯減輕,夢遺早洩有所好轉,前列腺液檢查,白細胞3~5/HP,卵磷脂小體(+)。患者先後複診7次,服藥60餘劑,前列腺液檢查及精子常規均(-),同年10月其妻妊娠,次年8月,剖腹產得一女嬰,重7斤6兩,正常成長至今。

3

透骨搜風、蠲除頑痺——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

張老師認為,類風溼性關節炎屬於中醫“頑痺”範疇,中醫辨證為病久入絡、痰瘀交結、深入骨骱,病情虛實寒熱錯雜。虛則屬於肝腎虧虛,氣血不足,肝主筋,腎主骨,氣血虛弱,免疫功能低下;實則風寒溼邪外襲,日久化熱,生瘀生痰,風寒溼熱瘀交阻,營衛氣血受阻不通,故疼痛難忍,一般草木驅風除溼之品均難奏效,必須用蟲類藥透骨搜風,方有效驗,其功專而力捷,遠非一般草木之品可比。實踐證明,蟲類藥擅長搜剔絡中風寒溼邪,驅寒蠲痺,對於痰瘀痺阻,凝滯不除,遷延日久,深入骨骱的重症類風溼,堅持治療,每獲良效。其中,全蠍走竄之力迅速,搜風開瘀通絡,為治療頑痺要藥;地龍性味偏寒,有通經活絡、清熱利水之功,對於風溼熱痺或下肢痺痛者尤為適宜;穿山甲珠善於走竄,專能行散,通經絡而達病所,善治痺證強直疼痛;烏梢蛇善行而驅風,為治療諸風頑痺要藥;蜈蚣用於風溼痺痛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土鱉蟲破血逐瘀、接骨續筋、療傷止痛,用於治療類風溼之痺痛屢獲良效。張老師以上述六蟲為主,自擬“六蟲湯”,

六蟲相伍,共奏驅寒蠲痺、搜風除溼、通絡止痛的功效,配合川烏、草烏、附子驅風溼、除沉痾痼冷,治療類風溼屢用屢驗。

案例3

患者,女,27歲,1998年12月28日初診。12年前去外地讀書,住宿條件差,感受寒溼而起病,手足關節腫痛變形5年餘,中西醫多方治療無效,每值陰雨天則疼痛難忍,遇冷加劇,得溫稍減,月經量少,有大量紫黑色血塊,舌淡紫,苔白稍厚,脈沉而無力。

處方:制川烏、烏梢蛇、穿山甲、地龍、桂枝、獨活、秦艽、甘草各15 g,全蠍、土鱉蟲各10 g,蜈蚣2條,雞血藤、青風藤、黃芪各30 g,當歸、白芍各20 g。患者服藥90餘劑,關節疼痛基本消失,去蟲類搜剔之品,加養血補肝腎之杜仲、續斷、桑寄生、仙茅、巴戟之類,再服14利,除手足關節變形外,一切如常人。

4

軟堅散結、消積化癥——治療肝炎後肝硬化

經過大量臨床實踐,張老師總結肝硬化的病機,概括為正虛邪實,正虛即肝虛、脾虛、腎虛;邪實即氣滯、瘀血、痰濁、蓄水、溼熱毒邪內蘊,正虛與邪實相互交織

,錯綜複雜,變證百出,遠非常規一方一藥所能奏效,尤其隨著西醫治療的廣泛普及,求治於中醫的大多為西醫多方治療無效的頑固患者。因此,張老師治療本病多用大法複方,消補兼施。對於肝炎後肝硬化,表現以脾大為主,腹脹滿,脅肋脹痛,食少納呆,張老師通常以柔肝軟堅與清熱解毒合用,以自擬之軟肝化癥煎治療肝炎後肝硬化屢用屢驗。

藥用:柴胡20 g,白芍20 g,黃芪30 g,青皮15 g,虎杖20 g,鬱金10 g,茯苓20 g,人參15 g,山茱萸15 g,枸杞子15 g,炙鱉甲30 g,蒲公英30 g,五味子15 g,白朮15 g,茵陳30 g,黃連10 g。

本方以炙鱉甲軟堅散結為核心,取法《金匱要略》鱉甲煎丸之意,原方用於治療久瘧、瘧母。瘧母為久瘧積於脅下結成痞塊,張老師認為實則為脾腫大,鱉甲既有軟堅散結之功,又有滋陰清熱之力,脾大型肝硬化大多出現五心煩熱、舌紅、脈細數等陰虛證候,故以鱉甲為首選;輔以青皮、鬱金、虎杖、柴胡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參、芪益氣;白朮健脾;白芍養陰;山茱萸、枸杞子補腎。全方配伍,消補兼施,以期達到“補而勿壅,消而勿傷”的效果。

案例4

患者,男,62歲,1999年9月24日初診。患者脾大平臍,面色黧黑,體質羸瘦,肝掌,蜘蛛痣,手足心熱,齒齦出血,鼻衄,腹脹納少,無腹水,大便1日1行,小便色黃,舌紅,苔白厚,脈沉弦數。血常規:白細胞1.4×109/L,紅細胞2.43×1012/L,血紅蛋白71 g/L,血小板45×109/L,白蛋白25.7 g/L,谷丙轉氨酶125.3 IU/L,穀草轉氨酶82.2 IU/L。

辨證:肝膽血瘀,無力運化,溼邪困脾,鬱而化熱,水溼與邪熱交互為患

處方:柴胡15 g,白芍25 g,黃芪30 g,紅參15 g,虎杖20 g,鬱金10 g,茯苓20 g,山茱萸15 g,枸杞子15 g,女貞子15 g,炙鱉甲30 g,牡丹皮15 g,焦梔子15 g,白朮20 g,茵陳30 g,黃連l0 g。

以此方為主加減化裁,服藥90餘劑,B超顯示脾臟已縮至正常,脾厚3.6 cm。血常規:白細胞4.1×109/L,紅細胞3.5×109/L,血紅蛋白101 g/L,血小板126×109/L,白蛋白30.4 g/L,轉氨酶(-)。患者可以上老年大學,正常學習健身,無明顯不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