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徐水县刘伶醉酒厂,1997年7月,刘伶醉酒厂在车间改建时,发现古井遗迹,后经省市县文物部门调查发掘,确定了遗址的范围和年代。始建于金元,包括16个古发酵池、一口水井及部分挖掘出土的酒用陶器。1998年,文物部门对该烧锅遗址进行了发掘,有16座发酵池。2000年8月、2005年4月,发现了房基、水沟、窖穴、灶等遗迹。

地表遗迹由16个发酵池和一口青砖古井组成。发酵池共分两排,每排8个,呈长方形,青砖垒砌,池东西长3.45米,南北宽1.6-1.7米,池深2米,采用单砖平砌,个别部位修补过。两排发酵池间部位原为凉糟场,后改建时又修建了一排发酵池。距发酵池北侧7米处有一青砖古井,直径1.2米,单砖垒砌,砖长30.5厘米,宽15.5厘米,厚5厘米,车间改建时将1.6米以上部分毁掉,现已修复。

2005年4月,在配合徐水县城内南大街、刘伶醉酒厂改扩建工程的考古发掘中,又发现了房基、水沟、窖穴、灶等遗迹,进一步丰富了遗址的文化内涵。根据地层关系和出土的遗物分析,该遗址的年代不晚于金元时期。

刘伶醉烧锅遗址是中国蒸馏酒的一个发源地之一。 刘伶醉古烧锅遗址中的16个古发酵池,800多年来一直在沿用。专家介绍,这16个古窖池四壁皆为泥质,由于没有间断使用,微生物菌群极为丰富,所产的白酒酒体浓厚,绵甜醇和,余香悠长。这种古窖池产酒的优质率可以达到90,远远高于普通窖池的30。

刘伶醉有悠久的白酒生产历史,早在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北上访友张华来到徐水,便对此地美酒倍加钟爱,留下“酒醉三年方醒”的传说。刘伶醉烧锅遗址是我国目前考古发掘已知的使用时间最久,且从未间断使用的烧锅遗址。1998年,文物部门对该烧锅遗址进行了发掘。经考古专家鉴定,现厂区内“润泉涌烧锅遗址”的年代为金元时代,距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其中有16座发酵池自金元时期一直使用至今,为我国已知历史最久的古发酵池。该遗址于2001年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4月5日,国家文物局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确定刘伶醉古烧锅遗址同贵州茅台酒传统生产工艺技艺、四川水井街酒坊遗址等五家为“首批中国食品文化遗产”。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欲知刘伶醉,必先知刘伶。刘伶是魏晋时期、三国时代曹操手下大将刘进之子,字伯伦,安徽宿县人士,晋朝的“竹林七贤”之一。由于他不满晋朝统治者的专权横暴,千里迢迢来到河北省徐水访友张华。张华以当地佳酿款待,刘伶饮后倍加赞赏。据《徐水县碑志》载,刘伶常“借杯中之醇醪,浇胸中之块垒”,并乘兴著诗。诗中道:“捧瓮承槽,衔怀漱醪”,“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太行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刘伶死后葬于徐水,其墓至今尚存,为河北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后人还为他建立了《酒德亭》。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有一次,他的酒病又发作得很厉害,要求妻子拿酒,他的妻子哭著把剩馀的酒洒在地上,又摔破了酒瓶子,涕泗纵横地劝他说:“你酒喝得太多了,这不是养生之道,请你一定要戒了吧!”刘伶回答说:“好呀!可是靠我自己的力量是没法戒酒的,必须在神明前发誓,才能戒得掉。就烦你准备酒肉祭神吧。”他的妻子信以为真,听从了他的吩咐。于是刘伶把酒肉供在神桌前,跪下来祝告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说完,取过酒肉,结果又喝得大醉了。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关于喝酒,竹林七贤裏的每一个人都喜欢喝酒,但刘伶却独以酒而闻名,可见他的酒量之多。他的喝酒,或许同阮籍一样,是因为受逼于黑暗的政治,污浊的社会,但他确能沉醉在酒乡的混沌世界中,不像阮籍、嵇康是充满著愤懑之心的,阮籍甚至还在酒后吐了血。他喝酒的方式也是极其豪迈的。伴随著狂饮而来的,自然是行为上的放荡。后来,不仅“张华造酒刘伶醉”成为历史佳话,而且“张华酒”也应运而生。尤其梨园界编演“刘伶醉酒”一剧后,更提高了“刘伶醉”的知名度。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据传,刘伶是个醉鬼,他的思想接近庄子。刘伶经常沈湎于酒中,无视礼仪,任性胡为。从嵇康、阮籍那裏学到一些皮毛,放荡荒唐、玩世不恭者有之,学识胆量皆无,终日醉醺醺。他好赤裸身体,时常在家裏脱光了衣服饮酒。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褌衣,诸君何为入我褌中? 客人进屋找他,假如有人来讥讽他,刘伶大言不惭,他就傲然地说道:“天地是我的房屋,室内是我的衣裤,你们为什麼要钻进我的裤裆裏来?”此外他更将这种境地,表现在他那篇著名的文章――《酒德颂》中: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酒是务,焉知其馀。

有贵介公子,搢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甖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电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攘焉如江汉之载浮萍,二豪待侧焉,如踝赢之与螟蛉。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刘伶(约221年-300年),魏晋时期沛国(今安徽淮北市濉溪县)人,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曾为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的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传统“礼法”表示蔑视。史书记载于《晋书 列传十九—— 刘伶传》中。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晋书列传十九——刘伶传》载其‘身长六尺,容貌甚陋。放情肆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澹默少言,不妄交游,与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携手入林。初不以家产有无介意。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其遗形骸如此。尝渴甚,求酒于其妻。妻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善!吾不能自禁,惟当祝鬼神自誓耳。便可具酒肉。”妻从之。伶跪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仍引酒御肉,隗然复醉。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奋拳而往。伶徐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

世说新语 任诞第二十三》《刘伶醉酒》曰: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示。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刘伶曾写下《酒德颂》一首,大意是:自己行无踪,居无室,幕天席地,纵意所如,不管是停下来还是行走,随时都提着酒杯饮酒,惟酒是务,焉知其余。其它人怎么说,自己一点都不在意。别人越要评说,自己反而更加要饮酒,喝醇了就睡,酲过来也是恍恍惚惚的,于无声处,就是一个惊雷打下来,也听不见,面对泰山视而不见,不知天气冷热,也不知世间利欲感情。刘伶的这首诗,充分反映了晋代时期文人的心态,即由于社会动荡不安,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统治者对一些文人的政治迫害,使文人不得不借酒浇愁,或以酒避祸,以酒后狂言发泄对时政的不满。

刘伶身高仅一公尺四十,不仅人矮小,而且容貌极其丑陋。但是他的性情豪迈,胸襟开阔,不拘小节。平常不滥与人交往,沉默寡言,对人情世事一点都不关心,只有和阮籍、嵇康很投机,遇上了便有说有笑,因此也加入了七贤的行列。

在官职方面,后来被王戎举为建威参军。据说在泰始年间,他初上意见书,主张“无为而化”之说,却被斥为无益之策。当时同辈们都得到高第官位,只有他被罢了官。罢了官以后的刘伶,更是日日醉乡路稳宜频到,终於嗜酒寿终。反而在那文人动辄被杀的乱世得以苟全性命而寿终,也可谓不幸中之大幸了。

他经常乘鹿车,手裏抱著一壶酒,命仆人提著锄头跟在车子的后面跑,并说道:如果我醉死了,便就地把我埋葬了。他嗜酒如命,放浪形骸由此可见。

有一次,他喝醉了酒跟镇上的人吵架,对方生气地卷起袖子,挥拳就要打他,刘伶却很镇定从容地说:我这像鸡肋般细瘦的身体,不足以使您的拳头舒服啊。对方听了,笑了起来,终於把拳头放了下来。

还有一次,他的酒病又发作得很厉害,要求妻子拿酒,他的妻子哭著把剩馀的酒洒在地上,又摔破了酒瓶子,涕泗纵横地劝他说:你酒喝得太多了,这不是养生之道,请你一定要戒了吧!刘伶回答说:好呀!可是靠我自己的力量是没法戒酒的,必须在神明前发誓,才能戒得掉。就烦你准备酒肉祭神吧。他的妻子信以为真,听从了他的吩咐。於是刘伶把酒肉供在神桌前,跪下来祝告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说完,取过酒肉,结果又喝得大醉了。

泰始二年(266年),朝廷派特使请刘伶再次入朝为官。而刘伶不愿做官,听说朝廷特使已到村口,赶紧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然后脱光衣衫,朝村口裸奔而去。朝廷特使看到刘伶后深觉其乃一酒疯子。最后老死家中。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河北省徐水县刘伶醉烧锅遗址(金至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