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都玩過的《暴力摩托》,背後其實有很多故事

在黑網吧遍地的時代,網吧中的單機遊戲還是數以百計的存在,但是真正能稱得上樹立於各種時代、各種網吧、人盡皆知的遊戲,有一個叫《暴力摩托》的遊戲基本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大部分最先接觸這個遊戲的玩家都是學校的機房中,後來年齡大點之後就開始往網吧中跑,將玩暴力摩托的習慣又帶到了網吧中。

小時候都玩過的《暴力摩托》,背後其實有很多故事

就算最早接觸這個遊戲的玩家也就是在2000年左右,這個遊戲首次出現在電腦端的時間是在1996年,當時這個遊戲還是以硬盤為主,後來硬件條件不錯了,才讓玩家玩到了有劇情的完整版,在遊戲中看到了真人上演的劇情,這個遊戲中有很多地方都有電影《瘋狂的麥克斯》的影子。這遊戲是有一整個系列的,背後的開發商是大名鼎鼎的EA,從96年第一款遊戲登錄街機到2003年最後一個作品,其中有9個完整的作品,而只有一個作品登上了pc端,就是那個玩家特別熟悉的版本,它移植的原型是來自於91年世嘉MD上的初代版。

小時候都玩過的《暴力摩托》,背後其實有很多故事

當時pc端的技術非常落伍,沒發和主機上的畫質比,主流的遊戲還都是以畫面粗糙的RPG為主,讓人玩了沒法產生“爽”的感覺。與《暴力摩托》一同上線的還有著名的《極品飛車》,都是EA的看家大作。《暴力摩托》的遊戲方向與《極品飛車》截然相反,想想平時在網吧的時候什麼時間才去玩《暴力摩托》,都是在等正經遊戲開始的那段垃圾時間,《暴力摩托》主打的就是休閒,所以競速都是次要的,能把敵人踹飛才是主要的。還有的玩家相對來說比較“M”,就喜歡看自己被撞飛十幾米在回來找車的樣子,還有一種“跑酷”玩法,就是活生生的放棄摩托跑到終點。

小時候都玩過的《暴力摩托》,背後其實有很多故事

“玩的爽”是《暴力摩托》的直接定位,也是因為當時世嘉的定位就是這樣,當時EA出這個作品的時候也參考了95年世嘉推出的街機“摩托”遊戲,當時正是世嘉與任天堂交手水深火熱的時候,任天堂主打的風格是“賣萌乖巧”讓孩子們玩的開心家長放心,世嘉的風格正好和他相反,叛逆的摩托飆車族就是很好的證明

小時候都玩過的《暴力摩托》,背後其實有很多故事

其實《暴力摩托》這個遊戲還是很有深度的,遊戲中那些臉型誇張每個都個性十足的人物,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擅長的領域,其中有一個叫“莊臣”的角色,看起來長相憨厚,其實他才是下狠手的那個,遊戲中默認的道具是一根鐵棒。他還有一個兄弟叫做“傑斐遜”,是一個不用武器只用拳頭錘人的角色,兩三拳就能錘翻一個,他們也不全是好惹事的主,女角色“賽琳娜”的車技就很棒,每次都是領跑在最前面的那個,但是纖瘦的她也是最容易被打翻車的那個。

小時候都玩過的《暴力摩托》,背後其實有很多故事

在賽場上每個人都是出手很重的,到了場外大家還是開開心心,這都能在遊戲中人物的對話中體現出來,不過這個對話系統根據不同“漢化”的版本有所改變,畢竟這個遊戲就是山寨過來的,很多情況下游戲中的翻譯都是程序員自己瞎編的。《暴力摩托》系列在03年就已經結束了,有一款《暴力摩托2006》就是借鑑了《暴力摩托》系列的名聲,它的原名其實叫“暴力機車”,這款遊戲後來隨著年份的發展也變成了《暴力摩托2010、2011、2012》直到現在還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