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縣令夜遇狐狸引路,狐狸卻對他反覆叩謝竟是另有隱情

袁簡齋斷案

清乾隆年間,天已近傍晚,在通往上元縣城的官道上,兩輛馬車拉著幾個箱子在緩緩的前行,馬車邊上跟著三個人,看裝扮是一主二僕,上元縣地處偏遠,雖然是官道,但也是有點坑窪難行,這時其中的一個僕從模樣的人略帶抱怨的語氣道:

“大人,我看您這個官做的真是有些窩囊呢,連著做了好幾任的縣令不說,每次還都把您分到這種又偏又窮的縣城。”

主人模樣的人並沒有因為他的直白給發怒,反倒是輕輕的笑了

“什麼樣的命享什麼樣的福,我只願做到上無愧於天下無愧於地,中間無愧於自己的良心,再說我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委屈。”說完有些意味深長的看了眼在後面馬車上的木箱子。

那裡面裝的不是銀子,而是這些年下來每到離任之時,舉縣百姓合力送的萬民傘。

僕人聽了無奈的笑笑,好像已經習慣了他的說法,幾年的小縣令做下來,他得到的就是老百姓的好口碑。

這個人就是袁簡齋,新上任的上元縣令。

清廉縣令夜遇狐狸引路,狐狸卻對他反覆叩謝竟是另有隱情

故事配圖,圖文無關

都說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可這袁縣令當了好些年的縣令,卻一直是保持著清正廉潔。

眼看著天色慢慢的黑了下來,三人也加快了腳步,可隨著天越來越暗,路也變得越來越難行,在加上兩邊大山的遮擋,讓道路更顯昏暗,三個人越走感覺越壓抑,感覺這條路無論如何也走不到頭似的,兩邊濃密的樹林中不時傳來一聲聲詭異的鳥叫,

“這不會是遇到鬼打牆了吧。”一個僕從顫顫的說道。

“我們得快些走出去,如果真的困在這山路一晚上,真是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兒了。”另一個僕從接道。

話雖然這麼說,可無論三個人怎麼樣的加快腳步,就是無法走到盡頭,更好像是在原地打轉,正在三人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時候,袁縣令卻看到前面不遠處有微弱的光在閃,似是在看著他,於是他帶著二個人拉著馬車往那光走去,奇怪的是他們走,那光也走,卻總是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更像是在為他們領路,果然沒多久,他們就已經走出了那段山路,眼前已近城門口,而那光也消失了,袁縣令知道這是有東西在暗中幫助了他,於是四下找尋,終於是身後那條黑黑的路上,看到一個狐狸似的動物的身影,而轉瞬間那身影卻化成了一個女子的樣子,袁縣令正自驚訝,卻見那女子對著他這邊俯首拜了拜,然後轉眼就消失不見了,那一剎那,袁縣令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覺。

轉眼,袁縣令在上元縣已經上任近五個月了,他一直秉承著自己的廉政作風,倒也讓小縣城一片祥和,這一天,他正在後堂處理公文,有人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道:

“袁大人,您快去看看吧,城南陳家都快出了人命了。”

清廉縣令夜遇狐狸引路,狐狸卻對他反覆叩謝竟是另有隱情

故事配圖,圖文無關

這城南陳家是上元縣城裡的富戶,就在今天,陳家大少奶奶給陳家生下了一個男孩兒,本來添丁是一件可喜之事兒,可陳家卻因為這個孩子已經是鬧得雞犬不寧了,因為到這孩子出生,大少奶奶懷胎才不足五個月,可生下來的孩子卻有足月大,陳家一致認為是大少奶奶不檢點,懷了外人的孩子,卻企圖在陳家矇混過關。家裡出了這種事情,當然是不能在容忍這個大少奶奶,所以要求大少爺休妻,以正家風,而當袁縣令趕到的時候,家裡已經亂得不成,一邊是陳家的討伐,一邊是大少奶奶的哭求,最後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就要以死明志。袁縣令怕真的出了人命,忙的上前阻止,可待他看清了大少奶奶的樣貌時,有點呆住了,這不正是自己上任那天為自己引路的那隻狐狸幻化的那個女子嗎。一時間好像也明白了那天女子叩拜自己的原因。看著她滿眼滿心的真誠,知道這並不是壞事。於是對陳家家主道:“早產主貴,晚生主壽,孩子早產自是他的機緣,況且大少奶奶自嫁入陳家便是謹遵婦道,如若不棄,我願意認這個孩子為義子,也算是沾沾他的貴氣。”

袁縣令雖然上任時間不算長,但他的作為已經為這個小縣城裡的人所信服,聽他這麼說,陳家一家人也漸漸放下了心中的執念,況且孩子一出生就能認下這樣一個好口碑的義父,對陳家來說也是一件光耀門楣的事情了。就這樣袁縣令用行動挽救了這個差點破碎的家。

這件事情之後,整個縣城的人更加愛戴袁縣令,直到他卸任後,舉縣百姓都來送行。等眾人散去,他遠遠的看到一隻小白狐,對著他又是三拜叩謝。

後來袁簡齋辭官回鄉,廣收弟子,著書立說,終成一代詩人,散文家,文筆與大學士直隸紀昀齊名,時稱“南袁北紀”。主要傳世的著作有《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及《補遺》,《隨園食單》、《子不語》、《續子不語》等。

嘉慶二年(1797),袁枚去世,享年82歲,去世後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稱“隨園先生”。

作者有話說:袁簡齋斷案的故事在一些野史中是有的,這裡小編加入了自己的腦洞,讓它看起來更有故事性,希望大家能喜歡,切勿對號較真兒哦。

下面附上清朝袁簡齋的生評介紹,此介紹來緣於網絡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嘉慶二年(1797),袁枚去世,享年82歲,去世後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稱“隨園先生”。

清廉縣令夜遇狐狸引路,狐狸卻對他反覆叩謝竟是另有隱情

故事配圖,圖文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