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房價8000,但剛需依然需要買房


縣城房價8000,但剛需依然需要買房


前一段時間有數據統計全國房價近9000元的大概有200多個,當然這個數據還有待核實,畢竟到底是縣城還是縣級市等等還是有區別的,而且有些百強縣城,旅遊縣城等房價較高也是情有可原的,比如目前的崇禮或許就是最好的代表,而且從全國縣城的數量來看,這樣的佔比也沒有多少,但是如果計算下縣城的收入或許就會發現,縣城的房價已經過高,而且七八千的價格不在少數,如果算上裝修等費用,也需要再加上幾十萬,而且最無奈的就是,縣城的剛需即使是房價再高也要買房。

最近轉了一下縣城,發現縣城的價格已經快要接近8000元大關,而且如果是精裝修這個價格還要上漲,並且這些房子並不是主城區,乃是所謂的新區,配套設施不完善,距離城市中心遠,這樣的價格真的很難讓人接受,再看看收入呢?普通的教職工也就兩三千的收入,雖然支出少,但是想要買一套房子也需要十幾年的積蓄。

雖然說樓市降溫了,但是縣級城市尤其是剛需旺盛的區域價格並沒有下降,這些地區隨著房價上漲的趨勢以及炒房者的進入開始上漲,雖然調控最終讓市場冷靜下來,但是不受調控的縣城房價依然停在高位,只不過是炒房者退出罷了。加之大型房企的進入,最不陌生的應該就是碧桂園,這些本地房企也開始漲價,只要是有利的市場消息就是漲價的原因。但是對於購房者來講,即使是價格再高也要買房,因為最簡單農村結婚生子都需要縣城的一套房子,這是彩禮最基礎的一項,而且小孩上學也需要買房落戶,這才是真正的剛需。雖然有些人並不看好縣級市場,但是有了這些剛需拖底,即使是價格再高也會有人買單。

而從另一個方面成本角度來講,這些縣級城市的土地價格又能有多少呢?或許只有幾百元罷了,所以說縣城的房企依然有很高的利潤,即使是賣不出去太多的房子,賣出去幾套也夠房企生存了,而且未來還有大量的進城務工人員,城鎮化也在推進,不買房就沒有地方居住的情況下,縣級城市看似冰凍實則火熱。價格高挺,銷量減少,但是剛需不減,這樣的市場或許才是縣城的基調,看似售樓處無人買房,但是開張吃三年的情況比比皆是,而對於購房者來講,不買房在縣級城市真的很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