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發電項目中蘊含的六大風險分析

生物質能源是世界公認的繼煤、石油、天然氣後第四大能源庫,發展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成為全球共識,生物質能正成為國際上替代化石能源的主要選項之一。目前我國生物質能利用以發電為主,生物質能電力項目發展也存在以下風險。

一 電力價格風險

當前,隨著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深入推進,新能源仍然是未來我國電力發展的重要方向,國家會保持新能源產業較合理利潤空間,近幾年國家多次調整了風電和光伏電價,主要因其技術提升以及規劃化後投資成本大幅下降,但生物質電價長期保持在0.75元,主要原因:一是生物質發電技術水平上並沒有大的突破,目前成本還比較高;二是生物質發電規模還比較小;三是生物質發電本身在促進農村經濟、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未來在生物質發電電價會否調整將會影響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

二 資源價格風險

由於生物質具有分散性的特點,在一定區域範圍內總量有限,基於資源成本和綜合效益等因素,不可能大規模、遠距離調運資源。因此,在一個區域內,隨著更多生物質電廠投入運行,農林生物質資源可能變得緊俏,電廠之間存在資源競爭的風險,導致農林生物質資源價格及收購成本大幅增加,因此需要根據資源可利用量,合理控制電廠建設規模和數量,確保資源的供需平衡和價格穩定。相反,如果資源利用不充分,會導致大量資源富餘,使得資源價格過低,不利於保障農民利益並且會導致資源大量浪費。

生物質發電項目中蘊含的六大風險分析

三 產業政策風險

01 農業結構調整風險

農業結構調整主要包括種植結構改變或是品種大範圍更新,可能導致農作物秸稈資源的減少,特別是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條件下,玉米等秸稈資源量大的品種種植面積可能減少,從而影響到生物質電廠可利用規模。

02 產業結構調整風險

對農林生物質影響較大的產業主要包括板材壓制、造紙、食用菌生產等,將會消耗大量的農林生物質資源。

四 氣象條件風險

氣象條件對農林生物質資源影響主要在農作物生長期間和收穫期間。生物質項目落地後,周邊資源條件將會直接影響到項目收益。

01 農作物生長期間,主要是氣象災害影響到農作物生長,導致農作物減產或絕收,使得秸稈資源量大幅減少。

02 農作物收穫期間,在作物收穫期間,影響秸稈收集的主要是降雨、光照和風力等,影響到秸稈資源的收集。

五 競爭者風險

一定區域內,農林生物質資源規模是有限的,農林生物質資源用途廣泛、供應分散,因此,在農林生物質供應過程中可能存在風險。一是其他農林生物質利用途徑的導致資源競爭,未來可能有新的資源利用項目投入,或新的技術突破改變生物質資源利用途徑,與用於生物質發電的資源產生競爭。二是農林生物質資源具有季節性、分佈廣的特點,我國農業大多屬於小規模種植,秸稈收集過程時間短,收集涉及農戶多,容易產生糾紛,存在資源收集風險。三是項目周邊新的生物質利用項目可能導致資源的惡性競爭。

六 項目管理風險

農林生物質從收集-運輸-加工-存放到進入爐膛,過程複雜,各環節均存在各種風險。農林生物質資源屬於易燃、易腐物,在資源的儲運環節需要注重防火、防雨等措施。在防火方面需要避免外來火種引燃,也要注意秸稈堆放過多引起的自燃;在防腐方面主要是減少雨淋,以及堆放腐爛。此外,農林生物質資源密度較小,在運輸過程中易產生超高、超寬等問題,給交通安全帶來一定的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