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把家長的認知分為五層,培養出的孩子也大相徑庭!

人民日報把家長的認知分為五層,培養出的孩子也大相徑庭!

獵豹創始人傅盛曾經說過:認知,幾乎是人和人之間唯一的本質差別。同樣,家長對於教育的認知和採取的行動也決定了孩子的成長路徑和未來能走多遠。

《人民日報》曾經把家長對教育的認知分為五個層次,就像金字塔,越往上,人越少。各位爹媽不妨對號入座一下,看自己在哪一層。

第一層:捨得為孩子花錢

養孩子當然要花錢,但不能只花錢。

人民日報把家長的認知分為五層,培養出的孩子也大相徑庭!

可許多父母認為,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砸錢,為了孩子嘛,那必須捨得。

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上最好的學校,報各種興趣班,甚至跟著孩子學校的變化,舉家搬遷,住進學區房。

《中國青年報》曾經做過調查,51.5%的受訪家長坦言,自己會因為沒有給孩子買名牌而感覺虧欠孩子,50.7%的受訪家長表示經常不顧經濟實力為孩子花錢。

孩子是要富養,但這種富養不是物質,更多的是精神。物質上被過度滿足的孩子,很難懂得珍惜和感恩,也容易缺乏志向,失去奮鬥的動力。

第二層:捨得為孩子花時間

這一層的父母,已經懂得「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他們會定時接送孩子上下學,帶著孩子往返於各大培訓機構,假期會帶孩子去旅遊。

人民日報把家長的認知分為五層,培養出的孩子也大相徑庭!

最重要的是,他們願意陪著孩子寫作業,忍受各種不適,可以說,很不容易了。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認識到,要給孩子足夠的陪伴,不能缺席孩子的成長。可以說,能捨得為孩子花時間,已經找到做父母的感覺了。

但要注意的是,僅僅是陪著,不等於陪伴,要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比如和孩子一起遊戲、閱讀,哪怕只是閒談,都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活生生的親情。

演員夏雨說,女兒出生後兩年半的時間裡,他推掉了所有的工作,天天在家陪女兒。

也因此,他見證了女兒所有的第一次:第一次會爬、第一次會走、第一次開口叫爸爸……

在他看來,親子關係就是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過程,付出多少,就會收穫多少。

這個世界上,沒有非喝不可的酒,只有瞬間長大的娃。

第三層:開始思考教育目標

這一層的父母,可以說,已經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他們開始思考,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孩子會有怎樣的未來。多半他們這樣想了,也會引導孩子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人民日報把家長的認知分為五層,培養出的孩子也大相徑庭!

可大多數的父母,在確立孩子教育目標的時候,僅僅侷限於考一個什麼樣的大學,彷彿只要考上大學,就萬事大吉了。

再用心一點的父母,會繼續操心孩子大學之後的事,比如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在什麼樣的城市生活,對他們來說,這是對孩子負責的表現。

可事實上,在規劃孩子的目標問題上,父母從來不是萬能的。

哲學家薩特說,你可以期待太陽從東方升起, 而風卻隨心所欲地從四面八方吹來。

作家劉繼榮寫過自己女兒的故事。她和先生都希望女兒能成為英雄,可女兒卻說,當英雄路過的時候,要有人在路邊鼓掌,而她,便要成為那個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周國平說:父母無權決定孩子的未來,因為他的未來,一半掌握在上帝手裡,即他的外在遭遇;另一半掌握在他自己手裡,即他應對外在遭遇的心態和能力。

所以,在這一點上,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目標,但不能干涉孩子的選擇,因為誰都決定不了孩子的未來,即使我們是父母。

第四層:懂得改變和提升自己

如果能走到這一層,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是足夠好的父母了。

畢竟,人都想改變別人,卻很難改變自己。

人民日報把家長的認知分為五層,培養出的孩子也大相徑庭!

這一層次的父母,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懂得先審視自己,而不是對孩子過度干預和矯正。

他們明白,表面上是孩子有問題,其實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

讀書會群裡的一位媽媽,就經歷了這樣的改變。

曾經,兩個孩子讓她的生活雞飛狗跳,丈夫也經常跟她冷戰。

可她沒有放棄,通過讀書,她學到了很多,慢慢意識到自己身上的問題,並不斷改變。

現在的她,家庭和睦,兒女優秀,自己也經常被學校邀請進行分享,還有許多家長向她取經。

托爾斯泰說,教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親愛的父母們,想讓孩子做什麼,自己先去做吧。等你做好了,孩子自然就好了。

第五層: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這一層的家長,位於金字塔的頂端,可謂登峰造極,當然,能達到這一境界的,也是鳳毛麟角。

這樣的家長,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自由表達意見、釋放情緒,更重要的是,他們允許孩子自己做選擇,不打壓、不控制。

人民日報把家長的認知分為五層,培養出的孩子也大相徑庭!

新東方校長徐小平說,人生就是一系列永不停息的探索和尋找,要讓孩子在不斷探索中尋找自己的天性,並尊重和呵護這種天性,最終讓孩子成為最好的他自己。

我們要做的,是放下成人天然的優越感,不刻意塑造和管教,而是放手、引導和示範,讓孩子自由發展內在的「精神胚胎」,自由選擇未來的路。

哪怕這條路曲折坎坷,荊棘叢生,也要讓他自己走,等他走過之後,會赫然發現,下一個路口,鮮花滿地,芳香四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