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這個做法得到國務院表揚!7914畝採礦用地歸還農民復墾

針對全國許多礦區出現的礦地之爭問題,近年來,中國鋁業廣西分公司和平果縣積極探索破解之道,創新採礦臨時用地制度,即採用臨時用地方式徵用農民土地,邊開採邊復墾,最終還地於民,實現政府、企業、農民的“三贏”。該做法被列為全國首批13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四個創新”示範點之一,近日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

平果這個做法得到國務院表揚!7914畝採礦用地歸還農民復墾

平果縣7914畝採礦用地歸還農民復墾

平果縣大部分鋁土礦區是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嚴重,土地資源稀缺。按照以往的“徵收”方式解決礦山採礦用地問題,必將導致大批農民失去土地,而企業採礦之後,大量土地被丟荒,造成資源極大浪費。

2005年11月以來,該縣在馬頭鎮那塘、雅龍等村試行採礦臨時用地政策,開展土地登記、補償標準協商等工作。制定了平果縣《採礦用地方式改革試點還地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嚴把用地報批、用地補償、供地、土地復墾、還地、佔補平衡“六關”。同時,將集約用地與扶貧攻堅緊密結合,優先考慮由礦區群眾承擔土地復墾所需人工細平和防排水工程等施工任務,吸收貧困戶從事殘礦回收、工程復墾、修路、採石等工作,礦區復墾后土地交由貧困戶種植,確保礦區貧困戶持續增產增收。

平果這個做法得到國務院表揚!7914畝採礦用地歸還農民復墾

圖為平果鋁土礦剝離土堆。

平果這個做法得到國務院表揚!7914畝採礦用地歸還農民復墾

剝離土回填。

針對礦區復墾技術難題,中鋁廣西分公司積極推進科技創新,解決了堆積型鋁土礦的工程復墾和生物復墾技術難題。建設露天礦山高效復墾技術示範區項目,建成木薯、甘蔗、蔬菜、經濟農作物和邊坡植被示範區,總面積達57公頃。採礦企業堅持把復墾放在與採礦生產同等重要的地位,建成了礦山“剝離—採礦—復墾一體化”聯合工藝系統,在礦山復墾領域填補了國內空白。

平果這個做法得到國務院表揚!7914畝採礦用地歸還農民復墾

圖為試點62-1採場工程復墾試種甘蔗喜獲收穫。

平果這個做法得到國務院表揚!7914畝採礦用地歸還農民復墾

圖為採礦臨時用地還地後生物復墾。

平果這個做法得到國務院表揚!7914畝採礦用地歸還農民復墾

圖為礦山復墾蔬菜種植示範地。

平果縣在自治區內率先實施表土剝離再利用工作,剝離的耕地耕作層全部用於礦區土地復墾,促進生態環境集約利用。截至2018年9月,示範區累計實施臨時用地面積1811.3801公頃,節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1811.3801公頃;累計完成礦區表土剝離864.93公頃,剝離優質表土(腐殖土)526萬立方米;累計完成復墾總面積900.05公頃,恢復耕地519.089公頃;累計實施還地總面積527.6219公頃(合7914畝),有效保護了耕地

這項改革達到了政府滿意、企業滿意、農民滿意的“三贏”目標,即:企業負擔減輕,降低了採礦成本;農民增加了收入,又不會失去土地;有效化解了礦地之爭,維護礦區社會穩定,為全國探索同類改革提供了示範和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