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不吃晚飯,真的可行嗎?

長期不吃晚飯,真的可行嗎?


有錢有時間了,日子過得好了,就會琢磨養生長壽的事,因此關於養生的理論和學說也層出不窮,而且總能找到根據,甚至頭頭是道。現在,又有一種養生方法出來了,是專家說的:不吃晚飯。

為了加強這個說法的效果,文章裡甚至還敲了黑板,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吃晚飯!不吃晚飯!不吃晚飯!

對於絕大多數習慣了一日三餐的人來說,這個說法和倡導雖然不至讓人懵圈,但也是在顛覆“三觀”,至少會會弱弱地問一句,不吃晚飯,行嗎?

專家提出的不吃晚飯的好處是,愛吃晚飯,是人類發生疾病的一個原因,也是許多疾病久治不愈的一個原因。可惜的是,吃晚飯導致疾病以及疾病久治不愈並沒有提供實例,以及這些實例的科學原理和因果關係,只是提出了中醫和和佛教都說:“過午不食”。這個“午”是指中午11點-13點,過了13點最好就不要再吃飯了。

以佛教和中醫來背書,似乎也並不理直氣壯。佛教的“過午不食”的準確意義是按時進食。佛陀為出家比丘制定的戒律中正確的說法叫“非時不食”,即按時進食,在該吃的時候吃,不該吃的時候不要吃。

長期不吃晚飯,真的可行嗎?


佛陀規定過午不食具有完整的理論訓練體系,目的在於更好地修行、清欲、養生等。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樸初的《佛教常識答問》中也解釋了僧人過午不食的原因:一是為了不增加供養者的負擔,二是有利於僧人修行。並不是說有條件時還過午不食,以及過午不食有利健康,不患病或有利於治病。

另一方面,從中國的歷史看,人們過去的確是吃兩頓飯。朝食是第一餐,時間大約在日出以後上午9點以前,稱為食時。第二餐是餔食,時間是太陽在西南角的時候,也叫餔時(15-17時),也即傍晚。因此,過午不食不是指13點以後不食,即便是兩頓飯,也是在傍晚時吃第二頓飯。

但是,到了東漢無論是民間還是官府,都形成了一日三餐的習慣和行為方式。而且,早在西漢時,有條件的人家和官員都已經施行一日三餐。《漢書•淮南厲王傳》記載,劉長被廢后,有司奏請給他的待遇中有“皆日三食”,說明諸侯王的飲食待遇早就是一日三餐。而且,按《白虎通•禮樂》所記載,皇宮中的飲食更達到了四餐,分別為平旦食、晝食、餔食和暮食。

至於中醫所言過午不食,能查得到明確記載的是明末清初的醫學家喻嘉言在《寓意草》中的描述,特指血證兼痰證飲食最需要注意飲食禁忌,說明中醫的過午不食是針對的特定病人的飲食,而非正常人的飲食。至於現代人的飲食,由於每天工作量較大,無論中外,人們都不再拘泥於一日二餐,而是一日三餐和多餐,如在加班時晚上還有晚餐。

19世紀40年代從英國發源的下午茶其實就是一日多餐的體現,分為從工人中興起的high tea和流行於貴族中的low tea。前者是因為一天要勞動12小時,工人們通常會在下午6點在街邊的小吃店站著喝濃茶提神,順便搭配肉餡派等足夠抗餓的食物,由於是站著喝茶和吃東西,有較高的高度,所以稱為high tea;後者是因為貴族在會客室、書房或閨房,手捧精美瓷器喝下午茶,稱為low tea。但無論怎樣,也與中國民間的打尖相似,是一種不算正式的就餐。

不過,問題的核心是,能否找到一日二餐比一日三餐或四餐更健康、不生病和有利於治療疾病的根據。這需要按照現代科學的實證研究,以及生物醫學的循證研究,即大數據來證明。無論是過去還是今天,大多數國家的人們已經形成了一日三餐或多餐的飲食方式,如果要選取對照組來進行隨機雙盲對照研究,很難選取到條件相似或相同的只吃二餐的志願者,而一日三餐的人還是好選取的,因此,恐怕是要進行這樣的人體研究也難以完成。在沒有事實和科學證據之前就談論不吃晚飯有益健康、有利治病或不患病,是不是有些言之過早?

長期不吃晚飯,真的可行嗎?


另一方面,對於限制食物確實有過很多動物實驗和一些志願者的試驗,如20世紀30年代美國康奈爾大學營養學家克萊德•麥卡對白鼠做的試驗,限制小鼠30%的飲食可讓小鼠多活20%-30%的時間,還有最近美國塔夫茨大學營養專家蘇珊•羅伯茨等人對218名21-50歲志願者的研究,發現食物攝入量減少25%的人血液中好膽固醇明顯升高、胰島素抵抗降低40%,整體血壓更低等,說明身體更健康。

但是,所有這些研究只是說明,限食可能對健康有益,而非過午不食更有利健康。而且,對於已經養成一日三餐生物鐘的人來說,到了固定吃飯的時間,胃會開始加速蠕動,刺激膽汁、胃酸分泌。但午餐後不再進食,胃內沒有食物可消化,過多的胃酸會腐蝕胃黏膜,同時膽汁也可能反流到胃,同樣腐蝕胃黏膜,造成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等。即便可以長時間忍飢挨餓,讓身體對這種行為做出調控反應,也會導致胃腸道加強對早餐和中餐食物的吸收率,降低基礎代謝率,使更多的能量轉化為脂肪,造成肥胖。

不過,限食在今天也成為人們的一種共識,即吃七八分飽有利健康,而不是說機械地每天只吃兩餐,是指每餐控制一下食量,不要吃得太飽,這和生活中的常識是吻合的,凡事留有餘地。

對於正在生長髮育的孩子,以及每天長時間工作,而且有加班的人來說,在三餐之外還應適當地加餐,這才是補充能量,有利健康和工作的做法,只是應當做到不宜吃得太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