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虎蓥流失海外158年,拍卖价格高达350多万元,如今又重回祖国

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期间战乱不断,朝代更迭,被烧毁的阿房宫,掩埋地下的宫殿,几千年的历史除了史官写下的记录,还有那个朝代那个时期流传下来的器物服饰,向后来人展示当年的生活方式以及场景,人虽不会穿越,但能透过事物感知过去。

青铜虎蓥流失海外158年,拍卖价格高达350多万元,如今又重回祖国

这些器物是中国的先人们的智慧创造,是我们国家历史的见证,守护文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清朝后期,由于清朝统治者的闭关自守,导致我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接连战败,割地赔款,西方侵略者进入中国的土地,掠夺了中国大量的财宝以及珍贵的文物,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文物大量地流失海外。

而其中最令人痛心的莫过于圆明园被烧。1968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圆明园,对园内的藏品进行掠夺,对于无法带走的宝物就用大火烧毁,这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始建于康熙,耗费150多年,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的世界名园自此化为一片废墟,其中还有近百名宫人葬身火海,这是中华文明的巨大损失,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青铜虎蓥流失海外158年,拍卖价格高达350多万元,如今又重回祖国

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一组数据,数据显示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多达164万件,而根据粗略估计,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约有150万件,上至先秦时期,下至汉唐明清,从青铜瓷器到名人字画,数不胜数。一位参与掠夺圆明园的英国将领曾写道:“法国人搜刮了大量值钱的战利品,包括手表、钟表、皮大衣、丝绸等。将军号令用上所有能找到的推车,能装多少就装多少回来。”

青铜虎蓥流失海外158年,拍卖价格高达350多万元,如今又重回祖国

这位英国海军上校还记录自己如何得到青铜器虎蓥(hǔ yíng)的经历,更令人愤怒的是158年后,这件圆明园流失的青铜器将在英国进行拍卖,期间中国相关部门与拍卖方进行沟通协商,希望能阻止拍卖,未果,2018年4月11日,在23分钟内,虎蓥青铜器以41万英镑拍出,(折合人民币大约350多万元)据考证,这个虎蓥是产自西周时期,距今约有3000多年,因其器盖和出水口的老虎造型而得名。

青铜虎蓥流失海外158年,拍卖价格高达350多万元,如今又重回祖国

研究认为,西周时期,“蓥”的作用和今天的水壶一样,都是用来盛水的,如今世上的“蓥”仅有7件,是十分珍贵罕见的青铜器,具有很高的价值。每逢圆明园流失文物遭拍卖,往往会牵动国人的心绪,希望文物能重回祖国怀抱,但是海外卖家和拍卖机构往往会利用国人的感情,将文物价格不断炒高,以谋求更大的利益,当年澳门赌王何鸿燊曾以6910万港元拍下圆明园马首,而后又将其捐献给国家。

无独有偶,这件流失海外158年的虎蓥又重新回到了祖国。4月28日,青铜“虎鎣”境外买家愿意将文物捐赠给国家文物局,几经周折,青铜“虎鎣”于11月23日抵达北京,并于12月11日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关于流失文物回归你有什么要分享的吗?欢迎在评论中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