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為三百萬家店供貨,月交易額破4億,美菜這下尷尬了

美團為三百萬家店供貨,月交易額破4億,美菜這下尷尬了

美團上市之後,將戰略重心從C端轉向B端。美團在B端推出了一項服務叫快驢進貨,為所有的商家提供進貨的供應鏈服務。

自今年1月份起,美團快驢進貨業務先後在上海、北京、天津等38座城市鋪開,年活躍商戶數約45萬。到今年10月份,快驢進貨已實現單月交易額突破4億元。一年大概50個億左右。這是快驢進貨在短短一年以內給出的一個成績單,它對我們傳統人和傳統企業來講意味著什麼?

我們知道美團有三百萬家門店,它在為這三百萬家門店帶來流量,幫助這些門店做外賣,通過美團的騎手給這些C端的門店進行終端配送。

當它握有這三百萬家門店之後,它開始為這些門店提供採購服務,即快驢進貨。它不僅僅為這三百萬家門店提供引流服務,而是開始介入到供應鏈。

同時我們知道,美團有采購管理系統給到商家使用,而商家正是通過這套系統來實現進貨採購的。

當美團開始介入採購和供應鏈配送服務的時候,這件事情對於行業來講,首先會打擊美菜,讓美菜進入一個非常難受和尷尬的境地。因為美菜的規模和整個美團的規模相比相差的不是一個量級。

第二點,當美團的快驢進貨進一步擴大規模之後,城市內的這些批發商會成為快驢進貨的供貨商,其實本質是成為快驢進貨的買手和服務商。

其實類似這樣一種觀點,我們在阿里這邊也曾經聽說過,因為阿里的盒馬鮮生這家企業也是希望所有傳統賣貨的批發商轉化成為替它採購的買手。

所以歸結來講,快驢進貨的出現並且快速發展,一方面會壓縮美菜的空間,另一方面會促進傳統產業鏈的升級改造,讓傳統批發商成為快驢進貨的買手。

而這樣一種事情的發生,它是會讓整個產業鏈受益還是讓產業鏈受損呢?我認為這個問題可能是傳統人更加關注的問題。

這裡我想分享結論:毫無疑問它的出現會損害美菜的利益,會打擊美菜,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它會讓給它做批發商的這些人受益還是受損?我想講,短期之內,這些給它做買手供貨的人是會受益的。但是從長期來看,我認為這些人的利益必然受損,這是美團的秉性和攻擊性決定的。

原因是什麼?簡而言之,現在有五十萬人給美團的快驢進貨供貨,美團一定會押供應商的賬期。押了供應商的賬期之後,它會怎樣賺供應商的錢呢?它會貸款給供應商來賺它的錢,這樣一來供應商的利潤其實是下降了。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當一個供應商的貨量基本上都是美團快驢在消耗的話,那他被牢牢地綁死在這家平臺上。他想要獲得訂單,可能得向美團繳納流量推廣費,當促銷的時候需要降價打折。這些事情都會損害供應商的利益。

我想講,從企業文化來看,美團和阿里這兩家企業是值得我們敬畏和警惕的。這兩家企業進入的領域,一般來講最後的結局是血流成河、民不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