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得慢是一種重要能力

跑得慢是一種重要能力

追求效率的年代,快是力爭上游的表現,這使得我們的思維中不自覺地把“快”與“好”等同了。這與老師、家長覺得孩子考試成績好,德、智、體、美、勞就得到全面發展一樣,是以偏概全、一美遮百醜的說法。

有時候,“快”並非一定就好,比如中遠程跑步。

想要跑得更遠更持久,跑得慢是一種重要能力,這意味著你可以很好地掌控自己的跑步節奏,踐行勻速奔跑的秘訣。只有勻速奔跑才能節省體力,讓後面的路跑得輕鬆一些。

有關方面數據顯示,跑半馬、馬拉松,前面如果不控制速度,任性奔跑,到後半程,要麼會撞牆,寸步難行,要麼會大幅掉速,越跑越慢。這反而不如那些勻速奔跑的人。他們一開始可能跑得不快,但由於能夠勻速奔跑,卻可以跑得更遠更持久。

當然,這並不是說跑得越慢越好。

一來,從有氧訓練角度看,跑得慢是為了慢慢錘鍊心肺功能、肌肉水平,為身體能量擴容,提高身體不同跑速下的耐受力,但終究會慢慢提速,跑得快起來。這裡強調的“慢”,是讓初跑者不著急,更加註重基礎訓練,比如跑步姿勢、跑步常識、心肺功能和肌肉水平等,能夠跑得更健康。

只有一個人具備了健康奔跑的能力,跑步運動才能持續下去,不斷給予我們身體、精神的愉悅。

至於跑速,只要跑得夠久,隨著跑量增加、跑距變長,自然會越跑越快。這是水到渠成的過程,別急。

二來,從跑得持久、跑得更遠的角度看,跑得慢意味著一種超強的自控力。

刻意掌控跑速並不容易。也許開始幾公里,你會覺得比較容易,因為身體還沒完全適應奔跑運動,血液和筋骨還未熱身完畢。一旦,身體跑出感覺了,也就是開始感覺跑步很輕鬆的時候,再去找控速的感覺,就不那麼容易了。輕鬆的感覺很容易讓人忘記自己要跑多遠,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跑速,加速身體能量的流逝。

跑步輕鬆起來的時候,反而要有意識地去控制速度比如步幅、步頻、腳掌發力情況,以達到控制能量、熱量流逝速度的目的,讓自己可以跑得更遠更久。

不過,跑得慢是對長距離奔跑而言的,這與五六公里內偶爾的短距離狂奔並不矛盾。短距離間歇性快慢交替跑步,對身體機能的改善和調節,對跑速的提升,據專家講還不錯,可以考慮穿插到日常的跑步運動中,量力而行,收穫更多感受。

所以,我們在日常跑步中,不要太過於糾結快慢問題,而應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健康奔跑、如何控制跑速實現勻速奔跑、如何為身體擴容、如何節省體力、如何強化腰腹核心力量等基本功上。基礎打牢了,無論是否參加比賽,也無論是跑公路半馬、馬拉松還是越野馬拉松,我們都可以較好地掌控身體、身體能量的流逝,以一種優雅的慢姿勢跑出風采、跑出不錯的成績。

跑得慢不怕,健康快樂,能夠愉悅自己就好,何況也沒人知道你打算跑多遠、跑多久。

(完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