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全村婦女致富,巾幗不讓鬚眉

帶領全村婦女致富,巾幗不讓鬚眉

我叫廣愛葉,是內蒙古武川縣上禿亥鄉小天力木兔村村民,全家七口人,家裡一共有土地48畝,我們四口人只有老公一個人有土地12畝,自己承包了40多畝地,因為都是旱地,收入較為微薄。

多年來,我們一直居住在農村種地和搞養殖。誰知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2002年春天,小叔子查出尿毒症中期,原來幸福的一大家人,結果被病魔惡恨恨的纏上了,兄弟兩差一歲,把準備給小叔子娶媳婦的錢都看了病,還和親友借了不少外債,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小叔子生病期間正是春耕時節,公公和老公帶著小叔子去北京看病,走了半個多月,家裡的重擔都壓在了我的肩上,開車、搬種子、搬化肥、切種子我都幹。老人因此也憔悴了許多,人長說禍不單行,同年的冬天老公公患了視網膜下降和腦出血,在呼市醫院住了整整半個月才有好轉,因為思念成疾,外加勞累過度,差點丟了命。

給我以支持和動力的是我們有一雙可愛懂事的兒女。兒子今年19歲,女兒14歲,特別聰明可愛。

2013年,女兒在一次體檢中查出“腎病綜合症”,剛剛好轉的家庭再一次被病魔襲擊,現如今醫療條件的發達,看的也比較及時,現在算是好了,可錢沒少花,大概有20萬元左右,再一次把生活帶回瞭解放前。

因為我們自己種地,加上長年收土豆,就做了土豆中介,談成一車(半掛)能掙1000元左右,有時一個月能走10多車,最少也能走5—6車,因為有時土豆需要翻包,我們需要工人,後期工人也和我們一起做了中介,每年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一年最少能掙3—5萬元以上,比別人的收入要多一些。

老公收土豆有時候走兩三個月不回來,家裡的擔子就落在了我一個人身上,老人逐漸年老體弱,都由我來照顧,因為我從小喜歡車,開著四輪車起土豆,幹啥都行,村裡的人們都說我是個能幹的好媳婦,也起了不小的帶頭作用,村裡的媳婦們也開始幫老公開車了,到了種地,簡單的開去地裡,再開回來。不像我空車、重車,起土豆都能開,因為小叔子沒有了,老人又體弱多病,老公為了賺錢養家經常在外,所以我必須撐起這個家,無形中起到了代頭作用,鄰村的好多媳婦也開始學開車了。

帶領全村婦女致富,巾幗不讓鬚眉

老公常年收土豆,慢慢的我也學會了,帶著販子收土豆,有時也收雜糧,在黨的富民政策引導下,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了,看到農村的婦女一年到頭的辛苦勞動,也賺不了幾個錢,吃穿都捨不得,生活拮据,我不甘心面朝黃土背朝天過下去。下一步,我想帶著家鄉所有的婦女們創業,種植適合本地的蔬菜、果樹、藥材等,因為常年種植土豆、葵花病蟲害越來越嚴重,產量越來越低,收入越來越差。所以,必須要改變種植品種和種類。

人們常說:家和萬事興。一家中最難的是妯娌與婆媳關係,可是我覺得只要每個人能寬容一些,明理一些,就沒有什麼越不過的溝坎。吃點虧受點委屈無所謂,只要家人健康和睦就好,老人們的健康也是我們做兒女的福份。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親生父母,將心比心,我們應該拿出自己的一片真心對待老人,人老了能讓她們高興,讓我們開心,這也是我們最快樂的事。

我自己認為我們雖然是女性,但是不要依靠別人,我們也能撐起半邊天,要自信、自立、自強,要給自己的孩子做榜樣。去年,我當選全大隊的人大代表,家人特別高興;今年又榮幸的被選為我們大隊的婦聯主任和婦聯主席。

帶領全村婦女致富,巾幗不讓鬚眉

下一步,我會盡自己最大努力藉助國家政策,給廣大父老鄉親送去更多的理財、醫療、保健、保險、農資、種子、化肥多方面的知識,帶著婦女姐妹們,奔向脫貧致富的小康路。

(作者系內蒙古武川縣上禿亥鄉小天力木兔村委會婦聯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