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平橋區稅務局深化改革紀實

短短120余天,運轉長達24年的四個機構快速整合交融;

短短120余天,數萬納稅人徹底告別“兩頭跑”,多年翹首以盼的“一個稅務局”成為現實;

短短120余天,改革藍圖從紙面落到地面,改革舉措從城鎮遍及鄉村。

從7月20日新機構掛牌,平橋稅務人迎來一場“四合為一”的歷史性大考。在這場大考中,平橋稅務人堅決貫徹落實國家機構改革的政策,按時遞交了一份讓黨和人民滿意的答卷。

信阳市平桥区税务局深化改革纪实

平橋區委領導對此予以高度評價——稅局改革是紮實的、穩定的、卓有成效的。改革的經驗和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為下一步全區機構改革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和做法。

11月7日,平橋區委領導蒞臨區稅務局檢查指導工作時動情地說:“合併後的稅務局隊伍精神振奮、士氣高昂、和諧融洽、辦稅服務效率提高、納稅人滿意度提升,收入持續穩定增長、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推進,深表感動、感慨、感謝!”。

承使命 蹄疾步穩促改革

“‘分’是歷史的需要,‘合’是時代的呼喚。”平橋稅務人心裡明白,但改革必然帶來陣痛。

△平橋區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覆蓋原平橋國地稅、明港國地稅四個單位。

△涉及344名稅務幹部。

△關係到 49 名副科級以上領導幹部的進退流轉。

△36個職能部門的合併拆分。

△惠及80多萬戶納稅人和繳費人。

改革力度之大,影響之遠,情況之複雜,前所未有。但改革刻不容緩,區稅務局圍繞“強化一個根本,完善雙重體制,打贏三場主攻戰,夯實四大支撐點”的改革主要任務,嚴格落實“五個一”和“四個確保”工作要求,對標總局頂層設計,堅持“認真學習弄明白、堅決執行不走樣”。

統一思想是改革的基礎

在區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區改革辦、組織部、人社局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改革領導小組。建立健全了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組織領導機制,形成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各部門大力支持、稅務機關全力推進的良好局面,為改革的順利推進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信阳市平桥区税务局深化改革纪实
信阳市平桥区税务局深化改革纪实

召開黨委會、局務會、舉辦業務培訓班、開展240人次談心談話、講黨課、開展集中學習、黨員主題日活動……這所有的活動都是區稅務局為穩步推進改革奠定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礎。

明確任務是改革的保障

平橋區局緊扣《國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總任務書,分解任務,明確責任,確保有章法地推進改革。

黨員示範崗工作人員在為納稅人辦理業務

按照“責任圖”細化繪製了“施工圖”。6個專項工作組對70餘項改革任務進行再細化、再分解、再落實,形成了改革具體施工圖,繪製改革“進度圖”,實現以目標倒逼進度、時間倒逼程序、督查倒逼落實。

△7月15日確定了集中辦公地點並完成集中辦公用房調整工作;

△7月16日成立平橋國稅地稅聯合黨委,確立聯合黨委委員;

△7月17日實現先期合併四個科室集中辦公;

△7月18日做好牌子製作、綜合部門印章、業務印章刻制和新辦公系統啟用;

△7月20日新機構順利掛牌並召開徵管體制改革座談會;

△8月5日起,在全局範圍內開展多輪談心談話,實現“三個談心全覆蓋”;

△9月20日,區局取得改設黨委的正式批文;

△9月22日,完成“三定”暫行規定製定及報備;

△10月25日,召開“三定”暫行規定落實會議;

△10月30日,8個派出機構正式掛牌

一個節點接一個節點,機構改革蹄疾步穩地序時推進。

齊抓共管是改革的關鍵

為確保業務系統銜接順暢,信息中心組連續奮戰,完成了四個單位機房搬遷、整合、安裝、調試工作,19個核心應用系統在規定時間成功啟用。

徵管部門用15天時間完成全局10616戶管戶調整,完成稅務機構、崗位設置、人員賦權等工作。“三定”落地後原區國稅地稅局所屬機構數量由36個減為23個,所有人員第一時間到崗到位。

信阳市平桥区税务局深化改革纪实

新聞報道組在改革期間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

在這場艱鉅繁重的改革工作中,平橋區稅務局幹部職工堅定信心、同心同向、同頻共振,準確把握改革的部署要求,確保了每項改革改好、打贏、打出彩。

謀作為,戮力同心顯成效

“新稅務機構合出了融洽、合出了形象、合出了高效!”在平橋區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上,平橋區委書記李靈敏用三個“合出”對稅務局各項工作表示肯定。

改革,改出了團結奮進的新班子

當機構改革需要確定重大決策時,區局黨委協作、調研、銜接、溝通、權衡……當接到納稅人反映的問題時,主管領導與責任單位立即行動,研究對策,迅速解決。

信阳市平桥区税务局深化改革纪实

正如區稅務局領導所說:“在這次機構改革中,我們班子12人緊密團結,才破解了一道道破題,闖過了一道道險關,實現了改革的順利推進。”

區局新的黨委成立後,重新調整了班子分工,對8個派出機構、15個內設機構,明確了分管局領導第一責任人。黨委委員職責相近、工作交叉,形成AB角,工作銜接十分順暢。11月14日,區局黨委召開三定之後的第一次民主生活會。雖然新組建的黨委班子互相還在熟悉磨合,但是大家推心置腹、坦誠相見,自我批評一語中的、不掩飾,相互批評一針見血、不繞彎,增進了團結,也振奮了精神。

改革,改出了人合一心的新隊伍

領導班子帶頭“人合一心”,分局、股室也響應感召,加快融合,大家有活兒一起幹、有困難一起扛,以最快的速度融合成一家人。

為了保證相關工作按照擬定的工作臺帳有序開展,平橋稅務幹部不管是來往各辦公室或會議室間,還是上樓下樓,都是帶著小跑走路,如同腳下安了“風火輪”。稅務工作者的使命是“為國聚財 為民收稅”,新機構成立以來,大家堅持以組織收入為中心,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確保稅收改革兩不誤,稅收改革兩促進。

信阳市平桥区税务局深化改革纪实

改革,改出了納稅服務的加速度

機構改革,服務先行。國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有效提升辦稅服務質效,為經濟轉型、結構調整和企業發展強化動力。而改革的過程中,稅務部門的工作效率不僅未受影響,反而跑出了改革帶來的“加速度”。

信阳市平桥区税务局深化改革纪实

“互聯網+”的打造越來越寬、越來越暢的網上“高速路”,優化網上稅務局辦稅功能。

轄區內納稅人可通過網上稅務局(含手機APP)、自助終端辦理等“非接觸式”辦稅方式,快速、便捷、高效辦理涉稅事項。

“國地稅合為一家,‘一廳通辦’‘一網通辦’‘一套資料辦’等,切實提升了辦稅服務質效。以前需要提供兩套資料的,合併後只需提供一套,辦理同一項事項只需申請一次。”安鋼集團信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財務經理熊致賦為國地稅合併點贊!

“等待區成了一個辦稅的‘熱身區’。”在平西路辦稅服務廳,信陽市雞公山酒業有限公司王會計感慨萬分,“有很多工作人員幫助我們預審,一些證明類、查詢類的業務在等待區就可以直接辦結,等待不再是無聊的消磨時間。”

勇擔當,改革路上顯真情

在這場改革大考面前,稅務幹部的職位變了,角色變了,但使命沒變。按照稅務機構改革統一要求,省級以下稅務部門黨政正職不分設,一大批原機構及其內設部門“一把手”由正職轉為副職,這在多數人看來這是“舍”、是“失”。

平橋區稅務局共有10名幹部由正轉副,面臨崗位變動和職務調整,他們均以大局為重,以實際行動擁護改革、投身改革、推動改革!

原平橋區國稅局黨組書記、局長王保學,這個有3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任正科級24年,先後在4個縣區局擔任“一把手”的老同志。

信阳市平桥区税务局深化改革纪实

在這次縣區局機構改革中,當市局聯合黨委找其談話“由正轉副”時,他動情地說:“我是一個有著30年黨齡的老黨員,見證了國地稅機構從分設到合併,我今天的一切成績離不開黨組織的關懷與培養,在改革關鍵時期,更應該拿出老稅務幹部的擔當和胸襟,講政治、顧大局,堅決服從組織安排,以個人的‘退’換取改革的‘進’。”

信阳市平桥区税务局深化改革纪实

說起“我是黨員我帶頭”的優良傳統,區局的黨員們都會想起原平橋區地稅局二分局局長馬玉忠,他是一個有著25年黨齡的老黨員,全局的業務尖子。

在這次改革過程中,他發揚先鋒精神,不僅自己帶頭表率,主動讓位,還向區局全體黨員幹部發起了號召,“我們要積極擁護改革,堅定支持改革,努力獻身改革,要不等不靠,不能停歇!”這也正是他踐行三十餘載的樸實初心,彰顯了稅務人的責任擔當和奉獻底色。

有一種感動是用辛勞做好保障。機構改革過程中,如何辦好“原國稅”“原地稅”的業務,對雙方的大廳工作人員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我在這裡報完增值稅,附加稅可以在這裡報嗎?”“可以!”

“我在這裡辦了稅務登記,地稅的稅種可以在這裡核定嗎?”“可以!”

“這裡可以交社會保險費嗎?”“可以!”

……

這一次次肯定的回答,是所有平橋稅務人的辛勤付出。從7月20日新機構掛牌開始,原國稅、地稅辦稅服務工作人員主動融洽、互幫互學,利用晚上下班和週末時間互學業務,大廳的同志對原國稅、地稅的業務有了更加清晰的瞭解,所以合併之後,才有了一聲聲宏亮而充滿底氣的“可以!”。

人事教育股的方麗是區局改革辦成員,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隨時在線”全勤模式的她,晚上徹夜照顧孩子,白天高強度工作,壓力可想而知。在三定落地那一刻,稍微可以喘口氣的她說:“有幸參與改革工作,並承擔重要任務,這是我的光榮。”舍小家為大家,方麗絕非個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