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中心最牛“钉子树”被保护,旁边还立着一块石碑,车辆须绕行


在城市建设征用土地时,不肯迁走的住户,被称为钉子户。钉子户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但说白了大都跟利益有关。头条号“如歌视觉”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钉子树”的故事。在河南省郑州市航海路与桐柏路向南300米的马路中心,有一棵光秃秃的古树,其被用水泥圈了起来严加保护,享受着非同一般的“待遇”。本组图片拍摄于去年3月15日。

用水泥做成的“保护伞”看起来像一艘小船,牢不可破,被圈起来的古树是一棵“千年皂角树”。熙来攘往的车辆老远看到这棵古树,便不约而同地做好了绕道而行的准备,广大网民将这棵“千年皂角树”戏称为最牛“钉子树”。

在这棵饱经沧桑的最牛“钉子树”旁边,还立着一块醒目的石碑,上面赫然可见几行字:“千年皂角树:千年古树立大道,枝不生花腹生草。行人不见树少时,树见行人几番老。腐朽灵魂被掏空,无与伦比在传承。磐古圣地后河卢,眷恋始祖卢太公”。石碑底座上,写着这样一行大字:“后河卢村旧址”。这几行文字,充满了对旧址的无限眷恋难舍之情,以及对古树和始祖卢太公的尊崇敬重之意,情真意切、文采斐然。


由此可见,这里曾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因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整个村庄迁移他处,只保留了这一棵“千年皂角树”以示纪念。见证了风云变幻和悲欢离合的这棵古树,饱含了多少代后河卢村人的情感啊!如今,只剩下它孤零零地立于原地。为了引起过往车辆注意避让,交警部门还特地在“保护伞”显眼处涂上了警示标志。

宽阔的马路上,“千年皂角树”每天目睹着车水马龙和日新月异的沧桑巨变,不知是何感受?看到这棵经历了无数风霜雨雪的古树,令人不禁想起这样一联古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据当地一位老村民说,这棵“千年皂角树”在遥远的过去曾经遭到过焚烧,以至于树干都被烧空了,此后它就默默地沉睡了300多年。斗转星移,也记不清何时,村民们发现古树又萌发出新芽,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大家越发崇敬它。

2013年,桐柏南路拓宽,这棵古树险些被铲除,好在有识之士呼吁,它才得以幸免于难。加快城市化进程、美化城市环境固然重要,但是有些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还是应该被重视和保护的,一座缺乏历史遗迹和人文色彩的城市即使高楼林立、灯火璀璨,也是没有底蕴的。编后语:千年古树立大道,风云变幻摧不倒。城市进程换新颜,保护意识应记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