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旅客運量超1億人次的航空公司產生!

半年旅客運量超1億人次的航空公司產生!

美國航空公司

上半年,受油價上漲、人民幣貶值以及機場收費上漲等因素影響,國內各航空公司利潤大幅下滑,航空股也一路下跌至兩三年來的最低點。

據說受中美貿易戰影響,美國人民的日子也不太好過,那麼美國的航空公司有沒有受到這些影響。

2018年上半年,美國一家航空公司就創造了半年旅客運輸超1億人次的記錄,這就是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美國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那麼美航活得怎麼樣呢?

  • 美國航空公司是由一個大約82家小航空公司整合而來的。
  • 1982年,美國航空成為AMR公司的一個子公司。
  • 2001年的"911"事件以及2008年次貸危機對美國民航業衝擊巨大,各大航空公司紛紛申請破產保護。為了應對油價高漲以及經濟下滑的壓力,自2008年開始美國各大航空公司掀起一陣合併熱潮。
  • 2013年,美國航空公司和全美航空公司組建成為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

如今美國四大航:美國航空、聯合航空、達美航空、西南航空控制了美國航空運輸80%以上的市場。

2017年,美國航空公司(AA)營收收入422億美元,淨利潤19億美元。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美航排名260名,為全球航企最高排名。

2017年底美航集團擁有1545架飛機,其中幹線飛機948架,支線飛機597架。

注:同期我國最大的航企南航擁有754架飛機,營收1275億元,規模不足美航的一半。

一、震驚:全球首家半年旅客量超億人次的航企產生

2018年上半年,美國航空公司旅客運輸量首次超過1億人次,達到了1.14億人次,這是全球民航史上尚屬首次。

值得注意的是美航的客座率同比提升了0.8個百分點達到了82%,其中幹線客座率達到了82.6%。說明美國民航市場需求還是很旺盛的。

真心搞不懂美國人民,特朗普都這麼折騰了,竟然還有心思坐飛機?

要知道,南航、東航、國航分別在2014、2016、2017年全年度的旅客運量才突破1億人次。

也就是說,我國任何兩家航空公司規模之和都小於美國航空公司。

當然了,規模上去了,能否保持較好的收益就不知道了。

不過美國航空公司的未來幾年的規模基本不會有太大變化,2017年的機隊規模為1545架,預計到2020年也就1563架,每年增加5架飛機左右,對於美航這麼大的規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二、驚訝:美國人用油也漲價,美航淨利下降38%

2018年的油價上漲影響是全球性的,美國人也無法倖免。

上半年,美航的運力投入即可供座英里(ASM)為1137億座英里,同比增長1.9%。

上半年美航營收為201.5億美元,增長4.2%。

美航還是呈現出較好的趨勢,即:

一是產出增長快於投入增長,即客座率提升。棒!

二是收入增長快於產出增長,票價也在提高。贊!

但航油成本大幅增長32.8%,導致成本增長10%。

最終,美航淨利潤為7.5億美元,同比下降37.5%。

看樣子,油價真是全球民航業的公敵。

三、揪心:美國航企不擔心匯率問題

與中國航企天天瞪大眼睛看人民幣匯率不同的是,美國航企從來不看美元匯率。

半年旅客運量超1億人次的航空公司產生!

我才不看什麼匯率呢?

上半年,美航財務費用為5.3億美元,同比僅增長1.9%。而南航財務費用為20.4億美元,同比增長43%。

相比之下,我國航空公司真是......

半年旅客運量超1億人次的航空公司產生!

四、警惕:太平洋航線客座率下滑明顯

今年,美航宣佈取消取消芝加哥與上海、芝加哥與北京之間兩條航線的直航。

  • 美國航空集團表示,儘管2017年公司在芝加哥的乘客數量增至過去十年來的頂峰,但一方面燃料價格居高不下,一方面航線票價競爭激烈,影響公司盈利。

但我們應該看到的是美航削減航線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太平洋航線的客座率下滑較為嚴重,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

此外,太平洋航線的投入只佔美航在國際市場投入的21%,只佔全部運力投入的6.9%。

太平洋航線需求增速放緩值得警惕,中國航企對此也應做好多方面應對措施。

五、不解:美航股價略微下挫,跌幅僅10%左右

油價上漲,利潤下滑,在股市上,美航的股價也是從6月份開始下滑,最終跌幅大約為10%左右。與南航45%的跌幅表現大相徑庭。

美航的股價走勢:

半年旅客運量超1億人次的航空公司產生!

國航的股價走勢:

半年旅客運量超1億人次的航空公司產生!

可是我們航空公司的股價為何跌幅這麼大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