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些圖片,總要說些什麼的

每一張圖片並不是輕易可得的,它寄託著攝影師深厚的情感,那是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去構思去實際操作所得的。

看到這些圖片,總要說些什麼的

對於攝影師而言,圖片就是他們向外界交流的載體,翻開他們的影集,或多或少都是能說一些什麼的,有時遇到印象特別深,還可以講述這張照片經歷的什麼才能夠得到。

看到這些圖片,總要說些什麼的

在我的印象中,演員和攝影師是能夠經歷不少人生的,演員們演繹著不同的人生,獲得不同的體驗,同樣,對於攝影師也是這樣,只不過是他們所表達的方式是不同的。

看到這些圖片,總要說些什麼的

看到這些圖片,總要說些什麼的

看到這些圖片,總要說些什麼的

在我所知道的攝影師中,顧瑩是我最欽佩的一位,作為野生動物攝影師,她用生命在守護著,在她的影像世界裡,不斷演繹著生命的脆弱和堅強、毀滅與希望。那些在劣境下繁衍、生息或者掙扎滅亡的野生生命,在她的鏡頭裡,以震顫的真實表現出悲愴性的美感----生為希望,死為墓碑。

看到這些圖片,總要說些什麼的

看到這些圖片,總要說些什麼的

看到這些圖片,總要說些什麼的

有人說,她是可可西里的守望者,我認為她是生命禁區的最特別的色彩,觀看她的作品,我們可能僅僅是震撼,但是如果你瞭解這樣的作品是如果得到的,那麼就是感嘆和欽佩。

看到這些圖片,總要說些什麼的

看到這些圖片,總要說些什麼的

看到這些圖片,總要說些什麼的

我們可以看一下對她的一段對話,這裡描敘了她拍攝作品的經歷。

我曾在一個月裡三次進入到青藏高原拍攝藏羚羊。在藏羚羊活動區搭一個帳篷,安好攝影器材,每天早上5點30分進帳篷,晚上9點出帳篷,隨行物品就是一個可以用來“方便”的小桶,以及沒有任何味道的食物,因為氣味可能會吸引周邊出沒的熊,就這樣一待十幾天,期間,我只能吃八寶粥,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我甚至不敢喝水。為了拍攝到北極熊帶著幼崽出沒的畫面,我在零下40攝氏度的北極一待就是9天。但處於半冬眠狀態的北極熊很少走出洞穴。所以,白天等待北極熊出現,晚上去拍極光。在拍攝時間快要結束的時候,守營的管理人員被我的執著感動,允許我再堅持一天,並把自己的床位讓給我,自己睡在地板上。終於,我在最後一天拍到了北極熊母子爬出雪洞的鏡頭。我在接近南緯80°的南極內陸帝企鵝繁育地連續拍攝18天,最長的一天持續拍了16個半小時。
看到這些圖片,總要說些什麼的

看到這些圖片,總要說些什麼的

看到這些圖片,總要說些什麼的

看到這些圖片,總要說些什麼的

這是我們普通人無法想象的場面,那麼迴歸自己,思考我拍攝當中,是否為一張照片,去經歷一些困難需要克服的問題。我相信,你也會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那麼看到這些照片,你會說點什麼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