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书法国展,你可参考的具体”制作步骤“和一些“坏招”

1、不管你觉得你对国展多么熟悉,先翻翻国展和单项展、兰亭展作品集,好好研究一下国展及其作品特点。包括活跃人物、代表书风、获奖作品的倾向、装饰特点、甚至作一些统计学意义上的数字分析,等等。

备战书法国展,你可参考的具体”制作步骤“和一些“坏招”

2、根据自己特点和你对国展的分析和预测,确定你的书体、书风和书写内容(不要以为书写内容很不重要,很重要,作一个提示,你如果你手里有一个清人的小楷,写很好,内容也不是很偏,但是这个材料大家很难看到,你会想到什么好主意呢。注意,我指的是好主意,不是坏主意哦。)

3、对你确定书风和所学碑帖做深入的技法分析和形式训练,力求短期提高技术。

4、找同类书风的国展获奖或入展作品分析,你能借用什么,或受到什么启发。你可实验性临摹一下,学到化用的语言。你能找到相关的更偏的资料,借用到什么,或化用什么。看看我第一个帖子的作品吧,难道,还没有想法吗?

你能找到历史上与你确定的书风的相关作品吗,不一定是一流水平和一流有名的。你能借用到什么吗?

备战书法国展,你可参考的具体”制作步骤“和一些“坏招”

5、你是否想到过把别人五言联改成七言联,你是否想到过变别人一幅小字作品为大字,册页为条幅,从整体中拆解一部分。你是否发现过中国书法或别的杂志有时发表一些我们熟悉的书家不熟悉的作品。当然,这些作品一经发表就成熟悉的了,你能找出这种作品吗,你对它有什么想法呢。你不是觉得你创作水平不行,临摹水平还行吗,呵呵,你可以给评委出个辨析题的。我再不能说了吧!!!前面的帖子已分析过国展作品类同的思路。太多了,我不能说,再说书协下令要封我的这个帖子了。

6、你是否想到过,你要写七个一组的册页,拼成一个条幅,你找出王羲之或者米芾的七个代表的手扎,然后摹仿它们的经典章法特点制作七个册页呢??

7、你是否想到稍改变一个曾经一个获奖作品的块面顺序,成为一个新的作品呢,比如,别人五片并成一组,你六个一组,但是五个都是用它的章法特点和正文块面分割特点呢?变化就能出新,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就不得了了,你能变出多少,别老想着创造了。

6、你的内容和书风、书体确定好了后,能不能制作个小样稿,然后再写,再看作小样稿,再改,如此反复。在这个过程中,你想到过,把你写过的纸剪成小片,重新组合,以做效果预览吗,想过把印章盖在另纸上,剪下来,先在作品上试摆以找找最佳的用印位置吗?

7、你对你的作品的细化分析了吗,比如前三个字的连接方式分别用了穿插、主笔对齐、牵丝连带,后面接着的五个字呢,是不是只用了一种,第一行行气线是直的,第二行还是直的,第三行呢,你能不能曲线摆动呢。你要细化到对你的作品的每二个字,每三个字的关系都要变化,都在你的掌握之中。一遍遍检查,一遍遍修改,改到你的字从字势、笔法、字组关系,行间关系都变化丰富,自然,和经典法帖一样,就好了,这个过程可以看看帖子,从中找点灵感,再改。何时该用个涨墨块了,何时该用斜势的字了,何时该用大开合的字了,你论证一下吧。

备战书法国展,你可参考的具体”制作步骤“和一些“坏招”

8、构思、设计、从内容到每个细节,检查,修改。最后找最佳书写状态,最好能发挥出一次书写的感觉。你就成了。

9、构思、设计的过程其实不是做假的过程,是你在对艺术规律不是很娴熟的情况下,学习它,熟悉它,认识它的过程。这是认识必然规律的过程,反复地这样分析经典法帖,反复打磨你的作品,总有一天,你能一挥而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是从必然走向了自由之境。这个说法中马克思先生说的,不是我的创造。我们中学和大学老师都教给了我们。

10、研究分析展览——确定内容书体书风定位——形式分析、技法训练,抱一下佛脚——通过各种尝试和实验性书写并参考尽可能的作品资料,引带、挤挤压出你的作品,不一定是创作哦——反复论证和修改——寻找书写状态,自然书写—定稿。这中间还有多少方法,你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