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11億僅為提升1.92%股權!阿里巴巴增持阿里影業意欲何為?

短短一週內,阿里大文娛像坐過山車一般經歷了起起伏伏。

12月4日,阿里大文娛集團發佈消息:阿里影業董事長樊路遠將兼任優酷總裁;根據舉報,原總裁楊偉東因經濟問題,正在配合警方調查。

兩天後(12月6日),樊路遠發表致優酷全員信表示,阿里對大文娛、對優酷、對內容產業投入的決心、信心、耐心都不會改變。

此後便有網友提出疑問,阿里大文娛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不出幾天,今日一早(12月10日),阿里巴巴影業集團有限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代號:1060,簡稱“阿里影業”)發佈公告,獲得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紐交所代碼:BABA,簡稱“阿里巴巴集團”)的股權增持。

阿里影業成阿里集團子公司 集團股權佔比將逾50%

12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與阿里巴巴影業聯合宣佈,阿里巴巴集團將增持阿里影業股權,由目前的49%提升至約50.92%,或如果行使購股權,持股比約為50.63%。

這意味著,雖然在此之前,阿里巴巴已經擁有阿里影業大部分控制權,但49%的控股比例並不能夠將阿里影業的股份並表至阿里巴巴集團,本次雖然僅提升了1.92%的持股比例,但阿里巴巴持股比例超過了50%,未來阿里影業將被並至阿里巴巴集團的財報之中。

耗资11亿仅为提升1.92%股权!阿里巴巴增持阿里影业意欲何为?

阿里巴巴(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玲 攝)

根據協議,阿里影業將以每股1.25港元向阿里巴巴集團發行10億股新股,通過這次股票發行籌集總額達12.5億港元,認購方為Ali CV,Ali CV系阿里影業控股股東。經扣除認購事項附帶之所有相關開支後,所得款項淨額估計約為12.475億港元,認購事項所得款項淨額將主要用於內容投資、進一步擴大客戶基礎、銷售及市場推廣活動、於機會出現時進行選擇性併購以及用作一般企業用途。

交易完成後,阿里巴巴集團將對阿里影業實現實質控制,並在阿里影業董事會擁有大多數席位。

阿里影業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樊路遠表示:“阿里影業成為阿里巴巴集團的子公司,讓我們倍感振奮。作為一家影視互聯網公司,阿里影業可以利用集團在大數據技術及電商方面的優勢,加強與優酷、大麥網、阿里文學等大文娛業務的合作。我們將繼續秉持‘創造快樂、成就夢想’的使命,推動中國電影產業的數字化升級,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服務。”

受此消息影響,阿里影業一度漲近9%,最高報1.34港元,創今年新高。截至12月10日晚間收盤,股價落在1.29港元,漲幅為4.88%,最新市值329億港元。

今年影視傳媒股持續走低,影視企業融資困難、併購重組大多被喊停、諸多新項目停滯……影視“寒冬論”愈演愈烈。

相比來看,阿里影業卻逆勢而上。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2日至今(12月10日)阿里影業的股價漲幅為22.86%。

阿里影業2018年中期虧損仍上億,將連續五年每年投入2-3億做電影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此次增持是集團為阿里影業投下的信心一票,我們將繼續通過資源投入及生態優勢,支持阿里影業把握中國電影業蓬勃發展所帶來的機遇。”

自今年8月以來,阿里影業在暑期檔、國慶檔中接連收割爆款:《我不是藥神》30.97億元、《西虹市首富》25.47億元、《無雙》12.73億元,帶動公司股價一路上揚。

耗资11亿仅为提升1.92%股权!阿里巴巴增持阿里影业意欲何为?

截至11月15日,2018年排名前15的影片中,有8部都有阿里影業的身影,總票房達190.87億元。

11月8日,阿里影業發佈了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半年財務業績(2019財年中期業績)。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達到15.32億元,較上一年同期的11.84億元,增長率為29.4%;經營淨虧損則為1.54億元,較上一年同期的4.31億元大幅縮窄64.1%。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4月1日至9月30日半年業績期內,阿里影業的內容製作業務收入3.10億元,增長率高達83.9%。經營虧損主要由於對歷史項目的消化。

阿里影業的業績回暖讓阿里巴巴集團充滿信心。“阿里巴巴已經不再是一個純線上電商公司。”今年11月,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曾表示,“電影本身在阿里巴巴整個集團定位中有兩個定義,屬於‘本地服務+泛娛樂’”。

耗资11亿仅为提升1.92%股权!阿里巴巴增持阿里影业意欲何为?

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圖片來源:阿里提供)

如今,處於“陣痛期”的影視行業正在整合調整,想要打贏這場仗,內容很重要。“內容高度分散,要保持宣發穩定性,就要先解決內容的穩定性,我們通過五年20部合制電影的投入,希望解決這個問題。”李捷向記者詳細解讀了阿里影業“錦橙合制計劃”,並透露合制每年消耗的資金是2億~3億元。“假設按照投資份額40%到30%,一部電影一般是1.5億元到3億元,那麼每部電影要投入四千萬元到七千萬元之間。”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