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國足隊長 大器晚成的吳群立!

兩屆金球獎得主-吳群立


前國足隊長 大器晚成的吳群立!


前國足隊長 大器晚成的吳群立!


吳群立

生日:

1960年3月20日

籍貫:廣東廣州

場上位置:

左中鋒、前鋒

●代表中國國家隊(1985-1993)出場36次進6球

●1983年,代表廣東隊參加第五屆全國運動會,獲亞軍。

●1985年,代表中國二隊參加長城杯國際足球邀請賽,獲亞軍。

●1985年,代表中國參加神戶第十三屆大學生運動會,獲季軍。以6個入球名列射手榜頭名,獲得金靴獎。

●1987年,代表廣東隊參加第六屆全國運動會,獲冠軍。

●1991年,獲1990年度中國足壇獎金球獎、中國足球先生,李惠堂足球金獎,入選中國足球最佳陣容。

●1992年,率領廣州隊,參加全國甲級(A組)聯賽,獲亞軍。

●1992年,全年累計得票總數第一名、入選中國足球最佳陣容。

●1993年,任中國國家隊隊長。獲1993年度中國金球獎,榮膺中國足球先生。

●1993年,宣佈在內地退役。在廣州成立“吳群立足球培訓中心”。同年,加入香港南華足球隊。

●1999年,退出香港球壇。

●2001年11月,任廣州吉利隊領隊兼助理教練。

●2002年9月,任廣州香雪隊主教練,至賽季結束。

●2017年11月,當選廣州市海珠區足協會長

第一次,吳群立把珍而藏之廿多年的兩座金球獎獎盃從家中帶出來,在本次獨家專訪結束後,完成了這張史上首次前中國金球先生與兩座金球獎盃的獨家大合照。

57歲的“立仔”依然沒有忘記當年離開時說過的那句話,“總有一天,我會考慮回來的。”如今,這位前中國國家隊隊長、兩屆中國金球獎得主在旅美八載後,終於回到那片熟悉的祖國大地,在廣州海珠發掘和培養下一個“吳群立”,

“作為一名老足球人,尤其是廣州足球人,我還是很願意為廣州足球乾點事情!”

前國足隊長 大器晚成的吳群立!

【榮耀】足球精神需要傳承

1991年1月6日,吳群立以壓倒優勢的票數當選1990年中國足球“金球獎”得主。當時的金球獎是採用差額選舉的辦法由全國專門採訪足球運動的記者投票評選的。吳群立在全國65票當中,獲得43票。排在第二三位的是遼寧隊守門員傅玉斌和廣東隊前衛謝育新。

1993年12月28日,吳群立獲1993年度中國金球獎,榮膺中國足球先生。同年,宣佈在中國大陸退役,中國足協在廣州越秀山體育場為其舉行告別賽,是中國足球歷史上繼容志行之後第二位舉辦告別賽的足球運動員。


前國足隊長 大器晚成的吳群立!


▲吳群立在廣州越秀山的告別賽

體壇:作為兩屆中國金球獎得主,你認為要成為金球獎得主,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吳群立:我覺得我的金球獎也是比較走運吧。要成為一名好球員,不僅要球技好,還要講球品、球德,無論球場上還是球場下等各方面,都要讓大家都認同,不是你自己覺得做得好就夠了,而是要讓廣大觀眾、教練、新聞界等都認同你,這個榮譽才實至名歸。

體壇:當年你退役的時候,有人說,未來很多年都不會看到吳群立這種風格的球員了。

吳群立:因為每個球員都有自己的特點,我認為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球員,我可能某一方面做得好,但其他球員的一些優點可能你看不到,其實他比我做得更好。就像關公戰秦瓊,不同年代的球員是很難去比較的。作為一名好球員,還不能滿足於做好自己,還要樹立好的榜樣,把足球精神傳承下去,把金球精神傳承下去。

因為足球運動不是一個人的運動,而是一個團隊的運動。

體壇:在你心目中,誰最有希望獲得今年的中國金球獎呢?

吳群立:今年無論中超、亞冠還是足協盃,基本上是廣州恆大和上海上港兩支球隊唱主角,要說表現突出的,又得到公眾普遍認可的,像恆大的鄭智、馮瀟霆,上港的武磊,他們是這兩支球隊裡面表現最為出色的本土球員,也是在如今國家隊裡面挑起大梁的。不過,正如我之前說的,要成為金球獎得主,不是一兩個人說了算,而是需要得到大家的認同的。

【回首】大器晚成的“三級跳”

從全國分區賽(相當於丙級賽)“三級跳”到甲級聯賽,成為廣州隊主力、成為廣東省隊主力、入選國家隊。再到退役後赴香港爆發“第二春”,回廣州短暫擔任職業教練,於2007年遠赴美國。……吳群立的足球人生兜兜轉轉,大開大合地寫下了一段段精彩的篇章。


前國足隊長 大器晚成的吳群立!


▲1988年亞俱樂杯

前國足隊長 大器晚成的吳群立!

▲1991年1月19日,第13屆省港杯


前國足隊長 大器晚成的吳群立!


▲1991年7月,廣州對依波路

體壇:算下來,你的國腳生涯也有十年時間了,有哪些時刻是難以忘懷的?

吳群立:最難忘當然是1990年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最後階段,我們因為兩個黑色三分鐘而無緣意大利世界盃。

1989年的世界盃預選賽,我們出不了線真的可惜,當時我都說我不踢球了。我們1比0領先的時候,在比賽最後三分鐘丟兩個球,第一場是這樣,第二場也是這樣,很可惜。當時的比賽還是兩分制,對阿聯酋和卡塔爾那兩場黑色三分鐘,只要贏一場或者平兩場,我們就衝出去了。不是我們能力不行,就是因為疏忽。球隊雖然盡力了,但某個環節還是會犯錯了。我也記得自己犯的錯。太可惜了,當時無論個人技術能力或者綜合各方面的因素,我們完全有實力衝出亞洲。

體壇:1993年退役之後,你選擇去香港踢球,是出於什麼考慮?

吳群立:在1992年亞洲盃的時候,有日本球隊邀請我去踢球。早在1986年亞俱杯,日本就曾有球隊邀請過我。但一些其他原因,加上我太太在香港,她是香港人,所以後來我就去了香港踢球。另外,語言環境、生活環境更容易適應一點。

體壇:後來你也在國內有過一段執教的經歷,最後是什麼原因讓你選擇離開?

吳群立:因為我其實有想法去檢驗一下,自己踢球和做教練的經驗該怎麼去傳授、足球該怎麼去發展,因為自己的看法未必是對的。但環境差異比較大,適應不了,就只能自己選擇離開。

體壇:離開祖國,遠走美國,你的最大感受是什麼?

吳群立:在國外,自己可以靜下來。除了照顧兩個兒子,我們每星期和當地的華人球隊都有聯繫,包括參加當地聯賽。我們可以看到別人的足球和中國足球有什麼不同,包括青少年的培訓。國外更多是引導小朋友去享受踢球,而不是“填鴨式”的培訓。足球是一個創意運動,怎樣才能讓小朋友自己用腦筋去思考,包括技術、技能、戰術?而不是逼迫他去想。因為足球場上沒有錯與對,而是看你的應變能力。每一個案例都是由人去創造。就像下棋一樣,每一局都不一樣,足球就是學無止境,在足球場上能讓你學到的信息太多了。

體壇:在美國的時候,你還關心廣州足球、中國足球嗎?

吳群立:我一直都很留意中國足球,只有有直播,凌晨的賽事我也會去看。也會關注新聞。

體壇:現在的中國聯賽和你踢球的年代有很大不同,俱樂部的投入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外籍教練、外籍球員來中國,你認為這對於足球發展是好事還是壞事?

吳群立:現代足球是在不斷進化的,中超是一個商業性的職業化足球聯賽。現在很多外援主導了中超球隊的成績。環境和我們以前也不一樣,以前稱專業隊,大家都是為了愛好去參與足球。不是為了要賺多少錢而去簽約。當時代表球隊踢球,是多少工資就拿多少,我們很樂意去踢球。這是我們那個年代對足球有興趣的共同點,不會太多考慮個人利益。現在的職業足球,商業性是必然要考慮的因素。

體壇:為何中超發展那麼火爆,但中國男足成績還是強差人意?

吳群立:其實1994年職業聯賽開始後,很多人就著重了商業化足球,對青少年培訓疏忽了。本身,青訓如果繼續保持,中國足球會一步一步更好。每個地方每個國家,足球都不可能一步登天,應該要有一個方向,中國足球的發展應該立足於哪個方面?要適合中國人的文化、體質。

【未來】立足海珠深耕青訓

20多年前,在國內退役後,吳群立曾開辦一所非營利性的“吳群立足球培訓中心”。在香港退役後,拿到A級教練證的他定居在美國鳳凰城,在當地學校教授一群八九歲的華人子弟踢球。當地曾希望他能夠執教當地中學的球隊,但吳群立沒有接受當地的邀請。

“作為一名老足球人,尤其是廣州足球人,我還是很願意為廣州足球乾點事情!”在見證自己成長的廣州市海珠區,吳群立的夢想,如今正一步步成為現實。


前國足隊長 大器晚成的吳群立!


前國足隊長 大器晚成的吳群立!


體壇:這些年你一直在致力足球青訓,對於現在廣州足球、中國足球的青訓,你有什麼看法?

吳群立:這一年多,我很留意看小朋友的賽事、新聞等,也看到了一些不應該存在於小朋友身上的事。比如孩子這麼小,教練就教他們做假。小朋友是一張白紙,大人灌輸他什麼思想,可能就造就他未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常說,教壞三天,教好三年。不同的年紀就灌輸不同的東西,特別要注意量力而行,要循序漸進。

體壇:現在中國足壇越來越多足球青訓的機構,學校範圍的校園足球也開展得紅紅火火,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吳群立:現在很多青訓俱樂部、校園足球,都是在做自己想做的東西。有那麼多人做足球,讓更多人參與,這是好事。希望能夠讓小朋友對足球產生興趣,這是最重要的。

我經常說引導,怎麼引導小朋友去踢球,同時讓踢球和學業相互促進。讓小孩子的德、智、體、美等方面都得到發展。踢球好不好不重要,能不能成為職業球員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踢球,讓孩子將來走入社會可以做一個好人。這其實也是家長和社會最希望看到的。

體壇:自己的未來有什麼計劃嗎?

吳群立:接下來海珠區會成立足協,感謝海珠區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厚愛。未來的三四年,特別是下一屆市運會,我們要重新選拔球員,重新去每個學校去找人,找一些尖子回來培訓,為未來做準備。另外,還有要通過社區足球,讓海珠區整個大家庭的足球運動,有更多人參與進來,包括政府參與,這個勢在必行。還有就是海珠區內各中小學校的支持,海珠區文廣新局的支持,爭取社會各界人士、企業的支持等。也許海珠區在中國地圖上只是很小的一個地方,但我們希望做一盞燈,能帶來一個面的影響。當然,家長的支持是最重要。我們不希望推卸責任,而是要把責任負責起來,令海珠區所有喜歡足球的小朋友都健康成長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