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知識知多少?玩單反的收了,免得單反玩成傻瓜機

單反相機拍照知識和技巧

單反相機的獨特優勢在鏡頭上,玩單反的人必然會有多個鏡頭,定焦拍人像,廣角相機拍風景,長焦拍紀實等等,在入門單反行列後需要懂得基本的知識和拍攝技巧.

1、拍靜止的小東西的特寫,如花、鳥、蟲:

用Av檔,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儘量在1m以內拍攝,使背景虛化!

光線好的話,iso100,光線不好的話,iso最好400以內。

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較大的光圈(f5.6以內)、50mm以上的焦距,拍攝距離視全身、半身、大頭照而定,使背景虛化,使用Av檔!

光線好,iso100,光線不好,iso400以內。

運動中的人使用追拍,體現運動感(詳見下面的運動物體的拍攝)!

3、拍景:

Av檔,使用適當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隨便,但是,一般廣角端都有畸變,酌情使用。

4、拍夜景:

上三腳架,Av檔,自定義白平衡或白熾燈,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燈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預升功能,減少按快門後,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機震;並用揹帶上的那個方蓋子,蓋住取景器,以免雜光從後面進入影響畫質;iso200以內,儘量使曝光時間加長,這樣可以使一些無意走過的人從畫面消失,不留下痕跡,淨化場景!

例如拍一個廣場,人來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這樣,曝光時間就會很長,那麼,走動的人影,不會留在照片上!廣場將會很乾淨!

5、拍煙花:

使用快門線,B快門,可以拍出多煙花重疊的效果!

6、拍運行的東西:

光線好的情況:Av檔,光圈大小酌情處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淺景深的效果;

想拍很有動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檔,快門1/30左右,對焦按快門的同時,鏡頭以合適的速度追著對象移動,會出很動感的效果!

光線不好的情況:只能酌情處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噴泉:

使用Tv檔,1/50左右的快門速度,可以拍出緞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門,噴泉拍出來就都是不連續的水滴了!

8、夜間人像留影:

上三腳架,調節白平衡,自動或自定義白平衡;iso100-400;Av檔,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閃光,後簾閃光模式;此時,閃光燈會閃兩次,按下快門閃一次,曝光結束前會再閃一次,所以在閃兩次前,人不要離開。

這樣拍出來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於背景曝光不足而過暗。

Av光圈優先技巧:

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門,不然別開最大光圈拍。

2.拍風景請儘量使用F8~F11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靜物特寫可使用最大光圈縮1~2級之光圈。

4.安全快門請儘量控制在焦距倒數以上.廣角端快門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較保險.若快門不足請提高光圈或ISO。

測光方式:

1.測光不要對著天空,不要對著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間值。

2.依照你拍的題材,善用測光模式(權衡測光.點測光.中央重點測光...)。

3.若遇到測光抓不準的時候,請用AE lock 對身邊灰色的東西曝光鎖定後再來拍攝。

4.儘量別對白色或黑色物體測光,不然就請記得黑要減EV、白要加EV。

EV 即曝光補償

曝光補償也是一種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見在±2-3EV左右,如果環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調整為+1EV、+2EV)以突顯畫面的清晰度。

小型數碼相機大多通過菜單來調節曝光補償

數碼相機在拍攝的過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門,液晶屏上就會顯示和最終效果圖差不多的圖片,對焦,曝光一切啟動。這個時候的曝光,正是最終圖片的曝光度。圖片如果明顯偏亮或偏暗,說明相機的自動測光準確度有較大偏差,要強制進行曝光補償,不過有的時候,拍攝時顯示的亮度與實際拍攝結果有一定出入。數碼相機可以在拍攝後立即瀏覽畫面,此時,可以更加準確地看到拍攝出來的畫面的明暗程度,不會再有出入。如果拍攝結果明顯偏亮或偏暗,則要重新拍攝,強制進行曝光補償。

拍攝環境比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閃光燈無法起作用時,可對曝光進行補償,適當增加曝光量。進行曝光補償的時候,如果照片過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當於攝入的光線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過亮,要減小EV值,EV值每減小1.0,相當於攝入的光線量減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機的補償間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單位來調節。

被拍攝的白色物體在照片裡看起來是灰色或不夠白的時候,要增加曝光量,簡單的說就是“越白越加”,這似乎與曝光的基本原則和習慣是背道而馳的,其實不然,這是因為相機的測光往往以中心的主體為偏重,白色的主體會讓相機誤以為很環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這也是多數初學者易犯的通病。

由於相機的快門時間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並非總是能達到2EV的調整範圍,因此曝光補償也不是萬能的,在過於暗的環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時要考慮配合閃光燈或增加相機的ISO感光靈敏度來提高畫面亮度。

一般的說,景物亮度對比越小,曝光越準確,反之則偏差加大。相機的檔次有高有低,檔次高的,測光就比較準確,低的則偏差也會加大。如果是傳統相機,膠捲的寬容度是比較大的,曝光的偏差在一定範圍內不會有大問題,但是數碼相機的CCD寬容度就比較小,輕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響整體的效果。

總而言之,曝光補償的調節是經驗加上對顏色的敏銳度所決定的,用戶一定要多比較不同曝光補償下的圖片質量,清晰度、還原度和噪點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圖片。

注:

佳能說明書上的光圈是指F數值,光圈越大,景深越大。

一般人們所說的光圈是指光圈孔徑,和F數值成反比,光圈(孔徑)越大,景深越小。

Av--光圈優先自動曝光。

Tv--快門優先自動曝光

AE-自動曝光

AF-自動對焦

AF-S--和SAF應該一樣,是單次自動對焦相對的是連續自動對焦。

MAF-監控AF,這個模式可以縮短對焦所需的時間。相機在快門按鈕按下一半之前就會調整焦點,讓您以調整好的焦點進行構圖。將快門按鈕按下一半,而且af 鎖定完成時,焦點會被鎖定。

EV-曝光值,通常在進行曝光補償時會用到這個術語。

ISO-感光度,感光度每差一檔,相當於光圈或者快門相應的一檔曝光值。

單反相機39種攝影基本功訓練

單反知識知多少?玩單反的收了,免得單反玩成傻瓜機


第一單元:攝影基本功訓練

訓練1、全景深練習

被攝體:一般風景、花卉、城市建築等衝擊力較強的景物。

要 求:畫面全部實焦。

建 議:首先使用廣角鏡頭:24MM—35MM拍攝,光圈:F11—16,光圈優先AE模式。

訓練2、單體對焦練習

要 求:只把焦點對在主要被攝體上,淺景深。

建 議:中望遠鏡頭:85MM以上,光圈F5.6或更大,光圈優先AE模式。

訓練3、定格練習

被攝體:體育運動項目、行走著的汽車、火車、流動著的水、瀑布等。

要 求:將激烈運動著的被攝體的瞬間動作或瞬間表情記錄下來。

建 議:高速快門1/1000秒以上、快門速度優先AE模式。

訓練4、動感練習

被攝體:體育運動項目、動態的人、流動著的水、瀑布等。

要 求: 運動員和動態人的身體的一部分虛化或動體實背景虛,流動著的水,瀑布等有流線感。

建 議:慢速快門1/15秒-11秒,先從1/30秒開始練習,然後1/15、1/8、1/4、1/2、1秒逐段練習,使用三腳架。

訓練5、取景練習

要 求:突出主題,畫面簡練,能傳達出被攝場景的氣氛,此項訓練是構圖訓練的基矗。

建 議:望遠鏡頭,大光圈。

訓練6、特寫練習

被攝體:花卉、靜物、昆蟲等。

要 求: 被攝體佔畫面的比例儘量大,突出被攝體的形狀和有趣的部分,高清晰度。

建 議: 使用微距鏡頭或微距功能及近攝接圈,最短攝影距離,鏡頭與被攝體保持平行,使用三腳架及快門線。

單反知識知多少?玩單反的收了,免得單反玩成傻瓜機


訓練7、各種焦距鏡頭(鏡頭各焦段)的使用練習

利用各種焦距鏡頭(鏡頭各焦段)進行拍攝練習,藉此瞭解鏡頭各個焦距的特點,理解畫角及透視關係,活用各焦距段的不同景深。

標準鏡頭: 焦距50MM左右的鏡頭——極其自然,沒有誇張。

廣角鏡頭: 焦距35MM以下的鏡頭——強調遠近感。

中望遠鏡頭:焦距為85MM~135MM的鏡頭——與人眼最接近的透視(遠近)感,能正確體現被攝體的形狀,多用於人像攝影。

望遠鏡頭:焦距為200MM以上的鏡頭——很少遠近感,有壓縮效果。(易抖動,儘量使用三腳架)

單反知識知多少?玩單反的收了,免得單反玩成傻瓜機


第二單元:畫面構成和構圖訓練

練習8、橫、縱位構圖

被攝體:景物、山河、建築、人物等。

要 求: 用橫位構圖表現穩定感和寬闊感,用縱位構圖表現縱深感和高度感,畫面不能有無用的空間。

建 議:1、對同一被攝體分別用橫、縱位構圖法拍攝,比較作品的不同感受。

2、橫位構圖表現安定感時使用標準焦點以上的鏡頭,表現寬闊感時使用廣角鏡頭。

3、縱位構圖表現縱深感與高度感時使用廣角鏡頭,注意畫面中近景與遠景的位置配置,構圖時應特別注意水平與垂直,使用三腳架。

練習9、三角形構圖

被攝體:三角形或類似三角形的景物,建築,人物造型等。

要 求: 利用三角形在畫面中不同的位置配置,表現穩定感、躍動感、高度感和寬闊感。

建 議:1、畫面中有容易識別的三角形造型,三角形構成的複數物體焦點要實,要有平衡感。

2、高樓大廈和道路等高大細長的景物時使用20MM以下的廣角鏡頭。

3、使用景深預測功能。

單反知識知多少?玩單反的收了,免得單反玩成傻瓜機


練習10、對稱形構圖

被攝體:所有具有對稱構圖性質的景物、人物造型、建築等。

要 求:利用上下左右對稱構圖,表現穩定感和超現實意境。

建 議:1、選擇優美的對稱形,對稱形的兩邊焦點都要實,每個對稱形表現要明顯。

2、儘量使用標準焦點以上的鏡頭,使用光角鏡頭時要注意相機與被攝體保持平行。

3、拍攝岸邊與水中的對稱構圖景物時使用偏光鏡。

4、求全景深不得不用小光圈時使用三腳架。

練習11、垂直、水平構圖

被攝體:風景、建築等。

要 求:畫面中表現由多條平行或垂直線條構成的單純美。

建 議:畫面構成的線條要保持水平或垂直,線條要美,水平或垂直線條造型要佈滿全畫面,使用三腳架。

練習12、S形、斜線構圖

被攝體:具有S形或斜線構成的道路、河流、山巒、都市內的橋樑和道路等。

要 求:用S形表現縱深感,用斜線表現外展的廣闊感和動感,S形要通達畫面的兩端,中途斷了的話前面要有空間構成。

建 議:S形及斜線的配置要有平衡感,要仔細感覺作品是否有縱深感和廣闊感,被攝體是否清晰,主題要突出。

單反知識知多少?玩單反的收了,免得單反玩成傻瓜機


練習13、黃金分割法構圖

被攝體:任何均可

要 求:被表現的主體要處在分割點、線上或附近,構圖要平衡,被攝體要突出,畫面中不能有多餘的部分存在。

建 議:首先按自己的想法構圖,然後再活用黃金分割法。

第三單元:用光訓練1

練習14、晝間閃光燈曝光補償

被攝體:人物、花卉、寵物、小範圍自然景色、靜物等近距離小範圍景物。

要 求:當以上被攝體處於逆光、側逆光並周圍光線強於被攝體時或被攝體處於晝間陰暗處時使用。

建 議:用閃光燈同步速度測光(平均測光)取得光圈值,然後用閃光燈的指數除以光圈值得到拍攝距離,就能得到曝光準確的照片。 例如:相機的閃光同步是1/125秒,用相機的自動測光得到的F值16,閃光燈的指數(GN)是40,即40÷16(F)=2.5M,這時的拍攝距離為2.5米。已知閃光指數(GN)和距離求光圈(F)時用閃光燈指數除以距離求得光圈(F)。 即:GN÷距離=F。

單反知識知多少?玩單反的收了,免得單反玩成傻瓜機


練習15、利用閃光燈體現作品的立體感

被攝體:人物、花卉、寵物、靜物等。

要 求:使用外置閃光燈並利用連線使閃光燈離開相機,從斜上方或背後投光製造立體感,也可以投到天花板或利用反光板製造折射的柔光,具體投光方法與方向按自己意圖具體安排,但是要儘量避免重陰影。

建 議:可能的情況下儘量嘗試各種投光方式及曝光補償所製造出來的立體感覺。

練習16、室內及夜晚燈光攝影

被攝體:室內燈光下的集會以及城市燈光夜景等。

要 求:利用色溫在室內及夜燈下製造肉眼見不到的獨特(泛紅)氛圍。

建 議:畫面內的光線佈置儘量均勻,鏡頭附近最好沒有強光源並不能有強光射進鏡頭,拍靜物時使用三腳架,抓拍時最好使用ISO400的膠捲。如果希望得到忠實於原色的作品,使用80A濾鏡矯正色溫,曝光不能有過。

參 考:色溫:白日晴天=5500K,白日陰天=6500K,早晚=4500K,一般燈光=2800K。

練習17、朝陽、夕陽、夜景

被攝體:朝陽、夕陽下的山巒、海岸線、自然風光及夜景。

要 求:要充分體現朝夕的氛圍,再現朝夕夜景的絢麗景色,不能有多餘的物體進入畫面,最好沒有暈光。

建 議:使用手動,基本上光圈為F8~11左右,AE光圈優先,遠景時焦點調到無限遠,10M以內對點光源等最容易看清楚的物體上對蕉,使用三腳架,可以考慮多次曝光。

練習18、白色物體

被攝體:雪景、白色沙灘、白色花卉等白色物體。

要 求:清晰再現白色物體的質感與色調。

建 議:根據實測曝光量適當曝光補償,補償量根據白色物體佔畫面的比例和你要表現作品的意圖一般為0.5~1.5EV之間,畫面中黑白物體相間時根據各佔比例調整。

單反知識知多少?玩單反的收了,免得單反玩成傻瓜機


第四單元:用光訓練2

練習19、逆光(透射光)的運用

被攝體:光線從背後照射的人物、風景、花卉、靜物及抓拍等。

要 求:充分利用逆光的特點製造透明感和立體感,注意被攝體與背景的亮度平衡及不能有創作意圖以外的光暈產生。

建 議:使用曝光補償以及反光板,曝光補償量有+0.5、+1.0、+1.5、+2.0EV等,補償越大,被攝主題越亮,如果把握不好曝光補償量,可以分段補償各拍一張以上以保證拍攝成功。

練習20、側光的運用

被攝體:與此種光線有關的人物、風景、花卉、植物、寵物以及抓拍。

要 求:充分活用陰影的效果,使畫面的氛圍符合自己的拍攝意圖,通過練習提高對光的敏感性。

建 議:拍攝時從順光、側光、斜策光、半逆光、逆光的順序去觀察被攝體,並注意側光與逆光所製造出的物體立體感之差別,如利用強側光可塑造男人的剛毅,弱側光可營造女人的溫柔等,使用遮光罩。

練習21、林中點光與瀉光的運用

被攝體:具有瀉光特點的林中、陰天下的風景如山巒、江和湖海的水面等。

要 求:充分利用點、瀉光的特點營造出印象深刻和感動人的氛圍。

建 議:注意光比範圍及曝光量的掌握,明暗差要適當,用點測光方式測得明處與暗處的曝光量後取中間值進行最後的曝光。

練習22、極端曝光的應用

被攝體:想要高調錶現(陰影淡的)或低調錶現(反差大的)的一切被攝題材。

要 求:攝影意圖以及主題要鮮明,要考慮採用高調或低調的必要性,被攝體的所具有的氛圍要協調。

建 議:高調的曝光補償從0~+2.0,低調的曝光補償從0~-2.0,通過分段曝光,掌握在各種條件下的曝光補償所帶來的效果。

練習23、光的軌跡

被攝體:夜間流動的車、船、星空、焰火等。

要 求:流暢地表現光的流動,光的流線色彩、形狀、大小與周圍的氣氛要協調,曝光要適當。

建 議:利用平均測光與中央部分重點測光模式,也可以把光圈設定為F4或F5.6,曝光為30秒至2分鐘(可用B門),焰火一般使用ISO100膠片,光圈在F5.6~F11之間,星空的曝光時間最長可到1~2小時,以上均使三腳架。

練習24、有燈光照明的物體

被攝體:都市內夜間被燈光照亮的建築以及植物等。

要 求:取景角度要體現被攝體的魅力,選擇能夠充分表現氣氛的曝光,畫面中主體的所佔比例要適當。

建 議:使用三腳架、快門線,使用手動模式,B門或T門,使用曝光補償+0.5—1.5EV。注意構圖時畫面中最亮部分與最暗部分,避免亮度相差懸殊,長時間曝光時注意倒易失律問題,使用廣角鏡頭。

第五單元:強調色彩的訓練

練習25、26、27、28、29、30分別以紅色、藍色、黃色、綠色、白色、黑色為主要特徵的被攝體做表現主題的練習。

被攝體:具有以上顏色的各類物體及顏色著裝的人物、花卉等。

要 求:要表現出以上個種顏色的鮮明特徵,把握好色調、明亮度、飽和度這色彩的三要素。

建 議:注意冷暖色的表現,可能的話使用濾色鏡,使用包圍式攝影法體驗曝光補償對色彩表現的作用。

練習31、表現水的透明感

被攝體:與水有關的任何物體。

要 求:在表現水透明感的同時注意作品的整體表現。

建 議:注意水面的光反射,使用PL鏡,使用時旋轉PL鏡找到最佳表現。

練習32、色彩對比

被攝體:各種顏色摻雜形成對比的田野、公園、建築群等。

要 求:利用色彩對比增強作品的感染力。

建 議:不要使太多的色彩進入畫面,形成對比色彩的亮度差越大對比度越強,明亮色與形成對比的暗色容易醒目,同一顏色的實焦點處與虛焦點處可以形成對比。

練習33、黑白攝影

被攝體:任何物體、人物等。

要 求:主題與背景的關係性,理解黑白攝影作品的特性。

建 議:有必要了解彩色變成黑白後的具體變化,既把紅色當做濃黑、黃色當做灰色考慮等,並瞭解與灰階的關係。

練習34、單色調的表現

被攝體:大自然中的群生植物、大面積單色花卉、色調統一的室內房廳等。

要 求:有效使用統一的色調,構圖平衡,充分掌握色彩的濃淡度。

建 議:注意色彩的飽和度,使畫面內的色彩表現有張有弛,使用色溫濾鏡。

第六單元:表現動感與感情的訓練

練習35、動感的表現

被攝體:體育運動、動物、紀念活動、花草、河流等。

要 求:充分記錄並表現運動的物體或人,表現出運動著的力量感和動態美,合理構圖,掌握適合被攝場景的快門和按快門的時機。

建 議:如果條件允許,儘量使用快門優先模式,定格高速運動時使用快門速度為1/500-1/1000秒,表現流動感時使用1/15-1/4秒,追拍時可使用1/15或1/30秒。

練習36、臨場感的表現

被攝體:火災及事故現場、祭祀活動、儀式、自然氣象狀況等。

要 求:儘量表現臨場感,使人身臨其境,即使是較平凡的被攝體,也要利用技術與器材製造出臨場感。

建 議:儘量接近被攝體使用超廣角或望遠鏡頭,光圈使用F11、F16、F22求大景深。表現自然氣象狀況如颱風、大雨、霧、急流時使用三腳架,快門1/8、1/4、1/2秒優先,並可使用包圍式拍攝法。

練習37、寂靜感的表現

被攝體:自然風光。

要 求:攝影者自身要寧靜安穩,選擇最佳的拍攝時間和天氣,選擇穩定簡潔且容易傳達靜感的構圖方式。

建 議:拍攝時間最好在黎明、傍晚、明月夜、雨天、霧、雪天等。選擇對稱、三角形等增加寂靜感,構圖要橫平豎直,不能有傾斜以強調集中感和穩定感,使用三腳架。

練習38、感情的表現

被攝體:人、動物的臉部特寫與身體(動作的瞬間抓拍)。

要 求:掌握最佳快門時機,做到與被攝人或動物心感相通,除臉部外也要注意其他肢體的表現與主題相吻合,注意構圖的各個細節。

建 議:先從身邊的人特別是小孩和寵物開始練習,平時多多注意他們(它們)的喜怒哀樂,並找出有趣的特點,然後利用望遠鏡頭在被攝人或動物不注意的時候抓拍,開始練習時儘量利用自動模式。


練習39拍出絕對清晰的照片

攝影師來說,最令人鬱悶的事情之一就是在外出拍攝回來之後,發現很多很棒的照片卻不夠清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文列舉了7樣幫助攝影師拍出真正清晰的照片的要素。

三腳架

只要提到清晰的照片,首先就要想到三腳架。一支可靠的三腳架給相機提供了一個穩固的平臺,可以極大地提高照片的銳度。

單反知識知多少?玩單反的收了,免得單反玩成傻瓜機


Ron Bigelow作品

三腳架負重

一支三腳架是一個好的開始。不過,給三腳架加上一些負重可以使其更加穩固。多數三腳架在中軸底部都有設計用來懸掛重物的機構,用於給三腳架負重。一個簡單的辦法是隨身攜帶一個小的網兜,給裡面裝滿石頭之類的東西掛在三腳架上即可。即使三腳架沒有專用機構,在中軸掛上相機包也可以代替。

快門控制

僅僅把相機放在三腳架上並不意味著相機已經足夠穩固。按下快門的動作也會產生震動從而影響照片銳度。解決方法非常簡單,即使用遠程快門,在控制快門時無需接觸機身。快門線或無線快門都可以做到這一點。

反光鏡預升

即使已經使用了三腳架,三腳架也加上了負重,還使用了快門線,畫質仍然會受到相機反光鏡升起產生的震動影響。當快門速度在1/30s到1s之間時,這個因素會成為影響照片銳度的重要原因。

使用相機提供的反光鏡預升功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啟用該功能後,第一次按下快門反光鏡會升起,第二次按下快門才真正釋放快門,此時已經消除了反光鏡震動。

光圈

一般中間的光圈值(比如f/8)擁有最佳的銳度。更大的光圈會因像差而使畫面變軟,更小的光圈則由於衍射造成畫面偏軟。

快門速度

雖然三腳架消除了相機的移動,不過被攝體卻可能存在移動。所以,快門速度應該足夠快到能夠凝固住被攝體。這又要求使用較大的光圈來滿足曝光需要。

單反知識知多少?玩單反的收了,免得單反玩成傻瓜機


Ron Bigelow作品

ISO感光度

提高ISO感光度可以進一步提高快門速度,有助於拍攝足夠清晰的照片。

掌握以上幾點,你就可以拍出真正清晰的照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