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居客倒闭!揭秘优居客“猝死”前留下的惊世遗言

业内号称“小土巴兔”的优居客11月26日突然对外宣布因为经营不善开始清算,500多名聚集在优居客楼下,讨钱的讨钱,讨工程中断问题说法的讨说法。

一石激起千层浪。要知道,优居客不是一家小公司,就规模和体量而言,优居客在上海互联网家装平台市场上数一数二。关键是,目前有600家商户托管在优居客的资金下落不明,涉案金额保守估计有几个亿。


优居客倒闭!揭秘优居客“猝死”前留下的惊世遗言



优居客也曾辉煌一时,与齐家网、土巴兔不能说是并驾齐驱,也算家装平台的佼佼者。

2015年,针对“装修施工管理混乱、质量难以控制”的难题,优居客推出装修全程托管业务,备受好评;同时与银行联手推出家装免息贷款,最高50万;

2016年获得数百万融资;

2017年,优居客发布同名APP,有12%-18%的装修返利等诱人之处;

2017年底,优居客开创了新的服务模式,与数千家家居品牌联合开启个性化家居定制服务;

截至2018年1月3日,优居客累计服务业主已经达到701099位。

但是就是这样一家看上去蒸蒸日上的家装平台,在2018年的家装寒冬也难逃一劫。

所有的辉煌都如镜花水月,化为泡影。一纸公告宣布了了优居客的“猝死”:


优居客倒闭!揭秘优居客“猝死”前留下的惊世遗言



从2013年成立,到发展小有规模,到最后落得一纸停业公告的结局,怎么都有种“风云瞬变,世事无常”的悲凉。

尽管可悲可叹,却终究掩盖不了失败的事实和结局,令人心惊的是,优居客的倒闭并不是个例,一号家居网跑路、我爱我家沦陷、苹果装饰溃败等一系列倒闭事件不停发酵,这波倒下去的装企犹如在整个行业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惊醒了无数同行的深思。

我们不得不问一句“行业寒冬”真的来了吗,它何时能够熬过去?还有倒下的下一个吗?下一个是谁?

一个巴掌拍不响,在此之前,背后肯定还有无数个将这批倒下去的装企从一沼平地推向风口浪尖的“巴掌”。

透过倒闭的表象,我们或许可以看清一些行业背后存在的本质问题。

不自知的财政危机:寅吃卯粮


有匿名网友爆料,优居客曾有挪用业主装修贷款放贷,之后逾期未还的行为。

1

挪用预付款,补不完的财政漏洞

而就在11月初,优居客还在相关媒体投放文章,宣传其“淘宝版”装修模式,同时做出“拒绝偷工减料,拒绝拖延工期,拒绝携装修款逃跑”的承诺。

优居客的“淘宝版”装修模式即资金托管服务,让业主装修款不再付给装修公司,而是放在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行账户里,按照工程进度、验收质量,经业主同意付款,再由银行分批付款给装修公司。

这本来是出于对消费者的保护措施,理论上是值得鼓励的。但据不少业内人士反映,推出这种模式的部分平台借着分期付款的旗号,在过程中存在对装饰公司无故扣款、押款,管理费、监理费、质保金、材料费

等各种名头。

这样的结果是,装修公司上期工程结束之后,下期工程款项不能完整、及时到账,导致供应链紧张、工期延误、消费者投诉增多,甚至需要企业借钱垫款,最后导致资金断裂。

有行业人士猜测分析,优居客或许就踩在了“挪用预付款”这颗雷上面。

2

现金流很多,但就是不赚钱

不难发现,行业很多装企的倒闭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寅吃卯粮”。

大多数装企老板都不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采用的通常是记账式财务,而非运营式财务。这就埋下了一个极大的隐患。(详情点击查看往期热文☞

《苹果装饰留下的死亡魔咒:别让装修公司在财务上死得不明不白》

实际上,装企由于其行业的自身特性,其财务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要超过很多其它行业。

装企在财务管理方面有这样几个特点:

1、客户数量众多,大量交易均为现金往来。

2、相应时间内应收款少,但应付款数量巨大。

3、交易时间分散,现金往来时间在一个会计月度中均有往来发生。

装企的现金流相对是充裕的,大量的款项均是以现金形式出现的,在一个时期内,手上所掌握的现金流甚至会超过其企业所有资产总和。


很多家装老板,做了一整年,居然不知道自己企业利润的具体数字,也不知道有多少应付款存在,更无法算清楚每个月度的具体经营情况,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感觉来摸石头过河。

3

低价营销,成本都捞不回


李波(化名)是一位在优居客工作多年的老员工,据他介绍,优居客的一般流程是,业主和装修公司作为甲乙双方在平台签单之后,甲方需要根据乙方评估的报价合同将全款的90%转账给丙方优居客代为托管,剩余10%直接支付乙方作为押金,再委托丙方根据乙方的施工进度,将尾款分阶段支付。

优居客的主要收入为每单200元-500元不等的信息费和全款3%的佣金,外加来自于甲方托管金的少量利息。而优居客除了要养活这么多员工和维持正常经营以外,为了尽快扩大市场份额,还常常需要支付高昂的广告、营销费用,外加延期提供给业主0-30%不等的现金返利。


优居客倒闭!揭秘优居客“猝死”前留下的惊世遗言


以单个订单简单计算,假设订单金额50万元,优居客只能从乙方收取最多1.55万元,如果支付10%的现金返利给甲方,这次交易的净收入就是-3.45万元。

优居客此次资金链断裂更像是一场“昨日重现”,出现过不止一次。2017年12月时,优居客已开始拖欠不少商家的尾款,因此那段时间不断有商家上门讨债。不过,优居客最终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加大签单力度,让新资金不断补充进来,公司挺了过来。

李波表示,“大约从今年7月份开始,加盟商的尾款再次被拖欠,拖欠时间长达一月之久,公司聚集的债权人越来越多。为了维护公司运转、缓解资金压力,推出各种营销手段又成为公司运营的常态,甚至祭出了30%的高额返点。如此,公司又磕磕绊绊地挺过了数月。”

拆了东墙补西墙,最终,优居客还是撑不过这个寒冬。

前期通过各种低价营销,产生大量客单订金,短时间内现金流入达50万、100万、200万甚至更多。但这些只是订金,不是全款。施工团队能否保证年底收回所有客户的全款?年底的营业额能否抵消供应商欠款、工人成本等等?这些在现金流中都是无法体现的。

另外,企业营销能力突出的话,年底也能继续获得新的客单和订金,用明年的订金来填补今年的供应商欠款和工人支出。这会让装企老板产生公司资金健康的假象,继而不断开分公司扩大规模,加大广告营销投入成本,每家分公司继续复制总公司的模式,生意一直在做,就是不挣钱!

这就是不少装企容易深陷的资金链游戏——借新钱,还旧债,以此往复,最终,企业就是这样被玩完的。

优居客倒闭!揭秘优居客“猝死”前留下的惊世遗言


更可怕的是,遭受了今年的“倒闭潮”,“先进货、后付款”的潜规则正遭受极大的挑战,装企的现金流面临巨大压力,任何风吹草动的苗头都会在如今的互联网上大力发酵,下游的供应商、施工队和消费者就会闻风而动,一场催款风暴就足够压垮岌岌可危的装企。

即便是苹果装饰这样的国内知名装修公司,依旧存在被现金流迷惑的问题,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缺乏核心竞争力:无止境的价格战

据了解,包装成互联网家装平台的优居客本质上是一个中介平台,不负责施工,只是监督施工方的质量,监管业主的资金。

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优居客通过低价政策吸引大量业主。这一步的确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2017年中国婚博会上,优居客摆了将近200平的展厅,现场就打出了12%高额返利的大幅背景板宣传。


优居客倒闭!揭秘优居客“猝死”前留下的惊世遗言



这招相当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排除有大量业主,看中高额返利,签合同打款。

在优居客的官网上可以发现不少“免费”的字眼,包括免费推荐定制公司、免费节点监理、免费装修顾问和免息家装分期。


优居客倒闭!揭秘优居客“猝死”前留下的惊世遗言


后面,优居客更是不断提高返利点,可想而知,对于那些有切实装修需求的消费者来说,这应该也是个不小的诱惑。

优居客倒闭!揭秘优居客“猝死”前留下的惊世遗言


优居客一方面烧钱做广告,一方面给用户返利,它哪里有这么多的钱。

优居客的“返利”是针对选择其装修全程托管服务的业主推出的营销模式,用户选择全程托管服务后,一次性将装修款交由优居客平台托管,优居客按照工程节点验收分批付给装修公司,并在两年时间分24期给业主返还装修金的12%,三年36期返还18%。

羊毛出在羊身上。

原本装企身上就承担着高租金压力、高人力费用、高材料成本三座大山。现如今没有充分竞争力的情况下,为了吸引更多流量,只能被迫加入价格战的竞争中。

曾经入驻过优居客的XX装饰刘工(化名)表示,优居客平台上的装修公司和用户80%是偏中低端的。“他们(优居客)利用大幅度的优惠吸引了大批贪图便宜的低端消费者,装饰公司为了签单普遍都是先压低报价再后期增项,不增项的话肯定是要亏本的。

利润不够,后期增项来凑,用户不同意增项,那就换低价的次等材料。

价格战导致的后果就是恶性营销,就是忽略用户的需求,只把用户当成现金流的来源。把获取现金流当成营销第一要务,想尽办法获取用户的现金流。用户真正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家?这个最本质的需求被放到了最不重要的位置。(该分析只针对部分装企,并非指所有装企)

缺乏监管:波及面积广


缺乏监管也是这类企业尤为严重的问题。总体来看,优居客的停业和许多平台类公司极为相似,过度利用金融后留下很大的资金“烂摊子”,对上下游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优居客这一波解散,一些装修公司可能牵扯进去二三十万,这种资金对一些小公司来说可能影响其生存。更严重的是连锁反应——装修公司拿不到钱,下游的材料商就拿不到钱,受损的面更大。”某装修公司人士直言。

除了财政监管,施工过程中的监管也不到位。家装系统链条太长,信息过大,业主不懂装修、陌生消费,使得装修公司、工长、设计师及建材家具商等信息撮合的平台模式诞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平台的好处就是可以快速撮合交易,虽然成单率可能很低,但由于用户规模足够大,成单规模也较大。而装修成败的关键在于落地服务,落地服务要做好,就要求平台方介入,而作为主要承担交易撮合的平台方,介入装修工程管控绝非易事。

在上海装潢网装修投诉页面上,可以看到优居客的投诉占据了大部分页面。


优居客倒闭!揭秘优居客“猝死”前留下的惊世遗言


用传统方式做整装,找死!

优居客最初是靠流量起家的,随着流量的逐日溢价与竞争对手的崛起,优居客陷入增长停滞期,这时候开始向家装后端的产业链延伸,企图在一站式装修上找到新的盈利点,这时候的优居客开始尝试整装。

但透过本质看,优居客也只是简单地把供应链和装修公司整合在一起。而单单就供应链整合这一块,就极其考验企业的实力。后期的实际落地力和交付能力更是转型整装能否成功的关键。从上文中谈及的投诉量可知,优居客的模式并不可取,用传统方式转型做整装,无疑是找死!

装修始终都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存在,业主要关心的是是否能够方便地找到拥有对应需求装修服务的公司,是否能够获得心仪的装修效果。只有真正做到各个环节的细致把控,落地成功了,才能为最后的好交付打下基础。


总结反思


2018年,家居家装行业正在发生比较微妙而又剧烈的变化。对于倒闭的企业,大致总结了几点反思:

1)家装行业依靠讲故事拼概念烧资本打公关战是不可能成功的,最后都要回到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原点,唯有品质交付才是出路;

2)家装行业是一个足够慢的行业,不要指望资本进场快速催熟,然后疯狂收割,这个赛道的韭菜有且只有一茬,而且韭菜量很少;

3)只有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会陷入“不得不打价格战”的泥潭当中,忽视成本、效率与体验,那接下来的淘汰赛当中,也会是首当其冲被刷下去的。

4)整装是行业趋势,然而用传统的方式做,败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5)要理性,要谨慎,切勿盲目乐观,不要心存侥幸!优居客的倒闭不是结束,它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优居客倒闭!揭秘优居客“猝死”前留下的惊世遗言


企业存活的秘诀不但在于冒险,更在于避险。企业展开的秘诀就是要在冬天谈春天的暖和,春天谈冬天的冰冷。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未雨绸缪。

或许,在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期后,这个曾经备受诟病的行业该到了洗牌的时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