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繩命”陪孩子做作業的笑和淚,你都有嗎?

小區為何深夜傳出咆哮聲?溫柔母親為何秒變“河東獅”?慈祥爸爸為何瞬間發怒?家長的心理防線為何屢屢被攻破?親生父母為何“倒貼甩賣娃”?

這一切的背後,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都!不!是!


用“繩命”陪孩子做作業的笑和淚,你都有嗎?


這都是陪娃寫作業的父母們的求生欲在“作祟”。

萬萬沒想到,輔導作業會成為“都市男女生存酷刑”之一,且還有榮登榜首的可能。“33歲媽媽急性腦梗住院”這看似段子的新聞還真不是段子。


用“繩命”陪孩子做作業的笑和淚,你都有嗎?

真不是段子↑

而送車送房的倒貼式甩賣娃行動也在朋友圈刷屏而來,配上明明白白的促銷清單,就差喊出“來來來,包郵9塊9,誰喜歡誰領走”的口號了。


用“繩命”陪孩子做作業的笑和淚,你都有嗎?


面對輔導孩子作業這一“送命題”的拷問,不少家長寧可砸鍋賣鐵、揮淚倒貼,也想把娃甩賣掉,保住自己的一條老命!真真真是保!命!要!緊! 啊!

做家長得要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在小區掰過樹枝偷過樹葉,在工地裡撿過pvd管子,滿世界去找各種飲料瓶......在成為父母之後你才發現,原來人生還可以這麼豐富,而這只不過是為了完成孩子的幼兒園作業。

有網友戲稱:生完孩子之後還得念一遍幼兒園,一遍小學,一遍中學。

種盆花養條魚這種觀察自然的作業已經是小意思了,要是碰到“數一億粒米” “畫月亮”“每週看網綜並寫一萬字觀後感”才是展現你真正實力的時刻。


用“繩命”陪孩子做作業的笑和淚,你都有嗎?

生活不易,多才多藝。考驗你的除了生活,還有孩子的作業。

當然,幼兒園總有畢業的一天,正當你以為可以鬆口氣時,等待著你的卻是分分鐘讓人懷疑人生的小學題目。

記憶中小學題目不過是各種簡單的數學題和拼音題,但是時代在進步,練習題又怎麼可以 “落後”呢。

問:找出下面哪個是外星人?

用“繩命”陪孩子做作業的笑和淚,你都有嗎?

這看起來,每個都像外星人啊

正確答案是第4個,因為有三個觸手和一個三角形的才是外星人。原來外星人是這樣定義的???

問:小華應該先去超市還是先去新華書店呢?

用“繩命”陪孩子做作業的笑和淚,你都有嗎?

答案是先去新華書店,因為新華書店先關門……

用“繩命”陪孩子做作業的笑和淚,你都有嗎?

這船長和牛、羊數量的關係是???估計船長也很懵,動物數量和我的年齡有啥關係。

當這一切配上了孩子的腦洞


孩子的腦回路,地球人一般是理解不了的,檢查作業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的想象力超乎你想象。


用“繩命”陪孩子做作業的笑和淚,你都有嗎?

這排列題做得如此形象也是很難得了,從形式到內容都無懈可擊。

用“繩命”陪孩子做作業的笑和淚,你都有嗎?

這付款方式沒毛病!不過這是數學題!!!

而寫作業寫了沒五分鐘就要喝水、上廁所,坐不住的孩子分分鐘讓家長崩潰,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咆哮聲,果然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用“繩命”陪孩子做作業的笑和淚,你都有嗎?

同樣的劇情每天都在上演。

新詞“遠交近攻”就形象地表現了父母在輔導孩子作業時的心情。


用“繩命”陪孩子做作業的笑和淚,你都有嗎?

面對偶爾無聊、經常走神、總是坐不住的孩子,除了忍住不發脾氣、不揍孩子之外,還能怎麼做呢?

寶典來啦!


基於簡·尼爾森和琳·洛特的正面管教理論

多維度涵蓋家庭教育難題

既有高度,又接地氣

還原真實生活場景,透徹剖析問題產生根源

用“繩命”陪孩子做作業的笑和淚,你都有嗎?

正面管教資深導師力作

《輕鬆應對孩子的問題》是馬少檳推出的首部結合正面管教工具和方法的作品。作為愛有方教育集團創始人,“好爸媽在線”家庭教育平臺創始人,美國正面管教協會認證家長導師、學校導師及國際鼓勵諮詢師導師,多年來,馬少檳一直潛心研究育兒問題,輔導超過1000位面臨養育難題的家長,積累了豐富的諮詢、授課和輔導經驗。


用“繩命”陪孩子做作業的笑和淚,你都有嗎?

在馬少檳看來,“好父母勝過好老師”,加強親子間的溝通,正確認識孩子的問題,幫助孩子建立歸屬感和價值感,是家長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為幫助更多的家長解決育兒難題,馬少檳將多年的經驗和案例與正面管教育兒工具的應用結合起來,同時融入自己多年的人力資源及企業管理的智慧,歷經十個月,打磨出這本全新的“育兒寶典”。

中西合璧 理論根基深厚

除了豐富的輔導經驗,《輕鬆應對孩子的問題》更有著深厚的理論根基,其核心理論主要來源於世界知名的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和魯道夫•德雷克斯所創建的個體心理學,以及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和琳·洛特共同創建的正面管教親子教育體系,這也是本書區別於其他教育類書籍的最大特色。

在書中,馬少檳對數十個真實的育兒案例進行了分析研究,簡化了複雜的心理學知識,給讀者提供了翔實、易懂的育兒心理學知識和育兒方法。

精選書摘

為了作業她和孩子大打出手?和善與堅定並行拯救了他們。

和善與堅定並行,你可以:從認同感受或表示理解開始;在可能的情況下,提供選擇。

我們以往說起教育孩子,常常提到要寬嚴結合,通常的理解就是該寬的時候寬,該嚴的時候嚴。如果你現在還相信這個觀念的話,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正面管教倡導和善與堅定並行,其中的和善指的是要無條件地愛孩子、接納孩子,堅定是指能同時幫助孩子建立必要的秩序和規則。

正面管教倡導的和善與堅定並行,其實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需求,同時也尊重家長,尊重家長的需求。這兩個需求如果不一致,就尋求第三個方案,至少保持態度和善,打破家長非此即彼、常常與孩子進行權力鬥爭的絕對化思維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