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住型置業者年底“撐”起樓市 “買漲不買跌”觀念日漸淡化

進入11月,行情漸冷的島城樓市又迎來了“年底”這個傳統銷售淡季。不過從市場一線數據來看,今年的11月,青島樓市並未出現“雪上加霜”的極寒現象,反而還出現了新房、二手房成交量不同程度“回溫”的態勢。

記者從市場一線瞭解到,不少自住置業者目前已經看淡了“買漲不買跌”這一固化思維模式,紛紛出手置業,撐起了歲末的青島樓市成交的大半壁江山。

自住型置業者年底“撐”起樓市 “買漲不買跌”觀念日漸淡化

年底樓市"淡季不淡"新房二手房成交量齊齊升溫

11月是樓市傳統的銷售淡季,從過往經驗來看,這個時段的青島樓市一般會出現新盤較少、成交量走低等“淡季表現”。特別是在今年樓市一路下行的大背景下,結束了“罕見蕭條”的金九銀十之後,不少置業者曾預測年底時段,青島樓市將會表現得更加“低迷”。

但從市場一線數據反饋來看,青島新房、二手房成交量並未出現直線下跌的情況,反而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回升。根據青島網上房地產數據統計,11月首周(11月4日-11月10日)青島新房共成交5039套,環比前一週上漲28.64%;成交面積為588783.86㎡,環比上漲34.1%。其中11月8日,單日新房成交套數為1156套,創造了青島新房單日成交新記錄,11月7日,單日新房成交量也達到了1033套;11月第二週,(11月11日-11月17日)青島新房共成交5582套,繼續上漲,環比前一週上漲9.73%。11月第三週,青島新房成交5088套,雖然微跌但仍突破五千套。以此類推初步估算,11月青島新房量將接近或突破2萬套大關,超過今年“金九銀十”傳統旺季的月度數據,呈現“淡季不淡”的翹尾行情。

二手房方面,雖未出現像新房市場那樣明顯的回溫表現,但在11月的第二週成交674套,環比前一週上漲17.22%,也結束了連續數週的下降態勢,第三週也成交664套二手房,基本保持了這一態勢,也開始出現了緩慢復甦的跡象。

自住型置業者年底“撐”起樓市 “買漲不買跌”觀念日漸淡化

11月傳統淡季新盤卻不少年底或成開發商衝量新節點

據青島新聞網統計,2018年11月,青島原本計劃將有28個樓盤項目入市,其中,純新盤有6個。其中,市內四區11月5盤上市,改善置業者可挑選餘地增加了。

如今11月走到尾聲,最新統計12月份青島預計還將有29個新盤入市,新盤上市量比11月還有所增加。最值得一提的是12月將開的29盤中,20家樓盤為純新盤上市,另外9盤才是老盤加推。“純新盤扎堆兒”將會是歲末樓市最大亮點。

從分區情況來看,12月入市的新盤主要集中在膠州、西海岸等區域,即墨、嶗山等有少量加推。足見年底雖然是傳統淡季,但這段時間新盤入市量卻並不少,從近期樓盤動態來看,不少房企將年底時段定為了重要售房節點。

除了入市量不少,近期部分新房樓盤售價也出現鬆動跡象,主要集中在近郊區域,因多方面原因,目前優惠幅度還較小,並未出現大比例優惠降價的情況。但業內預測,受大環境影響,市場同質化競爭激烈,加上開發商臨近年末都在衝刺全年銷售任務,年底島城部分新盤聚集區出現“價格戰”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相比目前新房市場開發商們推出的“含蓄”的優惠政策,二手房市場上急於售房的房東們就要直接多了。不少房東給房源掛上了“直降”“急售”字眼,即便是一向“高身價”的學區房,近期也出現了價格鬆動,市北已經有學區房回落至單價“1字頭”,有房東受訪時坦言,近期將房價進行了多次下調,希望趕在年底前可以成交。

自住型置業者年底“撐”起樓市 “買漲不買跌”觀念日漸淡化


遇到合適房子就出手自住型置業者不再猶豫11月剛剛在城陽某地鐵樓盤購買了一套110平左右精裝三居室的置孫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從今年5月份開始籌劃買房,先後在高新區幾個樓盤參加過搖號但均未成功,同時自己也在關注城陽區北部、南部的樓盤,近期孫先生髮現他關注的幾家樓盤價格有小幅鬆動,捆綁車位等現象也少了,孫先生便決定要出手了,最終他將總價控制在140萬以內,完成了這次新房置業。

“對於我們這種購買首套房的自住群體來說,只要能買得起,能選上房我就會出手,雖然房價後期可能還會有變動,或漲或跌,但時間是不等人的,買房後我和未婚妻就可以將結婚等人生大事提到日程上來,今年春節兩家就可以在一起商量婚禮的一些細節了。對於這次置業我還是挺滿意的。對於我個人而言,房子本身的地理位置和品質更重要,只要能早日交房入住,這些遠比價格本身的小幅度漲跌更重要。”孫先生如是說。

無獨有偶,近期在市北新都心購買了140平三居室的王女士也告訴小編,她一直在關注這一片區房價的漲跌,但房價這一要素並不是影響置業的首要因素。“現在我們一家六口人擠在浮山後70平的房子裡,真的是很擁擠,每天都很混亂根本談不上什麼生活質量。其實從去年開始我就一直在找房,一直沒有能成功換房,這次終於買到了合心意的大房子,想到兩年後父母和孩子都能有自己的房間了,感覺心裡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

業內:“買漲不買跌”觀念正在“淡化”

業內人士表示,“買漲不買跌”是多年來伴隨樓市發展形成的一種固化購房觀念,且存在這種觀念的置業者不在少數,全國各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都曾多次出現“買漲不買跌”的情況。但從今年這輪樓市行情變化來看,不少置業者特別是自住型置業者開始“看淡了”這種觀念。

作為自住型置業者,他們更關注能不能買到合適的房子,因為這類購房者買房都有著自己明確的居住需求,或是通勤更便利,或是用作婚房,亦或二胎換房、用作養老房。從青島樓市現狀來看,在房價趨穩的年底市場,這類自住型置業者群體在遇到合適房時,會毫不猶豫的出手,不再一味關注房價的漲跌。這類自住型需求撐起了年底的新房、二手房成交數據,對樓市起到了一定的“保溫”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