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告誡年輕人:忍辱卑微,可保性命,可獲安樂!警醒世人!

我們夫婦有時說廢話玩兒。

“給你一件仙家法寶,你要什麼?”

我們都要隱身衣;各披一件,同出遨遊。我們只求擺脫羈束,到處閱歷,並不想為非作歹。可是玩得高興,不免放肆淘氣,於是驚動了人,隱身不住,得趕緊逃跑。

“阿呀!還得有縮地法!”

“還要護身法!”

想的越周到,要求也越多,乾脆隱身衣也不要了。

楊絳告誡年輕人:忍辱卑微,可保性命,可獲安樂!警醒世人!

其實,如果不想幹人世間所不容許的事,無需仙家法寶,凡間也有隱身衣;只是世人非但不以為寶,還惟恐穿在身上,像溼布衫一樣脫不下。因為這種隱身衣的料子是卑微。身處卑微,人家就視而不見,見而無睹。

我記得我國筆記小說裡講一個人夢魂回家,見到了思念的家人,家裡人卻看不見他。他開口說話,也沒人聽見。家裡人團坐吃飯,他欣然也想入座,卻沒有他的位子。身居卑微的人也彷彿這個人身的幽靈,會有同樣的感受。人家眼裡沒有你,當然視而不見;心上不理會你,就會瞠目無睹。你的“自我”覺得受了輕視或怠慢或侮辱,人家卻未知道有你;你雖然生活在人世間,卻好像還未具人形,還未曾出生。這樣活一輩子,不是雖生猶如未生嗎?誰假如說,披了這種隱身衣如何受用,如何逍遙自在,聽的人只會覺得這是發揚阿Q精神,或闡述“酸葡萄論”吧?

楊絳告誡年輕人:忍辱卑微,可保性命,可獲安樂!警醒世人!

文章寫了卑微,這件凡間的隱身衣的內涵。它可以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能讓人活得真誠,活得真實。但卑微不是不思進取,不是不去成就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是能夠淡化名利。

就如原文所說:消失於眾人之中,不求“勿忘我”,不求“賽牡丹”,安閒舒適,得其所哉。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所以含忍是保自己的盔甲、低於侵犯的盾牌。我穿了“隱身衣”,別人看不見我,我卻看得見別人,我甘心當個“零”,人家不把我當個東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個透。這樣,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張揚個性。

楊絳告誡年輕人:忍辱卑微,可保性命,可獲安樂!警醒世人!

最開始我並不知道這篇叫做《隱身衣》的文章,更加不知道這是楊絳寫的,只是有次在刷流書的時候,看到別人寫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書評,就是這篇《隱身衣》和皇帝的新裝對比,楊絳的觀念是身處卑微,才能看透世態炎涼。

刷流書的過程就像撿漂流瓶,你永遠不知道你下一個會撿到什麼東西,也許是你看過的一本小書精選,也許是你從來沒有聽過的一本冷門書籍!不管是什麼,你總會撿到你想要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