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說藥:4類失眠的對症中成藥及用藥注意事項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壓力增大,越來越多人被“失眠”所困擾。藥店裡,治療失眠的OTC中成藥也不少,那麼,該如何根據症狀選擇藥物呢?聽聽中醫怎麼說!

中醫說藥:4類失眠的對症中成藥及用藥注意事項

一般而言,中醫常將失眠分為肝火擾心、心脾兩虛、心腎不交、心膽氣虛等四種類型,針對不同類型失眠的用藥如下:

肝火擾心

症狀:不寐多夢,甚則徹夜不眠,急躁易怒,伴頭暈頭脹,目赤耳鳴,口乾而苦,不思飲食,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弦而數。

治法:疏肝瀉火,鎮心安神。

常用中成藥舉例

1、瀉肝安神丸

清肝瀉火,重鎮安神。用於肝火亢盛,心神不寧所致的失眠多夢,心煩;神經衰弱症見上述證候者。

提醒:外感發熱患者忌服,脾胃虛弱便溏者忌服。睡前不宜服用咖啡、濃茶等興奮性飲品。

2、解鬱安神顆粒

舒肝解鬱,安神定志。用於情志不舒,肝鬱氣滯等精神刺激所致的失眠、心煩、焦慮、健忘,更年期症候群。

提醒:火鬱證者不適用,主要表現為口苦咽乾、面色紅赤、心中煩熱、脅脹不眠、大便秘結。 服藥期間要保持情緒樂觀,切忌生氣惱怒。

中醫說藥:4類失眠的對症中成藥及用藥注意事項

3、百樂眠膠囊

滋陰清熱,養心安神。用於肝鬱陰虛型失眠症,症見入睡困難、多夢易醒、醒後不眠、頭暈乏力、煩躁易怒、心悸不安等。

提醒:服藥7天症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服藥期間要保持情緒樂觀,切忌生氣惱怒。

心脾兩虛

症狀:不易入睡,多夢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頭暈目眩,四肢倦怠,腹脹便溏,面色少華,舌淡苔薄,脈細無力。

治法:補益心脾,養血安神。

常用中成藥舉例

1、歸脾丸

益氣健脾,養血安神。用於心脾兩虛,氣短心悸,失眠夢,頭昏頭暈,肢倦乏力,食慾不振。

提醒:有口渴、尿黃、便秘等內熱表現者不宜服用。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

2、參芪五味子片

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用於氣血不足,心脾兩虛所致的失眠、多夢、健忘、乏力、心悸、氣短、自汗。

提醒:服藥4周症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

3、人參歸脾丸

益氣補血,健脾養心。用於氣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黃,月經量少,色淡。

提醒:身體壯實不虛者忌服,不宜和感冒類藥同時服用,不宜喝茶和吃蘿蔔以免影響藥效。

中醫說藥:4類失眠的對症中成藥及用藥注意事項

心腎不交

症狀:心煩不寐,入睡困難,心悸多夢,伴頭暈耳鳴,腰膝痠軟,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咽乾少津,男子遺精,女子月經不調,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降火,交通心腎。

常用中成藥舉例

1、利爾眠膠囊

清心降火,交通心腎。用於心腎不交所致的失眠多夢,心悸不寧。

提醒:服藥期間要保持情緒樂觀,切忌生氣惱怒。孕婦禁用,臨睡前半小時用溫開水服下。

2、烏靈膠囊

補腎健腦,養心安神。用於心腎不交所致的失眠、健忘、心煩心悸、神疲乏力、腰膝痠軟、頭暈耳鳴、少氣懶言、脈細或沉無力;神經衰弱見上述證候者等。

提醒:服藥期間要保持情緒樂觀,切忌生氣惱怒。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成分為發酵烏靈菌粉,功能益腎,養心神。

中醫說藥:4類失眠的對症中成藥及用藥注意事項

心膽氣虛

症狀:虛煩不寐,觸事易驚,終日惕惕,膽怯心悸,伴氣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脈弦細。

治法:益氣鎮驚,安神定志。

常用中成藥舉例

1、安神補心丸

養心安神。用於心血不足、虛火內擾所致的心悸失眠、頭暈耳鳴。

提醒:

1.服藥期間要保持情緒樂觀,切忌生氣惱怒;

2.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

3. 外感發熱患者忌服;

4.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中醫說藥:4類失眠的對症中成藥及用藥注意事項

2、棗仁安神膠囊

養血安神,用於心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心煩、頭暈;神經衰弱症見上述證候者。

提醒:

1.孕婦慎用;

2.由於消化不良所導致的睡眠差者忌用;

3.按照用法用量服用,糖尿病患者、小兒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3、養血安神丸

養血安神。用於失眠多夢,心悸頭暈。

提醒:脾胃虛寒,大便溏者忌服。脾胃虛弱者宜在飯後服用,以減輕藥物對腸胃的刺激。服藥二週內症狀未改善,應向醫師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