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院校為什麼學費那麼貴?

三本院校為什麼學費那麼貴?

站在高教的總體水平上,我國的高等教育如果按照辦學性質大致可以分為,公辦院校、民辦院校和中外合辦院校,在辦學實力上,同層次中公辦院校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外合辦大學因為辦學體制和發展方向偏向於西方,出國留學深造率是很高的。所以沒辦法和公辦院校相比較。相較於我國的民辦院校在辦學體制和發展方向上,大致和公辦院校相吻合。但是在和同層次的公辦院校相比,還是處於劣勢的。

在各類高校基數上,公辦>民辦>中外合辦,其中根據2016年教育部公佈的數據來看,全國共有高校2595所,其中民辦院校就達到1000所,佔比為38.53%。在收費標準上,中外合辦>民辦>公辦院校,公辦院校的時候收費在0.5-1.0w之間,民辦院校在2.0-3.0w之間,普遍來說,民辦院校的學費都在民辦院校的三倍左右。

那麼在這裡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民辦院校的學費要比公辦大學貴一倍以上?”

NO.1 性質決定兩者的學費要求註定不一樣

公辦院校在辦學性質上是屬於國家利用稅收收入來為提高國民素質而建立的公益性事業,本質上是無償的,在體制上屬於國民所有制,接受來自國家的管理和領導。簡單說:公辦院校就是屬於國家和人民的。自然公辦院校的日常運作所需要的資金是由國家和人民共同承擔,所以在學生收費要求上不高。

但是民辦院校本質上是屬於由民間資本進行建設的盈利性辦學機構,而非公益性事業單位。所以在體制不能算是全民所有制,自然就不會有來自國家財政撥款扶持,在加上自身特有的盈利性質,所以最終導致學校辦學成本是主要依賴於學生每年的學費。必然學費要求就會更高。

總結:

1.國家撥款少

三本的院校都是民辦的,國家幾乎沒有撥款。三本院校老師工資需要學校自己發放。

2.掛名費

很多三本院校都是XX大學XX學院,兩個學校之間沒有任何關係。但是學院要交掛名費。

3.三本院校

大多是以賺錢為目的。很多三本院校,都設置有董事會,校董會之類的。他們是要賺錢的。

NO.2 自給自足、自負盈虧和自力更生的狀態

上面這三個詞語或許描寫當今民辦大學現狀的最合適詞語,首先不會有接受來自財政或者地方政府的支持,學校的所有支出是由學校的創辦方負責。包括教師的薪資,教學所需器材和學校運作的其他支出都是由自身負責。再加上民辦大學的盈利性質,是需要為學校的全體股東負責的,所以學費高昂是使然。

那麼現在回答題主的第二個問題:“為什麼面對如此高昂的學費,還是有人選擇民辦大學?”

首先我們知道,世間每一件事物既然存在,就必然有它的價值所在,有價值就必定有需求,有需求也就會衍生出市場。同樣的,選擇民辦大學也是這樣一個道理。

NO.1 民辦院校享受和公辦院校一樣的地位(這是最根本的原因)

民辦院校也是我國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之一,在完成三年/四年的學業以後,能夠獲得和同層次公辦院校一樣的畢業證書和學歷,民辦院校的學歷同樣受到國家的承認,在考研和考公務員上是具有同樣的權利和待遇的。在就業上和普通的公辦二本院院校基本沒有什麼差別。

NO.2 自身分數不能夠上公辦院校(直接原因)

在以前民辦院校普遍都是在本科第三批或者是專科第二批次進行招生的,所以無論是在本科層次還是專科層次都是要低於公辦院校的,所以選擇上民辦院校基本上都是因為分數不夠,所以才無奈選擇花費比較高昂的學費就讀民辦高校。但是話又說回來,能夠用錢解決的問題根本上都不是問題,用比公辦院校多5-6萬的學費換取一個具有同等效力的文憑,相較於下降到公辦專科然後再3+2升為本科,這期間還要多花1年的青春暫且不說,最重要的是專升本文憑是和普通統招本科文憑是不一樣的,會註明“專科起點本科畢業的”,所以這筆買賣還是比較划算的。

總的來說,民辦大學因為辦學性質和盈利性這兩者共同造成民辦大學的學費比公辦大學的高三倍左右,但是因為民辦院校具有和公辦院校相同的地位,主要是體現在學歷證書的效用,這一點根本的利好之處,讓很多家長即使是比公辦院校花更高的學費也是願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