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學的方式推開童年那扇門,與父親握手言和

都說“父愛如山”,但偉岸的背後有時候也會沉重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在龐餘亮的童年記憶裡,父親更多地顯示出了暴躁、嚴厲的一面,面對父親時,他是恐懼而忐忑的。這種不安的感覺一直陪伴著他長大,直到父親變成了“半個”、甚至死亡,突如其來的疼痛讓龐餘亮開始意識到童年執念的虛無,他決定以文學的方式與當年的父親握手言和。

“父親在世時我一點也不覺得父親的重要,父親走了之後我才覺得父親的不可缺少。我再沒有父親可叫了。”短短的幾句話,卻帶給讀者以感同身受的徹骨的疼痛,龐餘亮的父子情,就隱藏在這些真切如催淚彈般的文字中。

以文学的方式推开童年那扇门,与父亲握手言和

以文學的方式推開童年那扇門

作者 | 周衛彬

“我想知道記憶是你所持之物還是你所失之物。”伍迪·艾倫的這句話對於理解作家與童年記憶的關係,具有某種啟示性意義。在散文集《半個父親在疼》(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中,記憶既是龐餘亮寫作的依據,又是某種難以迴避的傷痛的根源。它就像是一個漫無邊際的黑洞,深邃而綿長。從黑洞深處發出的回聲,決絕而響亮。這一切皆因兩種與生俱來而又無法拒絕的因素,一是親情,另則是死亡。因為無法迴避,它們在龐餘亮的筆下,既被納入封閉的、對立發展的關係之中,又被安放在煩冗的人生公式之上,顯得如此複雜。“父親在天上”與“報母親大人書”二輯,親情更像是一種悖論。孕育、生長、衰老,本是人之常情。而非同尋常之處,就在於親情成為一種被動接受的、帶著某種屈辱的情感。悲憫、絕望伴隨著傷痛與恐懼。而死亡的洗禮,又讓作家成熟地意識到存在的真切與虛無,那種年輕時衝動的、意氣用事的想象,也化為寫作時的某種動力。

為何會產生這種情感上的矛盾?這就需要考察龐餘亮筆下父親的形象。無論在散文還是小說中,龐餘亮筆下的“父親”大多數時候是黑色的,是愛而不得、恨而不能的人,是父子關係緊張的製造者。這種經驗與印象來自於童年,它不斷地刺激作家的創作並伴隨一生。相對於《為小弟請安》中虛構的那個暴虐的父親,龐餘亮散文中的父親,既是放縱而難以接近的,又多了一絲對善意與親情的渴望。在《半個父親在疼》這篇影響廣泛的同名散文裡,這種善意與親情是因為父親中風剩下“半個”,被迫等待“施捨”。這種面對病痛之苦與死亡威脅之下的人性如此真實,可以說,此時龐餘亮已經站到了向死而生的高度,或者說生命之外的位置,去回看生命本身。然而,這也可能只是“半個”父親因無力放縱而造成的錯覺,那一點點正在恢復的對親情的渴望,也許會因生活中某些細節而輕易喪失,比如除父親之外的親人們積重難返的怨艾。這些地方,是龐餘亮散文最令人感到震撼之處,似乎胸中深藏著寒意,那是對於自我和人性某種清醒而悲憫的認識。

在對父親的描述中,龐餘亮發現了屬於他個人的聲音,那是內心兩個孤絕的“我”在對話。一個是父權“傾軋”之下童年的“我”,另一個是已然成年的“我”。前者雖然年深日久,卻對後來人到中年的我,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這二者的重疊與糾纏,使書中的文字,有著飽滿的情感張力與生命的質感。譬如《報母親大人書》一文,幾乎在用一種歌哭的方式,來抒發對母親無法彌補的愧怍。書中的其他文字,亦可視為這二者糾纏半生的反映,其間的真實與虛幻、慰藉與悲痛,皆是為了擺脫記憶的鐐銬,而不斷從過去到現在乃至未來,一種令人感到迷惘而又迷戀的擺動。“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當我感同身受地去體會他的經歷,有時甚至會擔心他對精神之苦過於專注,這種苦會不會反過來侵蝕他,令其陷入幽怨與悲憤。好在龐餘亮並未陷入委頓,記憶中的一切在他筆下既是消耗品又是奢侈品,像《露珠筆記》與《淤泥記》諸篇,是教師生涯與日常生活中所思所感的點滴記錄。然而,那些逝去的時光碎片,既帶著擺脫沉重記憶的逃離感,又是如此彌足珍貴。

熱內在《賈科梅蒂的畫室》中說:“美並無其他起源,美只源於傷痛。每個人都帶著獨特的、各自不同的傷痛,或隱或顯,所有人都將它守在心中,保存著它。”龐餘亮在記憶的傷痛中隱居,並將之化作一種詩性的表達。書中處處皆是關於歲月之殤的比喻與象徵,它們就像碎玻璃般的月光灑在海邊的沙灘上,那些心理細節如潮汐般翻湧出來,淹沒從前的腳印。這也彰顯出龐餘亮散文語言的高級之處,情感、現實與詩性成分共同構成了散文的語言美感。這種詩性的美感,將人與人之間、人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拿捏得恰到好處,針腳綿密地反襯出一種荒誕與悲涼。它雖然夾雜著些許幽怨的聲音,卻似乎抵消了心頭面對父親死亡的真實的驚恐。這種充滿詩與美的情感狀態,與其說是一種關於心底深處和親情狀態的描述,倒不如說是在瓦解自我與現實之間的關係——我與“我”生命的疏離與彌合,就像我與父親關係的疏離與彌合——那是以文學的方式推開了童年時代想要推開的那扇幽暗的房門。在這個過程中,龐餘亮找到了泅渡精神之河的槳帆。

(作者:周衛彬,系江蘇泰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以文学的方式推开童年那扇门,与父亲握手言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