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5個國家的菜市場,日本的出來就吃飽了,老外評價中國兩個字

有人說,如果要看一個地方的人文氣息,那有以下幾個地方是一定要去看看的,一個是當地的旅遊景點,一個是舊街道邊居民們的生活狀態,還有一個,就是菜市場。

那麼,各國的菜市場各是怎樣的呢?以下我就歸納幾個國家的菜市場樣子:中國、日本、印度、馬來西亞、泰國。

日本:走出市場你可能已經吃飽了

日本在我們的印象中是一個十分喜歡乾淨的國家,那麼它的菜市場會不會乾淨到街邊一張菜葉子都看不到呢?答案是很難。

日本的菜市場是非常有趣的,一般的營業時間是在凌晨3點開始,5點鐘開始每個攤位就都擺滿了。大概是日本人口老齡化比較嚴重,隨意起早的人比較多,於是菜市場也就跟著早了。在一些比較大型的菜市場裡,例如京都的錦市場,還能走到哪吃到哪,等走出市場都已經吃飽了。

走過5個國家的菜市場,日本的出來就吃飽了,老外評價中國兩個字

而在我們印象中會有菜葉子的菜鋪子,也基本上看不到遍地的水和鬆散的葉子,因為基本上賣給市民的菜都是定配版,用包裝膜包好了,就跟我們大城市的超市一樣。而即便是走到賣魚這些比較容易有腥味的地方,地面上看起來也非常乾淨,日本人的潔癖可能是深入了骨髓了。

走過5個國家的菜市場,日本的出來就吃飽了,老外評價中國兩個字

印度:請無視地面的乾淨與否

印度在我們的印象中則是著名的邋遢,跟日本是形成了鮮明的反比的。日本人的潔癖深入骨髓,印度深入骨髓的則是贓亂。

印度的菜市場,你可以理解成就是一群路邊攤堆在一起,很難有秩序可言,也沒有嚴格的區域劃分,到處亂哄哄。市民買菜,可能還得跨過前面的一地攤菜,然後才能走到下一家那裡買到自己想買的菜。而且當收市之後,也基本沒人來清理,到處都是殘枝剩葉。等到下次開市,攤主把墊子往地上一鋪,就又是新的一天……

走過5個國家的菜市場,日本的出來就吃飽了,老外評價中國兩個字

馬來西亞:你想買袋菜,帶回家的卻是牙膏牙刷

我們都知道,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特色,到了馬來西亞的菜市場,你可能會懷疑自己到底是上了菜市場,還是水果攤。特別是夜市,你可能還會誤以為自己來到了一個百貨超市,什麼都有。

在馬來西亞,最常見的就是那些亞熱帶水果,什麼菠蘿蜜啊,榴蓮啊,應有盡有。可能上一家才剛剛挑完菜,到了下一家就得考慮要不要買個榴蓮回家了。要是你說晚上要去市場買點水果還是菜來做夜宵,可能回到家會發現:怎麼身上還多了一袋子百貨商品,什麼牙膏牙刷毛巾都帶回家了。

走過5個國家的菜市場,日本的出來就吃飽了,老外評價中國兩個字

泰國:下一秒是生死時速

泰國最著名的市場就是水上市場和鐵路市場,如果你怕水,不會游泳,那就去另一個市場吧。哦抱歉,另一個市場你要留意什麼時候有火車經過!

這個還是跟泰國的人文環境有關。因為泰國有很多原生態的東西,很多自然環境都被充分利用了起來,水上市場就是一個例子。有的水上市場還有用小舟做餐廳的,當地人要吃飯得跑到小舟上。要是你會暈船,建議就不要去了,等會一暈船一搖晃,你可能會帶著你的桌友和小舟上的桌子一起翻滾進水裡……

而鐵路市場也可謂是一種奇觀。據說當年修鐵路時,鐵路部門和市場協調不好,因此造就了這樣的人文奇觀,而且在泰國還很常見。你說你還沒體會過什麼叫做生死時速嗎?那去泰國買個菜吧!

走過5個國家的菜市場,日本的出來就吃飽了,老外評價中國兩個字

中國:老外只評價了兩個字

作為我們自己國家的菜市場,想必我們就不用多說了,畢竟天天都會光顧的。當然,現在我們的菜市場基本上都已經有較好的規劃,佈局都相對整齊。想要吃什麼,只要不追求太苛刻,基本上都能買得到自己想要的菜。

走過5個國家的菜市場,日本的出來就吃飽了,老外評價中國兩個字

雖然我們有些菜市場的衛生情況還有待改善,但起碼沒有像印度那樣髒亂,算是還是剛剛好吧。之前在網上有個段子,說一個美國老外遊玩了中國、印度和日本的菜市場,對日本和印度的評價分別是乾淨和邋遢,而對中國,就說了兩個字:熱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