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種植,如何有效防治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

對於廣大菜農朋友來說,不論是露地種植,還是溫室大棚種植,黃瓜都是各地種植蔬菜中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黃瓜比較適合在溫暖溼潤的生長環境中生長,加上它產量大、根系淺,尤其在進入結果期後,對水分的需求量比較大,所以需要經常性的澆水,但如果土壤水分長時間飽和、溫度過高、空氣溼度過大,又非常容易發生很多種病害,不僅會到來十分嚴重的減產,而且也會大幅降低黃瓜果實的品質,進而給菜農朋友直接帶來經濟上的損失。

黃瓜種植,如何有效防治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

在頭條號上寫文以來,經常有很多農戶私信或留言詢問有關黃瓜病蟲害防治管理方面的問題。為了幫助更多的農戶解決黃瓜種植管理過程中的病蟲害問題,今天挑選了幾種大家最常遇到、危害最大、難以防治的黃瓜病害種類,在此統一給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大家的黃瓜種植有所幫助。文章內容主要包括:黃瓜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四種黃瓜病害的誘發原因、常發病地塊、具體病害症狀表現以及有效防治方法。

黃瓜種植,如何有效防治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

一、黃瓜靶斑病

(1)發病原因

黃瓜靶斑病,又叫做“黃點子病”,因病斑後期如半透明眼狀靶心而的名。該病是由半知菌亞門真菌誘發,通過氣流或雨水傳播,在高溫、高溼、透風不暢、土壤貧瘠、植株黃弱的環境下發病比較嚴重,而且具有發病快、危害重的特點,一般發生在黃瓜生長中後期,在黃瓜盛果期以後發生率比較高,症狀與霜黴病、炭疽病、細菌性角斑病很相似,在防治時要注意辨別區分。

黃瓜種植,如何有效防治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

(2)病狀表現

靶斑病一般先發生在植株的中下部葉上,發病初期,在葉片上出現圓形或不規則、凹陷、黃色、水浸狀的小斑點;病發中期時,葉片的病斑會擴大成很多大小不等的(近)圓形、黃褐色或褐色凹陷病斑,病斑中間灰白、半透明,葉面粗糙不平易穿孔;到病發後期,病斑會擴大連片,病斑中央有明顯的眼狀靶心,造成葉片枯黃、乾裂,直至枯死。在溼度較大的情況下,病斑的正反面都會出現淡灰色或灰褐色的環狀或橢圓形的黴狀物。靶斑病主要危害黃瓜的葉片,病情嚴重時也會危害黃瓜的葉柄、莖蔓和果實。

黃瓜種植,如何有效防治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

(3)防治方法

1、種子消毒

55度的溫水可以殺死黃瓜靶斑病的病原菌。在黃瓜播種前,可以先用50-55度的溫水浸種20-25分鐘殺菌消毒,晾乾後進行催芽或者用新高脂膜拌種後播種。

2、輪茬種植

重茬種植會加重病害的發生率和病情,發病嚴重的重茬地可以與芹菜、菸草、蘿蔔或其他非瓜類作物輪茬種植2-3年,可以明顯降低靶斑病的田間危害。

3、合理栽種

採用起壟、覆膜的栽種方式,能夠減少黃瓜靶斑病的發生。

4、科學田間管理

在施肥管理上,要多施腐熟有機肥,控制使用氮肥,增施磷鉀肥,及時補充硼肥;在澆水管理上,採取小水勤澆、膜下澆水或滴灌,嚴禁大水漫灌,並注意澆水後田間的通風排溼。這些都可以減少靶斑病害菌對黃瓜的侵害。另外,要做好田間的清潔管理,對於發現的患病株、蔓、葉,應當及時清除並帶出地外進行集中焚燒,以切斷病菌傳播源。

黃瓜種植,如何有效防治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

5、藥物防治

因為黃瓜靶斑病多由有害真菌和細菌共同侵害發病,再加上靶斑病具有較強的抗藥性,對真菌性和細菌性藥物產生了較強的抗性(尤其是對鏈黴素等抗性很強),所以在防治用藥時,如果是單一用藥往往起不到較好的防治效果,在用藥少時,一方面要選擇有針對性的藥物防治,並添加適量的新高脂膜等提高用藥效果,儘量的減少用藥次數,以防抗性。

防治靶斑病的常用藥物有:800倍的75%百菌清、500倍的50%多菌靈、1500倍的25%咪鮮胺乳油、1500倍的50%苯菌靈、1500倍的25%阿米西達懸浮劑、500倍的40%施佳樂懸浮劑、3000倍的43%戊唑醇懸浮劑、3000倍的40%腈菌唑乳油、8000倍的40%福星乳油等;一般每隔7-10天噴施1次,連噴2-3次,重點噴施葉背,注意交替用藥,以防抗性。

黃瓜種植,如何有效防治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

二、黃瓜霜黴病

(1)發病原因

黃瓜霜黴病,又叫“跑馬乾”,是黃瓜種植過程中(尤其是棚室保護地黃瓜)發生最普遍、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不論是苗期還是成株都深受其害,但多發生在黃瓜開花結果後,它主要危害黃瓜的葉片和莖,發病情況與溫溼度密切相關,在溫溼度適宜的情況下,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危害,病害菌主要通過氣流、雨水和田間農事活動傳播。該病具有發病廣、爆發猛、傳播快、流行性強、危害重的特點,防治不及時會帶來嚴重的減產甚至絕收。

黃瓜種植,如何有效防治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

黃瓜霜黴病最適合的發病環境是15-25度的溫度、85%以上的溼度。在溫度高於28度或低於10度、溼度低於70%的環境下,發病比較少;當溫度高於30度或低於5度、溼度低於60%的環境下,基本不會發病。重茬種植地塊、種植密度大的地塊、低窪積水的地塊、多雨潮溼的地塊、田間通風透光差的地塊、高溫高溼的地塊、早熟或晚熟品種、密刺類品種以及育苗早的地塊,黃瓜霜黴病發病率高、病情危害重。

(2)病狀表現

霜黴病主要危害黃瓜的葉片,也會危害莖蔓、花梗和卷鬚。在發病初期時,葉緣和葉背先出現多邊形的水浸狀病斑,病發中期時,葉背會逐漸產生灰白色的短絨毛物,溼度大時,葉緣和葉背會長出灰黑色黴層,病發後期時,病斑會擴大連片或破裂並變褐,葉片會發生逐步的退綠變黃、捲縮乾枯且易碎,最終造成植株葉片全部死亡。苗期時染病,葉片上的病斑退綠變黃褐色,植株逐步枯死。

黃瓜種植,如何有效防治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

(3)防治方法

1、優選品種

選擇抗病性強、成熟期合理的品種種植,鈍角斑類、小斑類、少斑類、瘤狀物少類黃瓜品種在抗霜黴病害方面比較好。

2、浸種消毒

用50-55度左右的溫水浸種20-25分鐘後再進行催芽播種,能夠有效殺死寄存在種子上的霜黴病有害菌。

3、科學種植

實行2-3年的輪茬倒作,採取高畦稀植、放寬行株距的方式栽種;育苗時可以適當延後育苗期(八九月育苗可以推遲到十月育苗),以避開病菌傳播高峰期;定植移栽前,要加強低溫練苗。這些都可以增強黃瓜秧苗的生理抗病力,減少霜黴病的危害。

黃瓜種植,如何有效防治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

4、加強田間管理

在施肥管理上,要施足基肥,並增施磷鉀肥,可以增強黃瓜秧苗的長勢和抗病性;在澆水管理上,前期要控制澆水量,以小量多次、薄水勤澆為佳,開花結果後要澆足水,在保證土壤不缺水的情況下,使土壤保持溼潤的狀態,一定不可大水漫灌,而且澆水後要及時進行通風降溼,確保葉片上不留明水;及時進行添加中耕鬆土,以促進黃瓜根系發育、植株健壯;在生長中後期,要及時摘除植株上的黃老病葉,改善田間的通風透光環境;在黃瓜生長季結束後,要把田間的殘枝敗葉、病枝病葉等雜物及時清理出園進行焚燒或深埋,以切斷病害菌傳播源頭。

黃瓜種植,如何有效防治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

5、葉面噴肥

在黃瓜生長期間,可以為黃瓜噴施葉面肥補充養分(如0.3%磷酸二氫鉀、0.5%尿素溶液、壯蒂靈、新高脂膜等),使生長健壯的植株始終保持較強的抗病能力。

6、調控溫溼度

對於棚室種植的黃瓜,棚室溫度白天高溫時可控制在25-30度、下午降到在20-25度、夜間可控制在10-20度,溼度以60-70%為宜。

7、悶棚燻棚殺菌

選擇晴天高溫悶棚,使秧苗上部生長點的溫度快速升高到45度左右並保持2個小時,然後進行通風降溫;在棚內發現病株或陰雨天氣到來前,每畝棚可以用用0.5-1公斤的百菌清煙燻劑分散點燃,燻棚24小時後在第二天早上通風。霜黴病嚴重的地塊,可以隔7-10天再重複進行一次。

黃瓜種植,如何有效防治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

8、藥物防治

黃瓜霜黴病發病快、傳播快,在田間發現病株後立即拔除清理,在田間發病株數超過5%時應當立即全地噴藥防治,每隔7-10天用藥1次,連噴2-3次,病情嚴重時可以縮短用藥間隔期。常用藥物有:700倍的75%百菌清、600倍的25%甲霜靈·錳鋅、500倍的70%乙磷·錳鋅、400倍的64%殺毒礬、500倍的50%福美雙、300倍的20%苯霜靈、250倍的40%三乙磷酸鋁、800倍的72.2%普力克水劑等。注意交替用藥,以防抗性。

黃瓜種植,如何有效防治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

三、黃瓜細菌性角斑病

(1)發病原因

黃瓜細菌性角斑病也是黃瓜種植過程中最常發生的病害之一,病情表現與黃瓜霜黴病相近,也往往和黃瓜霜黴病混合發生,但二者在可以在病情表現上進行區別。細菌性角斑病發病時,前期葉背會出現數十個很小的針狀的水浸狀病斑,中後期葉背的病斑穿孔、有白色菌膿流出,受害瓜條後有臭味,但霜黴病發病時,前期出現的水浸狀病斑多成多角形,而且數量比較少(只有數個),中後期葉背的病斑多有黑褐色黴層,病斑不穿孔,瓜條無病害。

黃瓜種植,如何有效防治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

黃瓜細菌性角斑病,在苗期到成株都會發病危害。細菌性角斑病的發病情況與溼度密切相關,溼度越大,病情越重,最適合的發病環境是18-28度的溫度和80%以上的溼度。在降水多的雨季、地勢低窪積水、氮肥使用過量、鉀肥使用不足、重茬種植地、土壤含水量高溼度大、澆水過勤過大以及種植過密的地塊上發病比較重。發病時間可以從黃瓜蹲苗後持續到結瓜盛期後,發病高峰期是黃瓜開花坐果後到盛果期,低溫高溼的棚室發病情況比較嚴重,露地澆水後葉片長時間凝水,會加重病情。

黃瓜種植,如何有效防治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

(2)病狀表現

黃瓜細菌性角斑病,不但危害黃瓜的葉片、葉柄、卷鬚,而且也危害瓜條果實。病情發生時,幼苗子葉染病後,最先出現水浸狀的近圓形凹陷斑點,隨後葉片逐漸變淡黃褐色,最後乾枯;成株染病後,葉片最先出現水浸狀的鮮綠色病斑,隨後病斑變為多角形的淡褐色、黃褐色或者灰褐色。在溼度較大的環境下,患病葉背會流出乳白色的渾濁珠狀菌膿,菌膿變幹後會留下一層白粉膜,病斑也容易穿孔碎裂。如果是莖、葉、卷鬚、幼瓜染病,莖葉須上先出現近似圓形或橢圓形的水浸狀小病斑,隨後病斑變為淡灰色,病情嚴重時會出現菌膿、開裂,瓜條染病嚴重時,幼瓜腐爛早落,大瓜腐爛發臭。

黃瓜種植,如何有效防治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

(3)防治方法

1、 優選種子

選用抗病性較強的品種或者選擇無病瓜進行留種。

2、播種前種子處理

用50-55度溫水浸種20-25分鐘消毒殺菌後催芽播種(上文有介紹),或者用500倍的硫酸鏈黴素浸種2小時後催芽播種,有條件的農戶還可以把種子放在70度的恆溫箱內乾熱殺菌三天後使用。為提高防病效果,可以配合使用新高脂膜進行浸種。

3、科學種植管理

改平地栽種為高壟覆膜栽培;儘量增施腐熟有機肥;避免大水漫灌,採用小水勤澆或膜下澆水,以防田間溼度過大;發病較重的地塊,可以與非瓜類作物輪茬種植2-3年;採用膜下澆水;陰雨天不進行整枝、綁蔓等田間活動,晴天進行農事活動時要等到上午葉面水露幹後進行;生長期內及時清理病燒燬田間的病葉、病瓜、病株,病穴用石灰消毒;溫室大棚注意及時通風排溼(尤其是澆水後),以防棚內高溫高溼誘發病情。

黃瓜種植,如何有效防治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

4、藥物防治

在發病初期時,可以噴施5000倍的新植黴素、500倍的30%琥膠肥酸銅、300倍的14%絡氨銅水劑、800倍的56%嘧菌百菌清、600倍的70%百菌通、800倍的20%氟硅唑咪鮮、3000倍的72%農用鏈黴素、300倍的12%松脂酸銅、600倍的50%甲霜銅等藥液防治,每隔7-10天噴施1次,連噴2-3次,注意交替用藥,以防藥物抗性。

四、黃瓜炭疽病

(1)發病原因

黃瓜炭疽病,也是對黃瓜種植危害十分嚴重的常見真菌性病害,而且呈現出逐年加重的趨勢。該病春秋兩季都會發生,在苗期到成株都會造成危害,會致使植株根部葉鞘壞死、生長期的瓜條發生萎焉、腐爛,防治上也比較困難。

黃瓜種植,如何有效防治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

黃瓜炭疽病的發生與溫度溼度密切相關,10度到30度都可發病,高溫高溼(溫度22-27度、溼度85%以上時),是該病爆發流行的主要原因,而且發病率高、危害重,棚室種地發病比較多。在多雨季節、土壤黏性重、低窪積水或排水不暢、偏施氮肥、通風透光環境差、植株長勢弱等地塊上,都比較利於黃瓜炭疽病的發生。當溫度高於30度或低於10度、溼度小於60%時,黃瓜炭疽病的發病率和病害程度會明顯降低。

黃瓜種植,如何有效防治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

(2)病狀表現

黃瓜幼苗發生炭疽病後,子葉的邊緣會產生半圓或半橢圓的淡褐色略凹陷的病斑,並有橙黃色的點狀膠質物;成株葉片染病後,葉片上會出現近圓形的灰褐色或紅褐色的病斑,病斑有一圈黃暈斑,直至乾枯,溼度過大時,病斑會出現橘紅色粘稠物;葉柄和莖部染病後,會出現表面有淡黃色的近圓形凹陷病斑,隨後發展成黃褐、灰褐色的連片病斑,等到病斑把莖蔓延一圈後,病株會折倒或枯死;瓜條染病後,先會出現水浸狀的淡綠色略凹陷病斑,然後病斑不斷擴大並變為黑褐色,病情嚴重時,病斑上會流出粉紅色粘稠物,導致黃瓜果實出現開裂、彎曲畸形。

黃瓜種植,如何有效防治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

(3)防治方法

1、優選種苗

選用抗炭疽病性強的品種(如中農5號、夏青2號等),育苗時要注意藥物苗床消毒(如多菌靈等),如果是棚室種植,在栽種前可以用百菌清等煙燻劑進行全棚消毒。

2、種子消毒

在播種前,可以先用用50-55度溫水浸種20-25分鐘,或用100倍冰醋酸浸種30分鐘,或用500倍的50%代森銨浸種1小時,或用70度的恆溫箱內乾熱殺菌72小時,用清水洗淨後再催芽。

黃瓜種植,如何有效防治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

3、科學種植

避免在低窪積水地塊上種植,最好選擇排水良好、土質肥沃的沙質土壤種植;採用起壟覆膜栽種方法;澆水時要小水勤澆或膜下澆水,注意雨後排水,澆水後要及時進行通風排溼處理;增施腐熟有機肥和磷鉀肥、控制使用氮肥、重視葉面噴肥,可以培育壯苗壯棵,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及時清除地中的病株病葉病果,並移除田外進行焚燒;收穫後還要徹底清園,以切斷病害菌傳播源頭。此外,對於重茬地塊,要與非瓜類作物進行2年以上的輪茬種植。

黃瓜種植,如何有效防治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

4、藥物防治

在病發初期時,可以用800倍的+20%氟硅唑咪鮮胺配合1500的施保功進行防護,重點噴施植株的中下部的葉片,每隔7-10天噴施1次,該病一般由下向上發展;在發病中,可以選用500倍的50%百菌清、600倍的50%甲基託布津、800倍的80%炭疽福美、1000倍的70%代森錳鋅、1500倍的50%苯菌靈、42.8%氟菌•肟菌酯、50%克菌丹、60%苯醚甲環唑等藥物交替噴施防治,每隔7-10天噴施1次,連噴2-3次即可。

此外,黃瓜常見病害還有枯萎病、葉斑病、灰黴病、疫病、白粉病、病毒病等多種病害,鑑於篇幅字數的原因,不在一一介紹。

黃瓜種植,如何有效防治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炭疽病?

最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以上病害在發病原因和症狀表現上又很大的相似性,大家在進行病蟲害防治前,一定要根據文中介紹的病害表現特徵並結合自己的種植經驗,先準確判斷病害種類,再有針對性的選擇藥物防治進行防治。病害找不準,不僅會增加用藥成本,更會延誤病害防治有利時機,甚至加重病情帶來重大損失。

點擊上方“關注”農技小揹簍 每日瞭解更多農業種植知識

文章獨家首發今日頭條 未經許可隨意搬運抄襲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