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版103個配穴大全,能治病、能按摩!只發一次,趕緊傳!

中醫裡面的穴位是一門經驗科學,其實用性有時候無法用現代醫學來解釋,中醫總結過個著名的“四總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


這首歌訣出自明代的《針灸大成》,裡面介紹了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4個穴位。這4個穴位主治範圍非常廣泛,涵蓋全身諸多病症,不論虛、實、寒、熱皆可選用。

其實人體有103個大穴各有不同的特色和俗稱,醫生用來治病,我們用來每天給自己按摩的話也對身體有大大的好處!

珍藏版103個配穴大全,能治病、能按摩!只發一次,趕緊傳!


▲點開大圖可以看清

1、救命穴——人中

2、萬能穴——合谷

3、長壽穴——足三里

4、消氣穴——太沖

5、強胃穴——足三里

6、腰痛穴——飛揚

7、疏筋穴——陽陵泉、湧泉

8、健脾穴、肚脹穴——公孫

9、補腎穴——太溪

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

11、補血穴——血海

12、止咳穴——極泉、尺澤

13、皮膚病穴——曲池

14、消炎穴——商丘

15、耳鳴穴——少海

16、頸椎病穴——天窗

17、膝痛穴——內關

18、頭暈、嘔吐、腸炎穴——梁丘

19、打嗝不止、嘔吐穴——湧泉、內關

20、鼻炎穴——豐隆、手三里

21、護膝穴——曲泉

22、手腳麻木穴——復溜、環跳

23、糖尿穴——地機

24、牙痛穴——合谷、肩井

25、膽結石穴——中瀆

26、失眠、遺尿遺精穴——然谷、太沖

27、恐懼病穴——太溪

28、治痘穴——太沖、曲池

29、感冒鼻塞、嗓子痛、痔瘡穴——孔最

30、雀斑穴——絲竹空

31、眼袋穴——承泣

32、魚尾紋穴——瞳子髎

33、噩夢穴——厲兌

34、肚子痛穴——下巨虛

35、胃腸炎穴——天樞

36、膀胱炎、前列腺炎、腎炎穴——水道

37、嗓子失聲穴——大鐘

38、黑眼圈穴、皮膚增白穴——四白

39、減肥穴——帶脈

40、月經不調穴——水泉、帶脈

41、腦供血不足穴——解溪

42、糖尿病穴——腕谷

43、扭傷穴——大包

44、厭食、脫髮穴——太溪

45、便秘穴——帶脈

46、過敏性鼻炎穴——迎香

47、腦血管穴——瘛脈

48、網球肘穴——少海、肘髎、尺澤

49、手麻穴——支正

50、坐骨神經穴、脊椎病——後溪

51、腰椎盤突出穴——筋縮

52、美容穴——天容

53、急性咽喉腫痛穴——少商、關衝、湧泉

54、慢性咽炎、咳嗽穴——天突、尺澤

55、急性扁桃體炎穴——中渚

56、咳喘穴——中府

57、夜間咳嗽穴——魚際

58、補氣穴——經渠、氣海

59、感冒、白內障穴——肩髃

60、明目穴——中渚

61、乳腺炎穴——天池

62、白髮穴——浮白

63、膽囊炎穴——日月、肝俞

64、暈車穴——關衝

65、疲勞穴——液門

66、急性胃痛、急性腸炎穴——曲澤

67、高血脂穴——環跳

68、腰痠穴——風市

69、化痰穴——豐隆

70、慢性肝炎穴——三陰交

71、抽筋、扭筋穴— —陽陵泉

72、消化不良穴——率谷穴

73、蕁麻疹穴——太沖、風池

74、鼻出血穴——內庭

75、痛經穴——蠡溝、帶脈

76、口腔潰瘍穴——間行

77、瘙癢、調節血液穴——血海

78、腰背痛穴——委中

79、肌肉萎縮穴——大都

80、心臟供血不足穴——神道

81、痛風穴——復溜、築賓

82、外腳踝關節穴——丘墟、外關、解溪

83、性功能穴——會陰、地神

84、老花眼穴——光明

85、心臟補血穴、抑鬱穴——極泉

86、冠心病穴——雲門

87、腎結石穴——築賓

88、落枕、偏頭痛穴——外關

89、電腦病穴——天窗

90、甲亢穴——天柱

91、中風穴——百會

92、精神病穴——湧泉

93、水腫穴——承漿

94、口眼歪穴——頰車

95、老人痴呆穴——老人穴

96、靜脈曲張穴——太淵

97、黃褐斑穴——天容

98、耳炎穴——前谷

99、中暑穴——十宣、人中

100、心肌梗塞穴——極泉、膻中

101、半身不遂穴-----風市、足三里

102、發熱穴----膻中(大椎、肺俞)

103、癱瘓穴----環跳、陽陵泉、委中


選穴按摩是經絡健身的一大絕招



珍藏版103個配穴大全,能治病、能按摩!只發一次,趕緊傳!



  1、抗衰老穴位

湧泉(足底正中心凹處)

百會(頭頂正中)

勞宮(手心)

以上3穴入心、腦、腎經,經常按摩有抗衰老作用。

  2、增強食慾之穴:

足三里(膝下3寸)

合谷(手大指、次指之間)

三陰交(內踝上3寸)

胃氣是正氣的根本,增強胃氣,可改善食慾。

  3、增強免疫力(正氣)的穴:

足三里(膝下3寸)

湧泉(足底正中心凹處)

腎俞(在腰上,第2腰椎棘突旁開寸)

此3穴是腎經和胃經的穴位,經常按摩可增強腎氣及心氣。

4、美容顏之穴:

四白:(眼眶下凹中)

地倉:(口角旁開寸)

巨髎:(鼻翼下緣處)

合谷:(手大指及食指之間)

這3個穴位都是胃經之穴,胃經是循面最廣、最營養面部的經絡。所以經常按摩它們可美容顏。

  5、增強睡眠質量穴位:

三陰交:(足內踝上3寸)

湧泉:(足心正中)

神門:(在掌後,兌骨之端陷中)

以上是脾經、心經及膀胱經的穴,經常按摩可以養心安神,睡眠良好

6、增強性功能之穴:

曲泉:(膝窩處取)

關元:(臍下3寸)

腎俞:(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命門旁開15寸)

以上是肝經、任脈和膀胱經穴,經常按摩可增強性功能。

  7、消除疲勞穴:

  命門:(第2腰椎棘突下)

足三里:(膝下3寸)

合谷:(拇、食指之間)

此3穴分別是督脈、胃經、大腸經穴,經常按摩可幫助消除疲勞。

  8、養心安神之穴:

神門:(在掌後,兌骨之端陷中)

三陰交:(內踝上3寸)

勞宮:(掌心正中凹處)

此3穴是心經、脾經及心經的穴,經常按摩可養心安神。

  9、增強腦力之穴:

神庭:(頭正中髮際後05寸)

百會:(頭頂正中凹處)

腦戶:(後腦骨上凹處)

此3穴是督脈穴,經常按摩可增強腦力。

  10、急救穴:

人中:(鼻子、上唇之間的正中處)

合谷:(手拇、食指之間凹處)

湧泉:(足心)

這3個穴是大腸、腎經穴,急救時用之。

11、防感冒穴:

大椎:(第1頸椎棘突下)

合谷:(手拇、食指之間凹處)

風池:(顳後髮際凹處)

這3穴是督脈、大腸經及膽經穴,經常按摩可防感冒。

12、保養眼睛穴:

肝俞:(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正中旁開15處取穴)

睛明穴:(眼內眥外)

四白:(眼眶下骨凹處)

此3穴是督脈、膀胱穴、胃經穴,經常按摩可保養眼睛。

  13、保養耳朵穴:

耳門:(耳屏前突起之凹處)

翳風:(耳垂下後分凹處)

合谷:(手拇、食指之間凹處)

此3穴是三焦經、大腸經穴,經常按摩可使耳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