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沁縣“抓雞隊”日抓雞上萬只 村民脫貧增收

山西沁县“抓鸡队”日抓鸡上万只 村民脱贫增收

圖為“抓雞隊”隊員將已裝籠的雞過磅裝車。

中新網長治11月29日電 (李庭耀)29日早晨7點半,山西長治沁縣定昌鎮林勝養雞場,隨著一聲令下,王會賓和他的“抓雞隊”的十幾名隊員緩步走進雞棚,蹲下身伸手一把抓住雞的爪子,倒拎起來,再裝籠,隨後過磅裝車,雞棚內的雞到處飛奔,卻絲毫不影響他們抓雞的速度。“每天經我們手的雞少則一萬隻,多則三萬只,我們80個隊員,每人每月都能掙五六千元。”王會賓說。

近年來,沁縣將肉雞養殖作為脫貧致富產業,目前全縣有大大小小的雞場百餘個,年出欄4000萬餘隻。雞長大成熟後需要運出去賣,抓雞裝籠成了問題,手法輕了重了都不行,雞受傷的情況時有發生,沁縣本地也沒有專業的抓雞隊伍。

山西沁县“抓鸡队”日抓鸡上万只 村民脱贫增收

王會賓告訴記者,現在每名隊員每天大約要抓1200只雞,按照抓一隻雞0.15元算,每人每天晚上平均能掙到200元左右。

王會賓是沁縣仁勝村的養雞大戶,從事養雞業6年,對如何抓雞頗有心得。周圍有哪家養殖戶需要抓雞,都會讓王會賓找人去幫忙。漸漸地,王會賓想到,成立一個專業的抓雞隊伍,既能給養殖戶們提供服務,還能帶領本地村民增收。2018年7月,王會賓組織沁縣各鄉鎮80餘名村民成立了當地首支專業“抓雞隊”。

抓雞隊成立初期,很多村民擔心能不能按時結算工資,也擔心這是不是一項長久的事情。“大家有後顧之憂是可以理解的,我們採取每日一結算的辦法,每個工人平均每天可以領到200元,我們就是自己先墊上錢也不能讓村民心裡打鼓。”王會賓說。

談起抓雞,王會賓說,這並不簡單。一天中,凌晨1時到早上8時抓雞最合適,因為很多雞白天跑得特別快,很難抓到,到了晚上才容易下手。在這個時間段把雞抓到車上運送到屠宰場,正好趕上屠宰場開工。

從剛成立時的10個人,到現在的80人,不到半年,王會賓專業抓雞隊正一步步壯大。王會賓告訴記者,現在每名隊員每天大約要抓1200只雞,按照抓一隻雞0.15元算,每人每天晚上平均能掙到200元左右。

沁縣青修村貧困戶毛攀剛在抓雞隊成立時候就已加入,剛加入的時候,他完全不懂抓雞。在王會賓的幫助下,毛攀剛埋頭鑽研如何才能將抓雞這個“粗活”做得又快又好。後來,他總結出了一套抓雞要訣:看準要抓實,抓肉不抓骨,輕拎加快走,順勢再撒手。毛攀剛的抓雞技術慢慢變得爐火純青,每個月5000餘元的工資也讓他成為了他們村的“脫貧光榮戶”。

“現在,抓雞隊正在完善免疫、消毒和清洗雞舍等一條龍服務,爭取成為技術出眾的抓雞隊伍,解決本地養雞戶的後顧之憂,也帶動更多村民脫貧增收。”王會賓說。(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