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難得了!老中醫總結的數百種中藥分類、性味、功效彙總!(二)

上篇文章為大家分享了中藥分類的第一部分解表藥(沒閱讀過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我的文章列表就有),接下來繼續為大家分享第二部分:【清熱藥】,文章略長,請大家耐心閱讀!

太難得了!老中醫總結的數百種中藥分類、性味、功效彙總!(二)

一、概念

清熱藥類:凡以清解裡熱為主要作用的中藥材,稱清熱藥。清熱藥藥性大多寒涼,少數平而偏涼,味多苦,或甘,或辛,或鹹。主能清熱、瀉火、涼血、解熱毒、退虛熱,兼能燥溼、利溼、滋陰、發表等等。

所謂熱證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它不僅指體溫升高的發熱,而且也泛指體溫雖正常或接近正常,患者常具有某些熱證症狀,如口乾咽燥、面紅目赤、大便於結、小便短赤、五心煩熱、舌紅苔黃、脈數等,都屬於熱證的範疇。

熱證根據其發病的部位、性質和病情的輕重可分為表熱證和裡熱證兩型。表熱證的特點是雖有發熱,但時有惡寒。有表證者當用解表藥治之。裡熱證則不同,它是由於外邪內傳入裡化熱,或因內鬱化熱所致的一類症候群,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不惡寒反惡熱,口渴,心煩口苦,呼吸迫促,小便短赤,大便於結或兼有便秘,腹脹,苔黃脈洪,甚至神昏譫語,發狂等。

太難得了!老中醫總結的數百種中藥分類、性味、功效彙總!(二)

二、分類

1、清熱瀉火藥

本類藥物因有“寒涼折火”的性能,能清氣分熱,對氣分實熱症(大熱、大渴、大汗、脈洪大有力)及肺熱喘咳、胃火牙痛、肝經實火有瀉火洩熱的作用。

1)石膏:辛甘、大寒,歸肺胃經;清肺熱、瀉胃火,除煩止渴,收斂生肌:

2)知母:苦寒,歸肺胃腎經; 清熱瀉火,滋陰降火。

3)蘆根:甘寒,歸肺胃經;清胃生津,清肺止咳。

4)梔子: 苦寒,歸心肺胃三焦;降洩清利,涼血解毒,消腫止痛

5)天花粉: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清熱生津,清肺潤燥,消腫排膿。

6)淡竹葉:甘淡寒,歸心胃小腸經;清熱除煩、生津利尿。

7)夏枯草:苦辛寒,歸肝膽經;清肝火而明目,善散鬱結、降血壓。

8)決明子:味甘苦鹹,性微寒,歸肝腎大腸經;清洩肝火,益腎陰。

太難得了!老中醫總結的數百種中藥分類、性味、功效彙總!(二)

決明子

2、清熱燥溼藥

藥性寒涼,偏於苦燥,有清熱化溼的作用,可用於溼熱病症。

因溼邪侵犯人體所引起的發熱稱為溼熱,因本類藥物既能清熱又能燥溼,部分藥物還兼有解毒的作用,故主要來治療溼熱證。

清熱燥溼藥的性味多苦寒,苦能燥溼,寒能清熱,用於溼熱內蘊或溼邪化熱的症候,如發熱頭痛、腹滿食少、心煩口苦、舌苔黃膩、小便短赤、關節腫痛、耳腫疼痛等病症。這些藥物中黃連、黃芩、黃柏、龍膽草等,亦為常用的瀉火解毒藥,宜互相參證。清熱燥溼藥一般不適用於津液虧耗或脾胃虛弱等症,如須使用,亦應分別配伍養陰或益胃藥同用。

1)黃芩:苦寒,歸肺膽胃大腸經;善清肺與大腸之火,除上中焦溼熱,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2)黃連:味苦性寒,歸心胃肝膽大腸經;清熱燥溼,瀉火解毒。

3)黃柏: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善清相火,退虛熱,瀉火解毒。

太難得了!老中醫總結的數百種中藥分類、性味、功效彙總!(二)

黃柏

4)苦參: 苦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清熱燥溼、殺蟲利尿。

5)龍膽草:苦寒,歸肝膽膀胱經;清下焦溼熱,瀉肝膽實火,黃疸

6)白鮮皮:苦寒,歸脾胃經;清熱解毒,除溼止癢解毒。

3、清熱解毒藥

凡功能清熱邪、解熱毒,適用於各種熱毒病症的藥物稱為—。

這裡所指的毒,是指火熱壅盛、鬱結引起的“火毒”或“熱毒”(丹毒、斑疹、瘡癰、喉痺、痢疾),相當於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高熱以及伴隨的病理變化,包括各種毒性反應。多種化膿性感染(如瘡瘍、肺癰、腸癰等)、痢疾和部分病毒感染(如流感、乙腦等)都屬於熱毒範疇。

1)青黛: 鹹寒,歸肝肺胃經;清熱解毒、涼血消斑、清肝瀉火、定驚。

2)連翹: 苦微寒,歸肺心膽經;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3)板藍根:味苦性寒,歸心胃經;清熱解毒,涼血,利咽。

4)金銀花:味甘性寒,歸肺心胃經;清熱解毒,袪溼熱瀉痢。

5)貫眾:辛苦寒,入肺經;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殺蟲。

太難得了!老中醫總結的數百種中藥分類、性味、功效彙總!(二)

貫眾

6)垂盆草:性涼,味甘涼,歸肝膽小腸經;清利溼熱,解毒;

7)熊膽:苦寒,歸肝膽心經;清熱解毒、息風止痙、清肝明目。

8)紅藤: 涼苦無毒,歸胃大腸經;清熱解毒、活血止痛。

9)秦皮: 苦寒,歸肝膽大腸經;清熱解毒,燥溼止帶,清肝明目溼熱瀉痢;

10)蒲公英:苦甘性寒,歸肝胃經;清解熱毒,利溼,通乳。

11)土茯苓:甘淡平,歸肝胃經;解毒除溼、通利關節。

12)魚腥草:味辛性微寒,歸肺經;清熱解毒,除溼,利水通淋。

13)敗醬草:辛苦微寒,歸肝胃大腸經;清熱解毒,活血行瘀,消癰排膿。

14)紫花地丁:苦辛寒,歸心肝經;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15)白花蛇舌草:微苦甘寒,入胃大小腸經;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利水通淋。

16)穿心蓮:苦寒,歸胃肺大小腸經; 清熱解毒,燥溼,消腫止痛:

17)白頭翁:苦寒,歸大腸經;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18)射干:苦寒,歸肺經;清洩散結,祛痰利咽。

19)牛黃: 苦涼,歸肝心經;清熱解毒,涼肝息風止痙,清心豁痰開竅。

太難得了!老中醫總結的數百種中藥分類、性味、功效彙總!(二)

牛黃

20)馬勃:辛平,歸肺經。清熱解毒,利咽止血:

21)山豆根:苦寒,歸肺經;清熱解毒、利咽散腫。

22)野菊花:味苦辛性平,歸肺、肝經。清熱解毒;疏風平肝。

23)大青葉:苦鹹大寒,歸心肺胃經;清熱解毒,涼血消斑,利咽消腫。

4、清熱涼血藥

主要用於清解血分實熱。所謂“血熱”是指在溫熱病(相當於感染性疾病的極期和晚期或敗血症期)出現的發熱、煩躁、神昏譫語、皮膚髮斑發疹(皮下出血)、衄、吐血、便血等併發症,以及由“血熱妄行”所致的其他出血癥,本類藥物可通過其清熱作用而達到涼血的目的。如果氣血兩燔,可配合清熱瀉火藥同用

清熱涼血藥,常用於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血熱發斑疹及溫熱病邪入營血、熱甚心煩、舌絳神昏等症。熱邪入於營分、血分,往往傷陰耗液。本節藥物中,如鮮生地、玄參等兼有養陰滋液的作用,故在熱病傷陰時,應用此類藥物有標本兼顧之效。

1)紫草:甘寒,歸心肝經;清熱涼血,滋陰降火。

2)赤芍:苦微寒,歸肝經;既善清肝火除血分鬱熱而涼血,又善活血化瘀而止痛。

太難得了!老中醫總結的數百種中藥分類、性味、功效彙總!(二)

3)玄參:苦甘鹹寒,歸肺胃腎經;清熱涼血、滋陰降火、潤燥滑腸,清解火毒、消散腫結。

4)犀角:鹹寒,歸心肝胃經;清熱、涼血解毒。

5)牡丹皮:苦辛微寒,歸心肝腎經;清熱涼血,活血化瘀,退虛熱。

6)生地黃:甘苦寒,歸心肝經;鮮地黃清熱涼血;熟地黃滋陰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潤腸。

7)馬齒莧:酸寒,入心大腸經;清熱解毒,涼血治痢。

8)牛蒡子:味辛苦;性寒,歸肺經胃經;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解毒消腫。

5、清虛熱藥

能清虛熱、退骨蒸,常用於午後潮熱,低熱不退等症。

所謂虛熱,從理論上講是指陰、陽、氣、血不足所引起的發熱,但通常專指熱邪傷陰所致的熱證。如溼熱病(相當於急性傳染病)後期,熱已傷陰所致的口乾咽燥、夜熱早涼、熱退無汗等陰虛發熱證,又如慢性消耗性疾病(肺結核等)所引起的午後發熱、顴紅盜汗、骨蒸勞熱並有慢性進行性消瘦等證均為本類藥物的適應症。

1)青蒿:苦辛寒,歸肝膽腎經;退虛熱、清肝熱、涼血熱、解暑熱。

太難得了!老中醫總結的數百種中藥分類、性味、功效彙總!(二)

2)白薇:苦鹹寒,歸胃肝經;退虛熱,涼血清熱,利尿通淋,解毒療瘡。

3)地骨皮:甘淡寒,歸肺肝腎經;既能退虛熱、涼血熱、洩肺熱,又略兼益陰而生津。

4)銀柴胡:甘微寒,歸肝胃經;退虛熱,清疳熱。

5)胡黃連:苦寒,歸心肝胃大腸經;退虛熱,除疳熱,清溼熱,解熱毒。

6、清肝明目藥

有清肝火、散風熱、退目翳的功效,適用於肝火亢盛、目赤腫痛、目生翳膜等症、其中有些藥物尚可用於肝陽上擾的症候。凡能清肝熱或散風熱,以治療肝熱和風熱目疾為主的藥物,稱為清熱明目藥,常用於肝熱上擾所致的目疾。

1)青箱子:苦微寒,歸心肝經;益腦髓,明肝目,堅筋骨。

2)谷精草:辛甘涼,入肝、胃經;散風熱,明目退翳。

3)密蒙花:味甘,性微寒,歸肝膽經;清肝明目,養肝。

4)夜明砂:味辛寒;清熱明目消積,活血。

好了,今天的養生知識就分享到這裡!陽痿、早洩、腎虛的朋友,我這裡有個方子不錯,好些病友們都試過,效果很好有需要的話,可以關注並私信發送“方子”,我回復給你們秘方,你們可以回去試試!我是健康養生醫師,每天分享健康養生知識!

太難得了!老中醫總結的數百種中藥分類、性味、功效彙總!(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